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超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现代超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现代超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购买汽车的能力逐渐增强。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设施不完善,交通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了城市汽车拥有量过大、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国内外城市交通现状、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并对未来作出了展望。

一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我国城市交通特点是:汽车增长速度快;道路建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常规公共交通萎缩;出租车迅速增加;轨道交通开始起步;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

这些问题导致城市交通拥挤日趋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环境恶化。

我们应该及早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不要让交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瓶颈问题。

以下是结合国内以上海为代表,国外以日本东京和泰国曼谷为代表的城市交通现状相对比,借以展望我国未来的城市交通前景。

(1)城市化、机动车急速发展的首都上海。

目前,上海地区的人口大约2000万人,面积是16807平方公里。

截止2010年,上海机动车保有量471.1万辆。

尽管上海市有了限牌新政,但上海的治堵大业,还必将在高位上运行。

由于机动车拥有量过大,轨道交通起步晚,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导致上海交通拥挤日趋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环境恶化。

结合2010年有关对上海交通现状的调查问卷(如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上海交通的严重性。

从图1可以看出,认为目前上海市的交通状况不太好或非常糟糕的人员占了53%之多;图2显示,超过84.3%的人员认为目前上海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是高峰时段人员流量过大和交通拥堵,而有超过三成以上的人员认为违章现象经常发生、公共系统不完善、道路建设不完善、交通事故频繁、有关部门对交通问题缺乏管理等的情况也是上海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1 目前上海市的交通状况图2 目前上海市交通存在的问题(2)发达国家的首都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地区的人口是1200万左右,面积是2155平方公里。

2010年挂有东京牌照的汽车有462.8万辆,日本的机动车拥有率在发达国家中是比较高的,拥有率接近35%。

但是,日本的交通运行仍然通畅,很少出现交通拥堵等问题。

日本的出行方式主要为地铁、步行和私人公交。

同时,日本的公共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也是相当的可观。

公共交通中推行多种买票优惠,在城市中心,停车问题也不是驾驶人员的烦扰。

在如此可观的交通状态下,日本还大力推行新型的交通系统,把智能交通系统作为未来交通发展趋势,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3)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泰国曼谷。

泰国曼谷自2000到2009年间经济增长率为8.3%,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强劲增长到9%。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感受塞车泰国的首都曼谷人口只有800万,但汽车却有1000万辆,拥有200多条遍及各市区的公共汽车交通网。

曼谷的交通是立体的,有普通马路,还有凌驾于马路之上的城内高速路。

由于对百姓购买私家车没有什么限制性的措施,因此,曼谷的车人比已达1:2。

如此之高的车辆密度,交通如何能不拥挤?不过,堵归堵,曼谷许多方面却值得我们学习。

堵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厉害,更没有遇到过因事故或违章导致的堵车,原因是曼谷人良好的交通秩序观。

首先是曼谷市民等车的良好秩序,其次是曼谷的行车秩序。

二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按照目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交通需求增长速度,若干年之后,我国城市交通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尖锐。

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等问题将会日趋严重。

现围绕交通拥挤、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三个方面对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一)交通拥堵严重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几年开始有较快发展。

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增长速度。

道路建设不断上升,交通拥挤却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

首先,我国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

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

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量,造成道路超负荷负载。

此外,我国城市中占用道路和人行道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城市新增的道路面积,往往很快就被各种摊商、集贸市场和停车场相继侵占,使本来就严重短缺的道路面积更加紧张。

道路面积不足的原因又在于道路建设的滞后。

这种滞后不仅被城市现有的道路功能变得混乱而低效,而且造成的时间浪费和行车成本损失是巨大的。

据上海市城市道路交通现代化研究报告表明,其直接经济损失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有的大城市可能达到所在城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2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截至2010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7亿辆,与2009年底相比,增加2048万辆,增长10.98%,增幅上升1.15个百分点。

从统计情况看,近五年机动车保有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年均增量达1500万辆,其中2008年增幅略有下降,2009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机动车年增量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如图3)图3 近五年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情况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新一轮的汽车高速增长期,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3 道路使用者的不文明行为以深圳和香港为例,2010年3月深圳机动车数量突破150万,按照深圳现有的6000多公里道路来说,加上行驶在深圳的30万辆外地车与香港车,深圳的汽车总量可能已达180万辆,也就是每公里300辆汽车。

这一数据已超国际上每公里270辆的警戒值。

而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共有汽车约58万辆,而其中私家车只有不到40万辆,路总长约1911公里,与深圳不相上下,交通却并然有序,而且深圳一半左右的道路是双向六车道的路面,路况质量及其宽阔程度远高于香港。

那么造成深圳塞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据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广州路面司机车德调查”,开车不讲“车德”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已成为妨碍广州城市交通秩序一大“元凶”。

据对6340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近5000人认为交通不畅的原因和司机德太差有关。

68%的司机承认自己曾有“缺车德”行为,46%的司机曾因不文明驾驶行为被罚款或扣分。

在人、车、路、环境等因素构成的交通系统中,某个个体交通参与者违反交通道德规范和交通法规的行为在造成局部阻塞的同时,整条道路乃至整个交通系统的有序流动会产生严重影响。

(二)交通事故发生率高截止2010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7亿辆,虽然只占全球机动车数量的2%左右,交通事故却高居全球第一,年交通事故占了全球15%以上,平均每天有300多人丧生车轮底,每1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致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占了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1/5。

城市交通事故屡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道路设计不合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构成不合理,交通流中车型复杂,人车混行、机非混行问题严重;部分地方公共交通不发达,服务水平低,安全性差;自行车交通比例大,骑车者水平不一,个性不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和行人争道抢行;无效交通如空驶出租车较多、私人车辆增加,这些无疑恶化着我国城市的交通安全状况。

许多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直线路段过长,道路景观过于单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致使反应迟缓而肇事。

汽车的转弯半径过小,易发生侧滑。

驾驶员的行车视距过小,视野盲区过大;线形的骤变、“断背”曲线等线形的不良组合,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操作不当,酿成事故。

另外,路面状况对交通安全影响也较大。

道路等级搭配不科学,路网密度不足,交通流不均衡,个别道路交通负荷度过大,交通安全性差;道路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通影响分析,缺乏足量配套的措施、交通管理措施、停车设施等,容易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速度,有的道路的设计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不协调;各地区道路线形、道路结构、道路设施不一,客观上给过境车辆的驾驶员适应交通环境带来难度;道路标志标线设置不科学、数量不足、设置不连续;道路周边的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没有与交通安全混为一体,设计标准和实际不协调,所有这些必然会导致交通事故层出不穷。

2 车辆的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

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

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承受着各种应力,如外部的环境应力、内部功能应力和运动应力,以及汽车、总成、部件等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行驶工况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

在我国机动车(各种汽车、农运三轮、装载车与摩托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数量剧增的机动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

车辆猛增的势头剧增不减,特别是一些人图便宜购买一些大城市淘汰的、已近报废的车辆,使得交通安全形势变得复杂。

有些本地的不符合标准,安全技术检测状况差以及报废的车辆仍在行驶,有些个体户的出租车昼夜兼程,多拉快跑,只用不修,导致车辆技术性能差,故障多,机件很容易失灵,引发交通事故。

3 人的因素(1)从驾驶员方面分析。

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增长速度过高,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安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酒后驾车、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造成反应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

引发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驾驶员的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这5个因素。

其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观察外界事物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有关,而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让行则主要是驾驶员主观上不遵守交通法规或过失造成的,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情绪不稳定,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