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 烟囱(cōng)蓬蒿(hāo)到了儿(liǎo)B . 勒令(lè)隐匿(nì)坍塌(tān)C . 戏谑(xuè)害臊(sào)荣膺(yīng)D . 剜肉(wǎn)礼聘(pìn)驿道(yì)2. (2分) (2016八上·南宁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蹒跚拂晓惶急荡然无存B . 归咎肃穆狼籍微不足道C . 藩篱交卸烦噪穷愁潦倒D . 遗骸赃物技俩月明风清3. (2分)下列加点词语、俗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B .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 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件事办得正确,我也就随声附和了。
D . 向韶社区成立了“议事会”,大家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效果会好很多。
4. (2分)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 .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C . 以语文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D . 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更应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
5.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地走过去捡枣儿。
B . 我小时候也是个馋鬼,去村东头人家偷到一颗枣儿,舍不得吃,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个儿吞下肚了。
C . 踌躇(犹豫不决)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D . 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6. (2分) (2019八下·永康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社戏》选自《朝花夕拾》,描绘的是鲁迅故乡绍兴的民俗。
B .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
《桃花源记》就是一篇虚构基础上的记人记事之作。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7. (3分)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领下。
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礴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C.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A、 B、 C、(2)《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日常生活中,,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8. (1分)课文《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 。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9. (1分)某校九年级(3)班计划于12月28日下午2点在班级举行一次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长”为主题的辩论会。
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语文老师张翔来做评委。
(2)请你为正方和反方补上各自的理由。
正方观点:逆境有利于成长理由:________反方观点:逆境不利于成长理由:________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后面的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诗句是(2)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想到好的句子。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责骂。
⑥胡:为什么。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喜欢、爱好)B . 使侄录之(让、叫)C . 皆讥笑之(都、全)D . 致余忘之(剩余)(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②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奶奶的粽子韩逸萌①“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
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
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
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
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
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
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
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
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②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5)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
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13. (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舞台孙道荣①他拘谨地站在我的面前,脸上带着憨憨的讨好的笑,不停地搓着双手,显得局促不安的样子。
我犹疑地看看朋友,朋友看出了我眼中的困惑,拍拍他的肩膀,对我说,他是我工地上最好的水电师傅,漏水那点小事,保准他手到擒来。
②家里卫生间滴滴答答漏水,已经很久了,找过物业,找过家政,都没找到症结。
朋友听说后,向我推荐了手下的一名水电师傅,夸他手艺如何如何好。
可是,站在我面前的这位水电师傅,样子看起来就木木讷讷,老实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他能行吗?③他挽起袖子,从工具包里拿出小榔头、凿子,开始敲瓷砖。
没想到,一干起活他就像彻底换了一个人一样,完全没有了刚见到我时的拘谨、木讷和局促。
只见他左手握着凿子,右手挥动榔头,一锤锤准确有力地敲打在凿子上,在凿子的重击下,瓷砖一块块碎裂,飞溅。
汗水很快布满了他的脸,他浑然未觉,继续有节奏地敲打着。
一个多小时后埋在地下的水管终于暴露了出来,只见水管拐弯接头处,正不停地往外渗着水。
他抹一把脸上的汗珠又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说:“你瞧,问题就出在这儿。
”咦,还真被他找到症结了。
“得把水阀关了。
”我闻声赶紧跑到厨房去关总水阀。
他指指水管说:“这个水管弯头老化了,必须更换了。
找几块干布给我,将水擦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