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品分析-施罗德住宅
开窗样例
建筑细节
灵活的隔墙、固定的家具、底板墙面的颜色来限定空间
消失的屋角
男孩卧室 隔墙打开后的二层空间
西南向的门窗
支撑阳台的钢柱
二层不同时期的布局
幽 雅 的 环 境
施罗德建筑模型动画:
这就是施罗德住宅
主入口
主要空间:餐厅兼厨房,书房,工作室和画室 次要空间:女仆卧室 辅助空间:门厅 餐厅和厨房合并在一起,合理的节省了空间。餐 厅兼厨房和书房朝东南方向,采光好。楼梯安放在中 间,有利于楼上楼下各功能区的联系
西侧立面 西侧立面
正立面 正立面
东侧立面 东侧立面
二层的主要功能:起居活动空间。
卫生间
坊中学习木工手艺。1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与此同时, 他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这样的学习接续了三年,然而, 这却是他所接受的唯一的建筑专业训练。
● 在1917~1918年间他设计并制作了极具轰动性的“红蓝椅”系
列家具,对当时同时代的设计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次年里特维尔德 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密斯●凡●德●罗在其以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为代表
的早期设计作品中多次应用这种方法,并最终将这种方法推 向成熟。
格里特 托马斯 里特维尔德
● ●
(GreeitRietveld,1888~1964)
建筑师背景
●荷兰家具设计者兼建筑师。 ●其父亲是一名职业木匠,里特维尔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
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 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 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 视性。 3.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当房子最初使用时,孩子们还住在家中,隔墙经常是 关上的,为每个庭成员创造单独的房间。两个女孩,玛丽 亚和菡共享一间。男孩宾纳特独自住在可看到郊外的房间。 当整个上层空间需要为家庭聚会或招待客人使用时,隔墙 就全部打开,整个一层变成三面开敞的起居室,三张床这 时就成为散落红、黄、蓝靠垫的长沙发。 孩子们离开以后,施罗德夫人把自己的卧室改为小厨 房,白天隔墙通常全部打开,晚上再关上,她的日常起居 主要集中在二层。
施罗德住宅 1960年代修建的公路
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在内部和外部都是对其之 前的所有建筑学的根本性颠覆。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 双层住宅建在一排连栋房屋末端,但它并不试图与其相 邻的建筑物相联系。
首层的主要功能:办公饮食
画室
一 层 平 面 图
工作室
女仆卧室
次入口
楼梯间
书房 门厅 卫生间 餐厅兼厨房
● 里特维尔德的设计思想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且范围广,并未
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 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前 卫的建筑。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 着“风格派”凡杜斯堡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第二次合作:施罗德住宅(1923年) 项目委托书(非正式):
● ●
施罗德夫人要求住在楼上,那里可以获得郊外的景观; 在布置房间时,施罗德夫人希望能获得大的空间,她曾问‘’这些墙可以
移动吗?”,里特维尔德的回答是‚只要愿意,墙就可以挪开‛,这样就
产生了可滑动的隔墙;
●
施罗德夫人坚持每个房间或私人空间都备有沙发床、单独的盥洗盆和烹
二楼空间通过滑动和旋转面板实现的,当被全部分割时,生活层包 括三个卧室,浴室和起居室。在此状态以及开放状态之间是各种各样可 能的排列,每个排列皆可提供其自身独特的体验。
东南立面
西南立面
东北立面
建筑立面
西侧立面
正立面
东侧立面
立面基本形态
正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建筑材料
施罗德住宅建筑材料使用中既有传统的砖木 材料又有钢框架。据施罗德夫人回忆,当时里特 维尔德曾想使用钢筋混凝土,但因为它是非常新 的材料,造价较高,许多人还不能把握这种材料 的性能,他们也就此放弃。不管怎样,很多人仍 误认为施罗德住宅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但假如 里特维尔德采用了这种材料,那么建筑造型中的 垂直的钢支撑就显得多余做作了,这会违背结构 与形式的逻辑关系,也违背了里特维尔德简洁的 造型原则。
大师作品分析
---施罗德住宅
建筑范例解读与分析
施罗德住宅
photo
L
2015.4.12
小组成员:何朝阳,赵帝一, 陈献仁
荷兰风格派?
四维分解法?
红、黄、蓝的构成
百老汇爵士乐
玩牌者
构图
●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
●宗旨:完全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
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碎的精神。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奥特●凡●杜斯堡等 ●作品特征:
第一次合作:书房装修
一次偶然的机会,施罗德夫人看到了里特维尔德设计的阿姆斯特丹的珠 宝店的设计模型,非常感兴趣,毫不犹豫地委托他为自己的房间进行修整“里特 维尔德为书房制作了固定式的座椅和沙发”根据施罗德夫人的意愿,他封住了 高窗的顶部,在墙上划分浅灰色的块面,并从天棚吊起他设计的白炽灯管,这样 在视觉上降低房间的高度,使空间尺度很和谐“最重要的是,这个房间符合施罗 德夫人的品位,简洁明朗,朴素大方,丝毫没有中产阶级浮华虚饰的痕迹”这些 符合施罗德夫人所要建立的生活标准“。
连排住宅区 红墙黑瓦
施罗德住宅建造在连排住宅的端头,依附于 红色的砖砌山墙上,所以有三个外露的立面,可 以得到充分的光线和空气,并且可以观赏田园景 色,里特维尔德概括其选址的特点为‚光线、空 气、空间和自由‛
周围建筑大约建造于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 初,从形式风格到色彩都非常统一:红墙黑瓦, 双坡屋顶。
二 层 平 面 图
阳台
女孩卧室
施罗德夫人 浴室
每个卧室都有自己独立的阳台,便于采光,并且可 以观望窗外的田园,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设计。虚线部 分表示挑出来的屋顶,图中鲜红色的表示可以折叠和隐 藏的墙体和门,这是施罗德住宅的一大特色。
建筑的二层设置了四组可以推拉的折叠隔墙,这些隔 墙由夹着沥青软木的纤维板做成,被安装在顶层的凹槽内。 它们全部关上时,可以使这一层分为四个独立的房间,这 些隔墙也可以打开或半关闭,创造开敞、封闭、半开敞的 房间。
建筑的概况
住宅主人:
施罗德住宅的主人忒鲁丝●施罗德(1889-1985)生于荷兰东部一个中产阶级 家庭。1911年她嫁给一位律师—比他年长11岁的失落的先生。他们婚后有三个子 女。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和谐,在很多问题上两人都存在着很大分歧。施罗 德夫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在思想上非常独立,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她注 重精神生活,不满现有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也许是为了缓和夫妻间的紧张关系, 失落的先生建议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一间书房,创造属于自己的空间。
饪设施,这有助于对房间功能的灵活变更;
●
她要求家具是固定的,就像在皮尔斯佐特公寓的书房,她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使得住宅中的家具与房间搭配合理、方便实用。
建筑选址
建筑位于城市边缘的普林斯· 亨德利克兰街道旁的一块用地。这是一个偏僻的 地方,接近郊区。它的旁边是一座‘’丑陋笨拙‛的传统公寓。但这块用地最大的 优点就是从它可以眺望对面广阔的郊外,那里是一片有着树林、牧场、运河的低地。
建筑色彩:
色彩是施罗德住宅的一个主要特征。建筑中看 不到任何材料特征,只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黑色和灰色的线与面。在表现上,建筑材料被一致 拒绝,这与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相似。里特维尔德受 风格派画家的影响,选用了原色,然而他在建筑上 应用色彩的方式不同与凡杜斯堡、蒙特里安和胡扎 尔,他更强调建筑的结构及其内部的空间关系,在 里特维尔德的作品中找不到无视建筑线条的色面的 重叠和构成。
●“四维分解法”这个词汇来自于意大利建筑学家布鲁诺 赛维
的《现代建筑语言》一书,指最早在赖特的建筑作品和思想中 体现,并由20世纪20年代荷兰风格派建筑师提倡的一种设计方 法。并被他列为成为现代建筑语言的七个基本原则之一。
●做法:将包含建筑表皮在内的建筑围护构件分解为不同方向
的壁板,然后通过壁板的不同组合方式重新构筑建筑的各种要 素。“一旦各平面被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它们就向上或向下扩 大了原有盒子的范围,突破了一向用来隔断内外空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