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的护理

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的护理

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的护理
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的口腔黏膜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取仰卧位,治疗剂量为2.12Gy/次,5次/周,治疗时间为6周~7周,在放射治疗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护理及口腔黏膜护理。

结果:观察组黏膜反应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黏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口腔黏膜护理有助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病情,可推广应用。

标签:口腔黏膜;放射治疗;鼻咽癌;护理
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复视、听力减弱、涕中带血及鼻塞等,该病可由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引起,一旦发病,则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常用方法,本文分析了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的口腔黏膜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作为分析对象,入选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有鼻咽癌,且接受放射治疗,治疗前口腔黏膜处于完整状态。

将9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

观察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在34岁至88岁之间,平均(52.9±7.3)岁;肿瘤分期情况为I期13例,II期16例,III期12例,IV期5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32岁至85岁之间,平均(52.7±6.2)岁;肿瘤分期情况为I期10例,II期19例,III期14例,IV期3例。

两组的癌症分期情况、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放射治疗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讲解放射治疗的方法、作用、并发症与应注意的问题,发生黏膜反应后遵医嘱给药,同时给予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告知应注意的事项等。

观察组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护理及具有针对性的口腔黏膜护理,口腔黏膜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基础护理对于患有牙周及牙龈疾病、龋齿、牙垢及牙石等口腔疾病的患者,需要及时治疗,同时拔除部分患牙。

教会患者利用舌运动增加口腔唾液分泌量,以维持口腔清洁,舌运动的具体方法为舌尖向上沿牙体的外侧面逆时针或顺时针环绕,在放射治疗期间,舌运动应保持3次/d以上。

告知患者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餐前、餐后需及时漱口,漱口时紧闭双唇,鼓起唇部及面颊,交
替鼓起与吸吮动作。

每天可采用软毛牙刷、含氟牙膏刷牙2次~3次,刷牙时保持动作轻柔缓慢,仔细清洁,尽量避免遗留死角;治疗期间让患者尽量多饮水,以>1500ml为宜,以确保口腔充分湿润[2]。

在治疗前2min让患者口含冷开水,治疗结束后才将冷开水吐出。

1.2.2对症护理在放射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欠佳时,可每天至少为患者做两次口腔护理,让患者使用叮硼漱口液;同时记录、评估口腔黏膜是否完整及是否出现炎症感染表现,包括厌氧菌感染、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等。

根据药敏测试结果选用漱口水,细菌感染者应使用叮硼漱口液,合并真菌感染者,则漱口时可采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

如在检查口腔时发现黏膜轻度红肿充血,则遵医嘱让患者服用养阴生津或清热解毒类药物[3]。

如口腔黏膜出现斑点状的白膜及水肿充血症状明显,则进行雾化吸入,以起到镇痛、湿化及消肿作用。

如发现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片状白膜、出血、糜烂与极度充血症状,则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如患者咽喉剧痛,则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糜蛋白酶因混合成的溶液雾化吸入;对于溃疡者,则在口腔中应用适量叮硼漱口液,以加快溃疡愈合。

1.2.3饮食护理在治疗前让患者进食维生素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保证食物清洁、新鲜及卫生,烹饪食物时尽量做到煮烂、细碎及柔软,日常饮食以少吃多餐为宜,避免食用可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的食物,包括多刺、粗糙、刺激、过硬、过热、过冷或辛辣类食物等,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在放射治疗时间达到3周时,唾液腺通常会遭到破坏,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也会明显降低[4]。

因此在治疗3周后,应进食半流质或流质等易消化食物,如给予新鲜果汁等,提供果汁等流质食品时让患者使用吸管进食,以方便吞咽,同时适量摄入酸性食品。

放射治疗5周后,患者唾液腺功能可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可补充适量淀粉酶,并合理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2含量较高的食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静脉输注营养液。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放射治疗时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以放射治疗开始时间为基准,记录粘膜反应在第几天出现)及愈合时间,对比了治疗6周后黏膜反应的分级情况。

此外,还分析了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判定标准
黏膜反应程度的分级标准如下:(1)黏膜正常——0度;(2)黏膜轻度疼痛、红肿,出现红斑,可进食固体食物——I度;(3)黏膜炎表现为斑点形式,可见炎性分泌物,伴中度疼痛感,需采用止痛药,可进食软食或流质食品——II度;(4)黏膜炎表现为片状形式,疼痛感明显,需要应用麻醉药物,无法进软食,仅可进流食——III度;(5)黏膜炎面积超过放射区的1/2,黏膜可出现坏死及溃疡出血症状,无法进食——IV度[5]。

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检验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为c2检验,如P<0.05,则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观察组黏膜反应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黏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黏膜反应较轻,两组I度、II度、III度及IV度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3. 讨论
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如积存分泌物、渗出、水肿及充血等,因此在临床中要注意对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护理,并在放射治疗前将口腔黏膜保护及黏膜反应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6]。

黏膜反应症状可对日常饮食造成影响,如进食不当,可加重口腔黏膜不良反应,因此在护理口腔黏膜时要强化相关的饮食护理工作[7]。

此外,在护理鼻咽癌患者的口腔黏膜时还应注意根据黏膜反应情况、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8]。

本研究为92例接收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提供了护理服务,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口腔黏膜护理,结果证实观察组黏膜反应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黏膜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 <0.05),提示口腔黏膜护理在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具有改善病情与提高护理满意率的作用,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文姬.放疗治疗鼻咽癌后复发的再程放疗效果观察[J].延边医学,2014(18):88-89.
[2]尹正录,孟兆祥,林舜艳,等.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鼻咽癌放射性损伤后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8):518-620.
[3]张光林,王旭东,蒋慧,等.18 F-FDG PET-CT 引导下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44):74-76.
[4]丘文泽,黄培钰,施君理,等.调强放疗结合诱导化疗或同期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4):231-235.
[5]张鹏,吴松珂,徐鹏,等.P53、MDM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预后关系的分析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2,25(5):284-287.
[6]王海丽,文忠,申聪香,等.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6):1007-1010.
[7]唐伟,朱辉,杨建华.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腭帆张肌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放射性中耳炎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407-5408.
[8]张花坪,洪景范,潘瑞媛.个体化护理在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延边医学,2014,(19):49-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