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1 题型:单选题章节: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A 高贵 B 尊重 C 尊贵 D 富贵答案B※序号:2 题型:单选题章节: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A 奇怪 B 惊奇 C 使……奇异 D 认为……奇异答案D※序号:3 题型:单选题章节:1“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答案A※序号:4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答案】(D)※序号:5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答案】(A)※序号:6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答案】(D)※序号:7 题型:单选题章节:1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A、妇科医生B、腰带以下的医治C、带脉以下的医治D、经带产诸病之医治【答案】(A)※序号:8 题型:翻译题章节:11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答案:扁鹊是勃海郡郑人,姓秦,名叫越人。
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人。
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序号:9 题型:翻译题章节:12 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
”居二日半,简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序号:10 题型:翻译题章节:13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
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序号:11 题型:阅读实践题章节:1扁鹊过赵赵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得无有急乎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然王太子暴疾而死扁鹊曰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难之曰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苗父之为毉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子这方能如此乎扁鹊曰不能又曰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俞柎之为毉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故曰俞柎子之方能若是乎扁鹊曰不能中庶子曰子之方如此譬若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甚大所见者甚少钧若子之方岂足以变骇童子哉扁鹊曰不然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掩目而别白黑者太子之疾所谓尸厥者也以为不然入诊之太子股阴当湿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然者皆可治也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门曰先生远辱幸临寡人先生幸而有之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先生不有之则先犬马填沟壑矣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为诊之先造轩光之灶八成之汤砥针砺石取三阳五输子容祷药子明吹耳阳仪反神子越扶形子游矫摩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诗曰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甚之之辞也(汉·刘向《说苑·辨物》)要求:1. 给上文断句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3. 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答案1. 扁鹊过赵。
赵王太子暴疾而死。
鹊造宫门。
曰。
吾闻国中卒有壤土之事。
得无有急乎。
中庶子之好方者应之曰。
然。
王太子暴疾而死。
扁鹊曰。
入言郑毉秦越人能活太子。
中庶子难之曰。
吾闻上古之为毉者曰苗父。
苗父之为毉也。
以菅为席。
以刍为狗。
北面而祝。
发十言耳。
请扶而来者。
举而来者。
皆平复如故。
子之方能如此乎。
扁鹊曰。
不能。
又曰。
吾闻中古之为毉者曰俞柎。
俞柎之为毉也。
搦脑髓。
束肓莫。
炊灼九窍而定经络。
死人复为生人。
故曰俞柎。
子之方能若是乎。
扁鹊曰。
不能。
中庶子曰。
子之方如此。
譬若以管窥天。
以锥刺地。
所窥者甚大。
所见者甚少。
钧若子之方。
岂足以变骇童子哉。
扁鹊曰。
不然。
物故有昧揥而中蛟头。
掩目而别白黑者。
太子之疾。
所谓尸厥者也。
以为不然。
入诊之。
太子股阴当湿。
耳中焦焦如有啸者声。
然者。
皆可治也。
中庶子入报赵王。
赵王跣而趋出门。
曰。
先生远辱幸临寡人。
先生幸而有之。
则粪土之息得蒙天履地而长为人矣。
先生不有之。
则先犬马填沟壑矣。
言未已。
涕泣沾襟。
扁鹊遂为诊之。
先造轩光之灶。
八成之汤。
砥针砺石。
取三阳五输。
子容祷药。
子明吹耳。
阳仪反神。
子越扶形。
子游矫摩。
太子遂得复生。
天下闻之。
皆曰扁鹊能生死人。
鹊辞曰。
予非能生死人也。
特使夫当生者活耳。
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
悲夫。
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诗曰。
多将熇熇。
不可救药。
甚之之辞也。
2.造:到。
壤土之事:死丧之事。
肓莫:肓膜。
莫,通“膜”。
3. 中庶子质问扁鹊说:“我听说上古时代行医的人叫苗父,苗父施行医术时,用草当作祭席,用畜草当作祭牲,面向北方而祈祷,只说十句祷词罢了。
就使搀扶而来的病人,抬着而来的病人,都恢复如初。
您的医术能像这样吗?”中庶子说:“您的医术像这样,比方像用竹管来看天,用针锥来刺地,所看的天地很大,而所到的却很小。
像您的医术,难道能使小孩惊骇吗?”※序号:12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答案C※序号:13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谥号 B 年号 C 庙号 D 别号答案C※序号:14 题型:单项选择题章节:2“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 B 逐渐 C 很快 D 一点儿答案B※序号:15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A、犯难B、为难C、责问D、困难【答案】(C)※序号:16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义是()A、刑法B、征召C、回避D、躲避【答案】(B)※序号:17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A、shùB、shǔC、shuòD、shòu【答案】(C)※序号:18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A、尽B、完C、语气词,罢了D、指示代词,这里【答案】(C)※序号:19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A、收藏B、舍弃C、去掉D、离开【答案】(A)※序号:20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信”的意义是()A、相信B、确实C、两宿D、通“伸”【答案】(B)※序号:21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中,“收”的意义是()A、收获B、收拢C、逮捕D、盛殓【答案】(C)※序号:22 题型:单选题章节:2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答案】(C)※序号:23 题型:翻译题章节: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答案:如果病毒是郁结积聚在体内,是针刺和药物的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应当要剖开割除的话,就让他饮麻沸散,一会儿就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了,于是就剖开腹部,取出积聚。
※序号:24 题型:翻译题章节:2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答案:病人就按华佗的说法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一样的寄生虫,挂在车边上,想要去到华佗家。
当时华佗还没有回来,华佗的小儿子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了他们,就自言自语地说:“这些人好象遇到了我父亲,车边的病物就是明证”。
※序号:25 题型:翻译题章节:2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答案: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能够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
经常活动,那么五谷精微之气就能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疾病也就不会发生,譬如门轴由于经常转动不会腐烂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古代长寿的人,创造了导引这类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他们像熊一样直立环抱,像鸱鸟一样左顾右盼,伸展腰肢,活动各个关节,用来求得长寿。
※序号:26 题型:阅读实践题章节:2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 给上文断句【答案】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
为曹公所怒。
荀文若请曰。
佗术实工。
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
曹公曰。
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
至仓舒病且死。
见医不能生。
始有悔之之叹。
嗟乎。
以操之明略见几。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
文若之智力地望。
以的然之理攻之。
然犹不能返其恚。
执柄者之恚。
真可畏诸。
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
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
纳贤者之谕。
而惩暴者之轻杀。
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
后之惑者。
复用是为口实。
悲哉。
夫贤能不能无过。
苟置之理矣。
或必有宽之之请。
彼壬人皆曰。
忧天下无材邪。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
或必有惜之之叹。
彼壬人皆曰。
譬彼死矣。
将若何。
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
可不谓大哀乎。
2. 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答案】宥:宽恕。
口实:话柄;借口。
壬人:佞人,巧言谄媚的人。
曾:竟然;简直。
3. 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答案】唉!凭着曹操的高明智谋和从事物细微变化中预见先兆的能力,然而还像这样轻率地杀掉有才能的人;凭着荀文若的智谋能力和地位名望,用明明白白的道理劝说曹操,然而还不能使他的愤怒消除。
掌权者的愤怒,真是可怕呀!也真应当慎防呀!原来史官把此事写入史书上,这是想让后来的掌权者宽恕有才能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人的劝告,而警戒残暴统治者的轻杀有才之人。
所以从“佗恃能厌食事”到“吾悔杀华佗”一段,详细地进行了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