2.1声发射检测的基本原理当材料或结构受应力作用时,由于其微观结构的不均匀及缺陷的存在,导致局部产生应力集中,造成不稳定的应力分布。
当这种不稳定状态下的应变能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稳定的高能状态一定要向稳定的低能状态过渡,这种过渡通常是以塑性变形、相变、裂纹的开裂等形式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应变能被释放,其中一部分以应力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以弹性应力波的形式释放应变能的现象叫做声发射,也叫应力波发射。
固体材料产生局部变形时,不仅产生体积变形,而且会产生剪切变形,因此会激起两种波,即纵波(又称压缩波)和横波(剪切波)。
产生这种波的部位叫作声发射源。
这种纵波和横波从声发射源产生后通过材料介质向周围传播,--部分通过介质直接传到安放在固体表面的传感器,形成检测信号,还有一部分传到表面后会产生折射,一部分形成折射波返回到材料内部,另一部分则形成表面波(又称瑞利波),表面波沿着介质的表面传播,并到达传感器,形成检测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探测、记录和分析就能够实现对材料进行损伤评价和研究。
其原理如图所示图2.1 声发射检测原理Fig.2.l AE detecting schematic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与开裂是结构失效的重要机制。
这种直接与变形和断裂机制有关的源,通常称为传统意义上的声发射源。
近年来,流体泄漏、摩擦、撞击、燃烧等与变形和断裂机制无直接关系的另一类弹性波源,也归到声发射源范畴,称为其它声发射源或二次声发射源。
2. 2声发射信号处理声发射信号是一种复杂的波形,包含着丰富的声发射源信息,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发生畸变并引入干扰噪声。
如何选用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来分析声发射信号,从而获取正确的声发射源信息,一直是声发射检测技术发展中的难点。
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可把声发射信号处理和分析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声发射信号波形分析,根据所记录信号的时域波形及与此相关联的频谱、相关函数等来获取声发射信号所含信息的方法,如FFT变换,小波变换等;二是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分析,利用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由系统直接提取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然后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声发射源的信息。
很多声发射源的特性可以用这些参数来进行描述,为工程实际应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2. 2. 1声发射信号参数分析图2.2 AE信号参数Fig.2.2 AE signal parameters. 参数分析是目前声发射信号分析较为常用的方法,它是波形方法的简述。
根据波形提取几个相关的统计数据,以简化的波形特征参数来表示声发射信号的特征,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声发射源的相关信息。
图2.2为声发射信号简化波形参数的定义,常用的声发射参数包括:撞击(波形)计数、振铃计数、能量、幅度、峰值频率、持续时间、上升时间、门槛等。
各参数的含义及用途见表2.1所示。
表2.1 AE信号参数Tab.2.1 AE parameters2. 2. 2声发射信号波形分析信号波形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谱分析和时频分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时域分析是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信号表达形式。
在一些对幅值感兴趣的工程问题中,这种描述最为有用,例如结构振动的位移、加速度等。
但是它没有任何频率信息,看不到信号的成分,不利于分析振源、振动传递与频率的关系等问题。
频谱分析一般通过傅里叶变换把信号映射到频域加以分析,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将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联系起来,能分别从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观察,但却不能表述信号的时-频局部性质,而这恰恰是非平稳信号最根本和最关键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傅立叶分析进行了推广,提出了很多能表征时域和频域信息的信号分析方法,如短时傅立叶变换,Gabor 变换,小波变换等。
1.连续小波变换设()()R L 2t ∈ψ,基傅立叶变换为()ωψˆ,当()ωψˆ满足容许条件 ()∞ψ=⎰ψ<ωωωd ˆ2RC(2.1)时,我们称()t ψ为一个基本小波或母小波。
由容许性条件可知:()t ψ具有衰减性,为此称之“小”;同时,()t ψ具有震荡性,故称之为“波”;将母函数()t ψ 经伸缩和平移后得:()⎪⎭⎫ ⎝⎛ψ=ψa b -t a 1t ha ,0a R b a ≠∈;,(2.2)称其为一个小波序列。
其中a 为伸缩因子,b 为平移因子。
对于任意的函数()()R L 2t f ∈的连续小波变换为: ()()dt a b -t t f a b a 21-f ⎪⎭⎫ ⎝⎛ψ=⎰RW , (2.3)其重构公式(逆变换)为:()()dadb a b -t b a a 11t f f2⎪⎭⎫⎝⎛ψ=⎰⎰∞∞-∞∞-ψ,W C (2.4)从定义上可看出,小波变换也是一种积分变换,小波分解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小波窗的中心(即时移)和尺度后与信号相乘作积分运算,从而得到信号在每一个频率尺度下任意时刻的信号成分。
小波分解的结果反映了信号()t f 在尺度a (频率)和位置b (时间)的状态2.离散小波变换在实际运用中,检测信号都是离散的试件序列,因此在计算机上进行小波分析时,连续小波必须加以离散化。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离散化都是针对连续的尺度参数a 和连续平移参数6的,而不是针对时间变量t 的。
通常,把连续小波变换中尺度参数a 和平移参数b 的离散公式分别取作j 0a a =,0j0b ka b =,这里Z ∈j ,扩展步长1a 0≠是固定值,为方便起见,总是假定1a 0〉。
所以对应的离散小波函数()t k j ,ψ既可写作:()()()0j-02j-0b k a -t a 2j -0k j kb -t a aa t 0j 0j 0ψ=ψ=ψ,(2.5)则称()()()()d t kb -t a t f ak j f 0j-02j-0ψ=⎰RW , (2.6)为f(t)的离散小波变换。
离散化的连续小波变换以一定方式对(a, b)进行离散采样T 采用的网格采样取0j0j 0b ka b a a ==,,,即对小尺度的高频成分采样步长小,而对大尺度的低频成分采样步长大。
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的动态采样网格:1b 2a 00==,,每个网格点对应的尺度为,j 2而平移为k 2j 。
将离散化数取1b 2a 00==,的离散小波称为二进小波。
3.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分析多分辨率分析的具体实现是把信号f(t)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H 和一个高通滤波器G ,分别得到信号的低频成分A(t),和信号的高频成分D(t),滤波器则由小波基函数决定。
若在一次小波变换完成后,低频成分A(t)中仍含有高频成分,则对A(t)重复上述过程,直到A(t)中不含高频成分,该分解过程可以表示为:()()()t t t f 11D A +==()()()t t t 122D D A ++……(2.7)=()()∑=+j1i i j t t D A式中:()()∑∈Φ=zk k j k j t c t ,;j A 是信号f ()t 中频率低于fs 21--j 的成分,fs 为采样频率,而()()t d t zk k j k j j ∑∈ψ=,,D 则是频率介于fs 21--j 与fs 2-j 之间的成分,()()t t ψΦ和为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j 表示小波分解级数。
上式中的系数由以下递推公式推出:⎪⎪⎩⎪⎪⎨⎧===∑∑k k 0n k2-n k 1-j k j n k 2-n k 1-j k j f c g c d h c c ;,,,,()1-210k N Λ,,,=(2.8)式中:0f —信号的时域波形; N —采样点数()()n g n h ,—滤波器G H 和的脉冲响应;上式表明,信号()t f 按Mallat 算法分解,分成了不同的频率成分,并将每一级低频率通道再次分解,分解级数越高,频率划分就越细,越能分解出更低频的成分。
2.2.3声发射噪声的排除1.声发射噪声的类型声发射噪声类型包括: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
机械噪声是指由于物体间的波击、摩擦、振动所引起的噪声;而电磁噪声是指由于静电感应、电磁感应所引起的噪声。
2. 声发射噪声的来源声发射检测过程中常见的电磁噪声来源:1)由于前置放大器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本底电子噪声;2)因检测系统和试件的接地不当而引起地回路噪声;3)因环境中电台和雷达等无线电发射器、电源干扰、电开关、继电器、马达、焊接、电火花、打雷等引起的电噪声。
声发射检测过程中常见的机械噪声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摩擦引起的噪声,波击引起的噪声,流体过程产生的噪声。
1)摩擦噪声,加载装置在加载过程中的由于相对机械滑动引起的声响,包括:试样夹头、施力点、容器支架、螺丝、裂纹面的闭合与摩擦等;2)波击噪声,包括:雨、雪、风沙、振动及人为敲打;3)流体噪声,包括:高速流动、泄漏、空化、沸腾、燃烧等。
3. 噪声的排除方法噪声的鉴别和排除,是声发射技术的主要难题,现有许多可选择的软件和硬件排除方法。
有些须在检测前采取措施,而有些则要在实时或事后进行。
噪声的排除方法、原理和适用范围见表2.2。
表2.2噪声的排除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Tab .2.2 The method, principle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noise re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