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四阶段导学(第十、十一、十二章)第10章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与技巧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授权的含义内容和方式,熟悉授权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两种心理倾向与心理障碍。
深刻领会LMX理论及其做法优缺点,掌握领导者作何做能改进领导人人际关系,具有人际吸引力。
掌握决策种类和过程,了解领导者决策风格和可能造成决策偏见的做法,领会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二、课程内容10.1领导者的授权10.1.1含义(识记)授权就是将权力与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具有相当的行为自主权。
授权的性质参见P216图10-1,现代领导体制的特点事权力要向下分散,责任要向上集中,权力可以分散给下属,但领导的责任并未减轻。
10.1.3有效授权的意义:(领会)使领导摆脱其他事务而从事有助于他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更重要的工作;是促进下级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必要措施。
授权者与被授权者的关系应该明确为: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负有汇报情况及完成任务之责。
10.1.4授权的内容和方式(掌握)三方面内容,种类多种,方式按任务重要程度和被授权者的能力分为充分授权、不完全授权、弹性授权和任务式命令四种。
10.1.5授权的四个阶段(掌握)第一步,得到下级已经理解和接受所授权的反馈信息。
第二步,采用目标定势。
第三步,放手让下级自己去工作。
第四步,跟踪检查。
10.1.6领导者在授权中的心理倾向及心理障碍(掌握)两种倾向:授权过度或者授权不足;两种障碍:越权型领导者与疑人型领导者授权问题上的两种极端表现问题的主导方面是领导,是领导对授权的性质与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一些主观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
10.2领导者的人际关系(掌握)10.2.1领导者应有很强的人际吸引力,让周围的人感受到关怀,以利缩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上下级关系。
10.2.2领导者与下属间的关系应既有依存性又有独立性。
10.2.3领导者在处理与上级的关系时要尽可能地了解上级、尊重上级,消除与上级的认识与行为上的误差,并尽可能地使上级理解下级。
10.2.4领会提高领导者人际关系的途径。
10.2.5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MX)(识记)指领导者更偏爱群体中的某些成员(内团体),对另一些成员(外团体)则相对冷淡,结构是内团体的员工在工作上要比外团体的员工表现更好。
掌握LMX理论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10.3 领导者的决策10.3.1决策的概念和分类(掌握)通俗地定义决策就是作出决定的意思。
心理学中定义决策是强调对于一个缺乏确定性情景的事情的抉择反应。
决策的中心问题是解决事情(或事件、对象)本身的先验的不确定性。
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P231表10-1)、确定性决策与非确定性决策(P231表10-2)两大类。
根据决策的特征与方法又可分为理性决策(西蒙的理论,参见P232图10-4)与利用印象理论决策的直觉方法。
决策的重要意义:决策是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职能的主要内容。
10.3.2决策的过程(掌握)决策过程包括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各个方面。
就决策的全过程来说可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问题识别阶段(参见P233图10-5、P234图10-6)。
2)第二阶段—问题诊断阶段这一阶段的模式图参见P234图10-7。
有以下几点值得考虑:(1)进一步确定与诊断问题的性质。
(2)要确定决策的目—边界条件。
(3)领导者在作出决策判断时,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决策是否正当,而不必多考虑“能为人接受”。
3)第三阶段—动作选择过程这一阶段实质上是决策的执行阶段,其过程的模式图参见P237图10-8。
10.3.3决策风格(领会)决策风格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分为命令型、分析型、概念型和行为型。
风险决策中的个体差异分为敢冒风险型、怕担风险型与中间类型决策人。
10.3.4框架效应、依赖启发式、内隐偏爱以及承诺升级与决策偏见框架效应与依赖启发式会造成决策偏见,内隐偏爱与承诺升级也会造成决策障碍。
(领会这四种情况的含义及其如何导致决策偏见的)10.3.8群体决策(掌握)领导者要正确对待群体决策中的问题,要注意群体决策中的从众现象。
群体决策的优点是能集中智力资源,实现劳动分工:缺点是会产生群体盲思(怕与群体意见不一致而受排斥),而已缺少批判性凡是,容易采取自我封闭态度。
领会德菲尔技术(专家法)和名义群体技术(六个步骤)第11章组织心理与管理(上)—组织、组织发展与变革、员工组织行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掌握组织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领会古典与现代组织理论的异同。
深刻理解组织发展和组织变革,并掌握如何克服障碍采取有效组织发展技术实现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辨析员工正向和负面组织行为,掌握组织承诺、组织忠诚、组织公民行为等内涵。
二、课程内容11.1 组织的一般概念(掌握)11.1.1组织的任务与作用组织是一个群体,它是一个由两个或更多的个人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为完成组织共同的目的而组合起来的一个从事有目的活动的单位。
组织的任务不外三条:(1)规定每个人的责任;(2)规定各成员之间的关系;(3)调动组织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11.1.2组织的结构(掌握)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中的任务、职责和职权在个人和团体见的正式分配。
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可分为:初级的直线型、复杂的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参见P245图11-1)。
11.1.3组织结构与管理的限度(领会)管理的限度包括:1)层次按照分层领导的原则,在一个组织中要设多个管理层次2)幅度幅度是指挥管理的面,指一个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一位管理人员能够指挥多少人员。
一般企业最高领导者下直管3-6人比较合适。
领会减少管理层次、缩小管理幅度与距离的四大好处(P247)有效组织结构的特点(了解)(1)清楚地规定部门、队、组、小组等之中每个工作人员的义务和权利。
(2)工作人员的义务和权利是彼此相称的,也是相互平衡的。
(3)权力路线是被明确标记出示的,即每一个人自己的工作结果对某一个领导人负责。
(4)职责最大限度地分解,直至每一个工作人员承担一个职能。
(5)选择、加工信息,作出管理决定和将决定传递给执行者的职能也是在额定的和估计的可能范围内实施的。
(6)一个管理人员直接监督和领导的人不宜太多,同时,这些人的职能是相互联系的。
(7)在出现各种适宜条件的情况下,组织易于朝着简化的方向变革。
(8)在各环节之间,在所有必要的场合下,建立直接的横向关系。
(9)决定权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被下放到基层。
11.2组织理论11.2.1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原则11.2.2 科层制理论(掌握)经典的古典组织理论,主张一种普通的组织设计的最好方法(高效率方法)。
现代组织理论强调一个开放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参见P248表11-1)11.2.3组织的现代理论(领会)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理论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卡兹和卡恩提出的十个特征(P249)2)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从组织环境中人与技术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看待组织中人和技术如何相互影响。
11.3 组织发展11.3.1组织发展的一般概念(掌握)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简称为OD,已成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OD是研究组织机构怎样适应形势发展和生产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上进行有系统的调整以达到企业的最佳化和高效化。
11.3.2组织发展的原因内外环境的变化是促使企业必须变革的原因。
组织的发展非常普及迅速,所以需要不断变革地图生存,不能成功适应变革的组织注定要失败。
组织发展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管理、工作生活品质计划、团队建设、调查反馈。
11.4组织变革11.4.1组织变革的性质与层次(掌握)变革的潜在目标:组织结构、技术和人的变革。
变革包括权利结构的变革以及变革组织的管理幅度,分为两个层次:渐变的改良和激进的变革。
11.4.2实施计划性变革,实现组织发展干预(掌握)包括四方面内容:目标管理;工作生活品质计划,主要是提供人性化的工作场所;团队建设,目的是创造高效工作群体;调查反馈。
11.4.3组织变革的内容和方向(掌握)根据列维特的看法,企业组织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其中主要有四个变量:(1)任务。
(2)技术。
(3)结构(其中包括职权、工作流程、协调等)(4)人员。
1)企业组织中人员的变革方向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分析,企业组织中人员变革的步骤要经过四个过程。
(1)需要意识当人员感到不满意时,就会产生变革的需要(2)解冻解冻是指刺激个人或群体去改变他们原来的态度或消除对旧态度或行为的支持。
雪恩认为,解冻有以下四个意义:①个体的习惯动作、知识来源、社会关系的彻底消除。
②社会支持力量的破坏与消失。
③贬低经验,使个体发觉过去的“我”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以激发个体去变革。
④使愿意变革与奖赏联系起来,而把不愿意变革与处罚联系起来,从而促进解冻的过程。
(3)变革(掌握)这是指经由经验的内化与认同作用,而使新行为发生。
(4)再结冻这是指改革后的态度与行为的整合,即获得的新行为模式成为个体之个性,形成有意义的情感关系的过程。
11.4.4组织变革的阻力(领会)人们由于个体因素(经济五保障、对未知恐慌)和组织因素(工作群体的惰性、权力平衡的威胁)等原因而反对变革。
11.4.5如何克服变革阻力(掌握)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障碍,经常遇到的障碍有:(1)群体和组织的原有习惯。
(2)对改革原因的拒绝。
(3)忽视改革的必然趋势。
克服变革阻力的办法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鼓励员工参与变革,奖励建设性行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用变革效果教育员工等。
11.4.6成熟的变革—制定战略规划(掌握)组织变革的关键是要制定战略变革规划。
战略规划是对组织自身目标的决策进行设计、执行、评价的过程,用于变革公司产品、服务组织结构。
制定战略规划的步骤参见P257。
11.5员工组织行为11.5.1员工正向组织行为(掌握)员工正向组织行为是指员工的组织承诺、组织忠诚、组织公民行为等。
1)组织承诺(1))组织承诺的概念(掌握)组织承诺是人们对组织的卷入度及对于留守在组织内兴趣的高低和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接受。
组织承诺的表现体现在三个层面:态度层面、行为层面、归属层面。
(2)组织承诺的类别(掌握)组织承诺大致可分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三种。
(3)组织承诺的实践意义组织承诺对员工的组织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员工的离职率、缺勤率的预测上。
2)组织忠诚(1)组织忠诚概念(掌握)组织忠诚是指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投入和认同,主动为组织付出工作要求之外的努力。
组织忠诚的对象为组织与主管。
组织忠诚的内容包括规范忠诚、情感忠诚、工具忠诚等。
组织忠诚包括两个层面:态度与行为。
(2)中西方组织忠诚概念内涵的差异(领会)西方组织忠诚的对象主要是组织;而中国更多的是对主管与老板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