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微课教案

第二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微课第三单元-微课名称《认识角》知识点来源□学科:小学数学□年级:二年级□所属章节:第六单元认识图形认识角设计思路1、本节微课以小灰灰上学记的故事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角的认识产生兴趣;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演示和介绍,使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和特征;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有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小朋友,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故事——小灰灰上学记!早上小灰灰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羊村的学堂,但是喜羊羊却很生气地跟小灰灰说,昨天我听到你跟灰太狼谈论角的问题,你们是不是想打我们羊角的主意?小灰灰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时候,村长村长慢羊羊来了,你们都误会小灰灰了,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文化真可怕!他们说的不是羊角,而是数学图形中的“角”。

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认识角”。

2、认识角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角,继而从具体到把角抽象出来,仔细观察,再摸一摸感受角各部分的特点,尖尖的顶点,滑滑的、平平的边,引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的张口有关。

利用动画过程:一把剪刀把角的两条边剪短了,提出问题:这个角变小了吗?容易得出,角是没有变小了,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比一比比一比一中,比较的是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再一次熟悉只要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影响两个角一样大这个结果。

比一比二中,比较的是一个边短张口大的角和边长张口小的角,结果是张口大的角大,即使角的边长角也不会变大,还是再一次强调角的大小只跟角的张口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4、小结儿歌用村长送的一首儿歌来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符合二年级小孩子的心里年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回忆起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讲课的题目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我通过研读课标,解读教材,了解学情,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目标1、结合情境图,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同数连加用乘法表示的过程,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乘法算式表示;会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同数连加用乘法比较简便。

为了有效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评价任务是:评价任务任务1: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几个几相加,并用乘法算式表示,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任务2:结合乘法算式,认乘号,读写乘法算式。

任务3:比较同数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下面我就开始上课,孩子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看看这是哪?对,游乐场,游乐场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呢?大家可真会观察。

在这些游乐项目里含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咱们先去坐小飞机吧。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1.知道加数相同的加法,建立“几个几”的表象(1)观察找信息孩子们,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谁来说一说,你来说吧,你观察的真认真。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每个小飞机都是3人呢?谁还想说,你来说,你说的真完整。

(2)提问题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你来试一试吧,你提出的问题真好,和老师想的一样。

(3)列式计算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4)交流:请同桌两个一组,开展一个“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同学说算式,一个同学写算式。

在这个活动中,有的两个人配合得非常好,也有的出现了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同伴一听就明白吗?这样一说,大家都清楚了,让我把算式写出来吧。

3+3+3+3+3=15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像这样几个加数都一样的加法我们就说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你能说说几个3相加?(板书:5个3相加。

)在图中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我们把小飞机这个问题解决,首先是找信息,然后提问题,最后列算式。

2.充分体会“几个几”相加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小火车中的问题吧。

(1)出示小火车画面看,小火车里的孩子玩的多高兴。

(小火车图)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来说一说,是每节车厢6人吗?来验证一下吧。

确实是的,你观察的真仔细。

(2)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试着说一说吧。

问题提的很有水平。

(3)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让大家一听就明白?说的真好,你可真会总结,掌声送给他。

孩子你来写到黑板上吧。

列式为:6+6+6+6=24看着这个算式,你发现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说是什么样的算式?(加数相同的加法)有几个这样的6呢?结合图说说4指的什么?6呢?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在游乐场里最刺激的就数过山车了,我们来一起观察这幅图。

(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请大家认真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那么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呢?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把算式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找孩子说说你怎么列的算式?你真会想,总结能力还很强。

我知道写几个2相加了。

板书2+2+2+2+2+2+2=14几个2相加?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加数都是2.像这样的算式是什么样的算式。

这三个算式都是加数相同的加法。

(2)思考:如果是10节车厢,每节车厢2人,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15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其实,像这种很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乘法计算。

板书:乘法我们来看,这个乘法算式和这个加法算式有关系吗?(ⅰ)在7×2中,2表示什么?7呢?在加法算式中能找到吗?(ⅱ)认识“×”教写法,读法:乘(小精灵介绍关于乘号的来源)(ⅲ)读7×2=14“7”读7,“×”读乘,“2”读2,“=”读等于,“14”读14.7×2就表示7个2连加在一起,这两个算式都表示7个2连加.7个2连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式2×7来表示(3)像这样7个2相加,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为什么喜欢用乘法呢?对!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上面的两个加法算式你能用乘法表示吗?试一试吧。

(4)试一试:你会写成乘法算式吗?3+3+3+3+3=15 3×5=15或5×3=15 在乘法算式中3表示什么,5呢?6+6+6+6=24 6×4=24或4×6=24在乘法算式中6表示什么?4呢?三、巩固知识,拓展升华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把游乐场里好多问题解决了,大家都表现的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其他地方看看吧,看看这是哪?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智慧岛一些问题吧。

1.观察图,完成下面填空2.按要求画圆,再填空。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四、畅谈收获,知识归纳同学们,这一节课上的快乐吗?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快乐地学习。

今天我们只是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后还有很多内容等待我们去学习呢。

其实,生活有许许多多可以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你们就会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板书设计乘法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比较简便3+3+3+3+3=15 5个3相加3×5=1 5 5×3=156+6+6+6=24 4个6相加4×6 =24 6×4=242+2+2+2+2+2+2=14 7个2 相加2×7=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一)知道在不同方向(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关键:根据物体所呈现的形状去确定观察者所站的方向。

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书包,足球,同学、校门、教室的照片,微课,课件。

课前准备工作:背诵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知道咱班的同学都喜欢故事,下面老师就和我们一起分享一则成语故事。

2、播放故事《盲人摸象》。

提问:看完了这则故事谁能告诉老师, 这几个盲人摸的是同一头象,为什么他们描述出这头大象的样子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摸到的部位不同。

什么原因导致盲人摸到象的部位不同?师:站在不同的方向,导致摸到的部位不同,感觉到的大象的样子也就不同。

如果站在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样子也会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挖掘身边素材,创设探究知识(1)观察就是仔细看,老师拍了两张咱们教室的照片,你们看看哪张照片是教室的前面?为什么?-只有教室的前面才有黑板、讲座、钟表……2号照片拍的又是教室的哪一面呢?(2)想一想:同是一间教室,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因为拍摄者站的方向不同,拍摄者站在教室的前面,就能拍到教室后面的样子,站在教室的后面,就能拍到教室前面的样子。

) (板书前面、后面)(3)、归纳:因为我们所处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板书:方向不同形状不同)2、设计活动,再次体验师: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观察的精髓。

接下来我们去观察一个实物书包。

观察之前有两个问题:(1)如何才能全方位去观察书包,观察书包的哪几个面?—前后左右面,谁能先拿着书包向我们说说书包的前后左右面如何去辨认?生:汇报!(当我和书包方向一致时,我的前后左右就是书包的前后左右,所以书包)(2)师:你如何去观察书包的四个面?生:下座位,其实就是变换方向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转动书包看来方向改变的方法很多,就要我们看情况选择适合我们的方法。

师:现在看看活动要求,谁来读读:活动要求(三点):(布置2)1)、2人一组;2)、从四个面进行观察;3)、对书包小声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

重要的文字读三遍,让我们一起把红色词语读三遍,好吗?集体汇报,交流反馈1)、PPT演示书包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说说:我在书包的哪面看到了什么?……(注意提示观察的都是形状而非颜色。

)2)、同一个书包,为什么看到的样子不同?(板书:左面,右面,方向不同形状不同)3、解疑答惑,巩固新知。

我们今天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是不同的。

这句话对吗?想想?瞧,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个什么?足球,我们要从前后左右观察这个篮球,你看到的都是什么图形—圆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