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并购重组-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特点及国有企业的对策分析 精品

并购重组-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特点及国有企业的对策分析 精品

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特点及国有企业的对策分析肖沪卫(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00031)摘要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资本转移的主要方式。

我国国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抓住国际资本跨国并购的机遇,加速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多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兼并重组国企改革Abstract Cross board M&A bees main mode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transfer. As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Assets faces the moment of truth, getting the opportunity of cross board M&A, establishing modern property right system more quickly, regulating industry structure and making juridical person structure more perfectly, are important tasks with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Key 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过去的20XX年,是中国的农历羊年,预示着发大财的年份。

全球企业并购没有辜负这种企盼,正呈现复苏的迹象。

在亚洲,20XX年上半年,并购交易额占全球的20%,创下历史纪录,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仅次于韩国名列第二;在欧洲,20XX年第1季,欧洲企业兼并收购总金额较20XX年同期劲增23.9%,达1686亿美元;在美国,20XX年后半年强劲反弹,交易量上升12%,达到5218亿美元,依然保持全球企业并购的龙头老大。

种种迹象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的并购浪潮之后,新一波并购浪潮即将到来。

1全球企业并购特点当前,全球企业并购最大特点是跨国并购。

首先,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实现产出最大化,发达国家抢占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的环节,而将低端的技术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产业价值链进一步细化。

其次,跨国并购逐步从传统制造行业向高技术和服务业领域发展。

1.1 时间特点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球第5次并购浪潮,经历了1998~2000年全球并购动辄几千亿美元的大风大浪,进入新世纪后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趋势逐步下降,一直到20XX年下半年才有复苏的迹象。

2000年:在新旧千年交接之际,全球并购的规模达到3.4万亿美元,最大企业收购数量(收购案值在100亿美元以上)共发生了42起。

2001年:全球企业并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价值量上都明显下降,并购的规模下降到1.818万亿美元,公开宣布的企业并购共有26235起,最大企业收购数量明显减少,下降到21起。

20XX年:延续了2001年企业并购热度降温的格局。

公开宣布的企业并购共有23611起,比2001年下降了10%,并购价值量下降更为明显,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24%,只有1.397万亿美元。

最大企业收购数量明显减少,只有10起。

最大的一起收购案发生在美国辉瑞制药收购法马西亚制药公司,并购总额614亿美元,但第二大并购案值就只有174亿美元。

20XX年:经过两年多的沉寂,下半年,全球并购市场再度活跃起来。

7月份,欧美企业公布的并购涉及金额已高达260亿美元。

在7月初的一周时间里,就发生了4起大规模并购行动。

到12月中旬,全球并购值与20XX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达到1.354 万亿美元。

从全球化学工业历年并购值初步可以看出全球并购趋势,1995年到世纪之交,并购值呈上升趋势,然后逐步下降。

当然图中没有反映20XX年下半年的强劲反弹。

1995-20XX年上半年全球化学工业公布的并购值(亿美元)Source: Young & Partners1.2 地区特点不同地区并购活动共同特点是趋向增长,20XX年美国地区并购活动先猛跌后爆涨,欧洲基本持平,亚洲依然呈增长态势, 而中国最具吸引力。

美国:并购业务一般都要占世界并购活动的三分之一多,20XX年由于其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股市低迷表现使得兼并数量下降最为显著,兼并案值只有4587.33亿美元,仅为2001年的58.6%,20XX年第1季,美国企业并购活动总额下降了20%,约为700亿美元,但后半年强劲反弹,交易量上升12%,达到5218亿美元,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并购所在地。

10月,美国银行业和烟草业日前接连发生两宗震撼性的并购案,总交易金额超过500亿美元。

欧洲:20XX年并购下降,但幅度并不明显,企业并购价值量仅下降5%,而并购案值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就有4起发生在该地区。

欧洲企业兼并收购活动20XX年第1季初露复苏迹象,3月企业并购业务激增,创2000年经济繁荣时期来最高水平。

最大企业购并案是西班牙天然气(Gas Natural)耗资140亿欧元收购竞争对手Iberdrola。

但全年交易额约5228亿美元,比去年略降。

亚洲:全球并购中的一个亮点,20XX年前6个月内公布的交易额中,涉及亚洲公司的并购比20XX年上半年增长6%,达1060亿美元。

而同期的全球并购交易额下降了10%,跌至5200亿美元。

20XX年上半年,亚洲区的并购交易额占全球的20%,创下历史纪录;1998年,亚洲的并购额仅占全球并购额的5%。

以交易数量计算,亚洲在全球并购中的份额从20XX年的略高于30%,提高到40%,创历史新高。

从1997年以来,交易额超过5亿美元的巨额交易已增长了80%。

(除日本外)第二季度已公布的并购项目中,韩国以98项涉及金额为85.6亿美元的已公布并购项目名列榜首;中国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并购最活跃的第二大亚洲国家,635个项目涉及总金额为67.0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国有企业私有化;香港以257项涉及总金额为40.09亿美元名列第三。

中国:最有吸引力的市场。

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并购市场与全球并购市场的走势并不一致。

20XX年,正当世界各地市场受经济萧条和股市疲软影响而不断下跌时,中国并购市场却经历了成倍增长,整体规模达到了290亿美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资产收购一案以其过百亿美元的规模在全球的并购中排在前列,并且在20XX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在20XX 年的前9个月,交易量就达到了240亿美元。

20XX年12月,威立雅水务集团斥资近4亿美元,与旗下合资公司投资深圳市水务集团,共同持股达45%。

这是今年中国内地最大的外资并购,也是我国水务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并购交易。

1.3 行业特点从产业角度而言:20XX年按产业分并购案值分列前五位的分别是金融业、电讯、制造业、化工和公用事业。

20XX年,银行和保险业主导了全球并购交易。

在美国,20XX年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并购交易占了全部交易金额的30%,而20XX年这个数字不过区区4%。

20XX 年年10月,美国第三大银行美洲银行以价值470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美国第七大银行富利波士顿金融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仅次于行业龙头花旗集团的美国第二大银行,拥有美国近10%的存款。

保险业方面,情况也是如此。

11月,圣保罗集团收购竞争对手旅行者财产意外保险公司,成为美国仅次于美国国际集团的第二大商业保险公司。

在德国,商业银行出人意料地将其所持股权进行了全面的重新估值,并将资产账面价值减少了23亿欧元,这表示德国商业银行开始对资产进行清理,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后,将会使收购德国商业银行的交易变得颇具吸引力。

大多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这个行业还远远没有完成整合,并购热潮在20XX 年将得到继续。

信息产业依然决定并购周期的运转: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浪潮最“火”的两大领域,电信与因特网行业几年来的经营状况备受世人关注。

20XX年以来,以AT&T、北方电信、法国电信等美欧电信巨头为代表,在经历了两年多的企业内部调整和业务分拆,过去几年来积累的债务负担正在减轻,电信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信心也正在逐渐恢复。

这一领域的复苏,自然会对与其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和整个宏观经济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样,因特网行业也已开始走出严冬,呈现逐步转好的迹象。

据道·琼斯公司的统计,到20XX年第二季度,美国因特网行业从两年前共计10亿美元的亏损已开始转为盈利。

值得指出的,在以美国经济为首的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趋势之时,广大投资者看好的产业仍是信息领域。

资料显示,在美国,截至20XX年10月,购买科技类股票的投资者人数比2000年3月网络泡沫膨胀时期还要多。

1.4 动因特点全球并购加快的动因:20XX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并购加快节奏应归结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诸多企业逐渐成熟后对并购扩张的本能需求不断上升;二是近期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气氛促使企业提早动手进行兼并整合,为在可能到来的经济繁荣期中占有更大市场份额、赚取更多利润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3年间,全球经济低速运行,企业决策层的谨小慎微以及不良的商务环境令全球并购市场低迷不振。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行业间中小规模并购不断进行,长期被压制的大规模并购需求被重新提上日程。

近期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论调越来越高,促使很多大企业放弃过去作壁上观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并购活动当中。

据报道,IT领域中的许多企业如IBM、思科及微软等都为新一轮并购计划筹措了大量资金,以期通过收购中小公司来延伸其技术触角,达到进入新市场或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近期金融环境的改善也对全球并购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利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和企业债券市场的红火为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提供了有利的融资条件。

此外,近几个月来欧美股市普遍回升,可以使企业进行并购时更多使用换股方式,节省现金。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动因:主要是考虑政策性限制、速度和核心能力三方面因素:(1)一些敏感或者关键性行业,包括金融业、通信业、零售业、仓储、港口、运输业,目前虽然只容许外资参股,但这些行业常常有垄断利润,所以深受外资青睐,而且现在外资的参股将为未来政策松动后的整体收购创造条件。

(2)外资并购该行业中的公司后能够更快的形成生产能力,从而更快的抢占市场。

这样的行业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征:行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而且外资相对弱小;集中度比较高或者进入壁垒比较高;竞争激烈或者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行业:关税或非关税壁垒较高的行业,如汽车、石化等。

(3)希望并购后能够带来自身发展所急需的互补性资源,即这些公司拥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如拥有国内市场上的客户资源和销售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络资源)、生产能力(设备一流,劳动力成本低)、研发能力或者供应能力(具有原材料方面的垄断性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