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编教材排版格式

自编教材排版格式

教材排版要求
校内出版的教材请按以下格式排版
版芯16开(字数39×40)。

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

按惯例,教材封面只标注主编、副主编,其余人员在前言中标注。

每本书都要有前言。

写明编写本书的目的;编写依据(根据什么专业的的教学大纲);本书特色;编写具体分工;主审姓名职称;敬语等等。

是否要内容简介随编者意(仅限于主教材)。

除去个别篇幅较少的实训、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教材最后都应注明本书的“参考资料”,以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

参考资料按标准着录格式。

具体要求如下:
1.章节
篇级:2号宋体居中段前后各空行(没有篇级直接就设章级)(例第一篇)
章级:3号宋体居中段前后各空1行(例第一章)
篇章合占6行
节级:4号宋体居中段前后各空行(例第一节)
章节合占行
三级标题(不算篇级):5号黑体左边空两字段前后各空行(例一、)其他标题为5号宋体
2、正文均为5号宋体,段落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3.图、表
(1)图、表题均为小5号黑体,图、表题均应有文字。

(2)图、表文均为小5号宋体。

对于小或密的图、表,字号可适当缩小。

(3)图、表注均为6号宋体。

(4)图、表应大小适中,不得超过页面尺寸。

(5)除了非常复杂的图、表可以不画外,所有图、表都必须按统一规格画之,影印件要清晰,无底纹。

(6)图、表的放置必须置于文中提到的该图、表之后;单图、表置于版芯右侧;双图、表以上或并排放,或上下放,且均置于版芯右侧。

或者
一级标题 3号宋体居中段前后各空1行(例第1章)
二级标题 4号宋体居中段前后各空行(例)
四级标题 5号宋体左边空两字不空行标题后换行(例 1、)
五级标题 5号宋体左边空两字不空行标题后换行(例(1))
六级标题 5号宋体左边空两字不空行标题后接文字(例①)
七级标题 5号宋体左边空两字不空行标题后接文字(例(a))
可以根据内容需要,不用上级标题而直接用下级标题,如不用4、5级标题,直接用6级。

但不能反之。

第一篇电工技术实验项目(样张)
实验一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3、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
1、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后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

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而实际使用的指针式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出现误差。

误差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的大小密切相关。

只要测出仪表的内阻,即可计算出由其产生的测量误差。

以下介绍几种测量指针式仪表内阻的方法。

2、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如图1-1所示。

A为被测内阻(R A)的直流电流。

测量时先断开开关S,调节电流源的图 1-1可调电流源图 1-2可调稳压源
输出电流I使A表指针满偏转。

然后合上开关S,并保持I值不变,调节电阻箱R B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满偏转位置,此时有
I A=I S=I/2
∴ R A=R B∥R1
R1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 B可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

3、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如图1-2所示。

V为被测内阻(R V)的电压表。

测量时先将开关S闭合,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的指针为满偏转。

然后断开开关S,调节R B使电压表V的指示值减半。

此时有:R V=R B+R1
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R V/U (Ω/V)
式中U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

4. 仪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通常称之为方法误差,而仪表本身结构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基本误差)的计算。

(1)以图1-3所示电路为例,R1上的电压为
R1 1
U R1=─── U,若R1=R2,则 U R1=─ U 。

R 1+R 2 2
现用一内阻为R V 的电压表来测量U R1值,当
R V R 1
R V 与R 1并联后,R AB =───,以此来替代
R V +R 1
R V R 1
──── 图 1-3 仪表电路
R V +R 1
上式中的R 1,则得U'R1=────── U a)…. B)…… R V R 1
───+R 2 R V +R 1
V 1 ────
R V +R 1 R 1 绝对误差为△U =U'R1-U R1=U(─────— - ────) R V R 1 R 1+R 2 ───+R 2 R V +R 1 -R 2 1R 2U
化简后得 △U =───────────────── R V (R 2 1+2R 1R 2+R 2 2)+R 1R 2(R 1+R 2) U
若 R 1=R 2=R V ,则得△U =-─ 6
U'R1-U R1 -U/6
相对误差 △U %=─────×100%=──×100%=-% U R1 U/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