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浅谈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摘要】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内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领导制度、运行机制等,如何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整体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以及与传统的上级党政机构的关系模式需要作什么样的调
整和改革;如何在实践中建立起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有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同时进入改革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
院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公立医院改革
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层面对未来十年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规
划和分步实施的策略,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当然,有了一个好的规划和实施策略,只是顺利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的前提,接下来的实施以及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肯定不会令我们轻松。

未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中,至少有以下“四个问题”应该考虑。

第一个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分类?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分类改革的
规划出台之后,有关分类的难题已经不再是理论上应该如何分类的问题了,而是
如何把这一分类标准正确应用到实际中去。

比如说,行政性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
医院要回归行政机构,像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之类的执法性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当然比较简单。

但现实中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有一些事业单位性质
的公立医院既履行某些公共健康的职责,还提供一些公益服务,甚至还从事一些
经营活动,如何避免回归中的“搭便车”,就很棘手;即使回归到行政机关,其定
位以及未来的运行机制等,也需要认真研究。

还比如,有些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
医院本身没有经营活动,但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如省市疾病控制中心和
儿童妇女保健所之类,其内部又分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人员和属于事业属性
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像这样的双重属性的单位,要不要统一?如何统一?也是很复杂的问题。

可见,如何能把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归好类,而且归得合理有序,公平公正,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二个问题:如何有效“剥离”?完成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分类是第一步,但下一步的剥离才是动真格的,直接涉及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

在剥离中,国家
政策设计做了充分的考虑,如“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和“新人新办法”,并
制定出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真正实施起来,要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涉及的
是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不是抽象的制度。

如何化阻力为动力,就是一篇大文章。

第三个问题:如何实现养老社会统筹?在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中,
在正式职工中出了缴纳养老保险的合同制工人外,都没有缴纳建立社会统筹的养
老保险,这是医院改革中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
养老社会统筹改革中,我们非但不能采取简单的由传统的单位养老变为社会养老,甚至要启动相关的配套改革,如企业、事业以及公务员三支队伍的养老水平的相
对平衡等问题。

第四个问题:如何建立起有活力的体制机制?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
绝不意味着国家要挤压社会事业的发展,而是要通过改革理顺关系,明确定位,
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以公益为导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己任的事业单
位性质的公立医院,都需要有更大的发展,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

问题在于,我们通过事过事业单位改革,能不能构建起一个有效的体制和机制,这也许是最终检验我们的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志。

在这方面,不管是前5年的分类改革,还是后5年的进一步完善,都是不能忽视的。

如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内部的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领导制度、运行机制等,如何与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整体改革相适应;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以及与传统的上级党政机构的关系模式需要作什么样的调整和改革;如何在实践中建立起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只有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同时进入改革的议事日程,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很显然,这些不是通过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自身的改革就能够完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