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系别:政法系班级:11 法学姓名:陈浩学号:1140202002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摘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大学生进入学校后,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氛围, 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而基本社交礼仪规范和知识的掌握又是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礼仪在当代社会,公关礼仪显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元首级别的会见还是普通公民在party 中的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能显示出公关礼仪的魅力及其重要性。
公关礼仪简单的说就是几点:言行穿着,也就是是说言语要文明礼貌,举止要优雅得体,穿着要得体事宜。
还有就是与人打交道时要面带笑容,大方礼貌。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大学生求职时,人力资源主管很可能一见面就能决定你的去与留,而且不一定要在面试时,在单位通知你去面试时你就必须注意。
这就是礼仪的问题,就算通知了你来面试,或许就因为刚才你在电话里的态度已经注定了你来也是白来。
1、大学生社交礼仪的重要性社交礼仪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
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21 世纪大学生,理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也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1• 1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 1 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社交礼仪规范、知识及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他们就能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1 • 2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正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们交往的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不见面的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
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的变化,给人类社交礼仪的内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有礼有节的交往,创造“人和”的境界,就必须学习和运用礼仪。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
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
1 • 3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皇帝女儿不愁嫁”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这对于企业和服务行业而言,就更需要积极的适应这种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操作,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就很难在市场上立稳脚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更多地了解社交礼仪知识,以便顺利走向市场、立足市场。
作为明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理应在此方面走在前列。
1• 4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
它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使他们切实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1•5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校园遍地开放。
2、大学生社交礼仪的内容大学生社交礼仪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仪表礼仪、举止礼仪、谈吐礼仪、宿舍礼仪、应聘礼仪等。
2• 1仪表礼仪仪表礼仪即个人形象礼仪,一是指所从事工作的职业形象,二是指自身的身材长相。
形象礼仪主要是着装、化妆。
着装要求整洁、美观、得体。
大学生的着装以休闲、大方为主,并讲究衣着应与出入的场所相和谐。
在社交场合的穿着大致可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
礼服主要是出席正式、隆重、严肃的场合时的着装,如西服、旗袍或民族服装。
便服主要是在一般场合、日常交往的穿戴,相对可随意一些,各式短衣、衬衣、T恤等都可。
一个人的长相是父母生成的,而修养和气质却是后天获得的,所以, 作为学生应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
女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以不化妆为宜,在社交娱乐活动中,可以化淡妆,应以自然、清淡为主,切忌人工痕迹过重,那会丧失年轻人自然的美感。
女生不要烫发、染发,以免显得过于老气和成人化。
男生不要留长发,不要蓄须,以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
2 • 2举止礼仪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注意行为举止。
一个人的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
举止应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的习惯。
走路时应该自如矫健,昂头挺胸,收腹平视,肩要正,身要直,两肩自然下垂,两臂前后自由摆动。
如到老师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应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
当看见要找的人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
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与老师、领导对坐谈话时,身体应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
如果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叉重叠,但要注意将腿向内回收。
同时要认真倾听对方说话,回答时以“是”为先。
眼睛看着对方,注意对方的神情。
当离开告别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2•3谈吐礼仪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代表先进文明的事物。
所以,大学生首先必须做到语言文明,和脏话、粗话、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说“ Bye-bye”。
其次,在与人交谈时要注意语速和音量,要尽可能吐字清晰,不快不慢。
讲话时声音要适中,以对方能够听清和不妨碍他人交谈为宜。
交谈时应尊重对方、谦虚礼让,善于理解对方,然后因势利导地谈论话题。
对别人的谈话,应当认真倾听,并鼓励引导对方阐明自己的思想。
要避免一切直接触犯他人感情的话。
在自己的言谈中,要避免一切独断自是的言论, 要委婉含蓄,表达巧妙。
与人交谈时,要注意回避对方的隐私。
谈话时还应注意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不要讥笑讽刺他人,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同时,还应注意言语不要过于客套和过分粉饰雕琢, 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2 • 4宿舍礼仪在校期间,宿舍绝对是大学生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之一,是一起生活的集体环境,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遵守一定的宿舍礼仪,要注意团结友爱,模范遵守学生宿舍的管理制度;讲究卫生,爱护集体荣誉;讲究文明礼貌,以礼待人;爱护公共财物,勤俭节约。
2 • 5应聘礼仪在越来越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所采用的一种普遍形式,同时也是应聘人员要闯的最后一关。
由于对礼仪知识的缺乏或是对礼仪的不重视,致使有的应聘者功亏一篑,与机遇失之交臂。
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倡导重视面试礼仪。
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求职成功,应该注意以下基本礼仪:2 • 5• 1外在形象求职面试,要设计好自己的形象。
求职者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常常关系到求职的成败,它往往比简历、介绍信、证明、文凭等的作用更直接,更能产生直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主考官对求职者的最后评判。
因此,学生应聘面试,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形象设计既要符合个人气质特点,又要符合招聘单位的特点。
首先,着装要做到整洁、大方、得体。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应聘一般的职位不一定穿名牌时装,大方、得体即可。
男同学若穿西装,最好系领带,注意把衬衫下摆扎进裤子里,不要穿袖口或裤脚折边已破损或开线的衣服。
女同学着装要得体大方,避免无袖、露背、吊带、露脐等性感装束。
其次,发型宜清洁简单。
面试时要精心梳理好头发,不要蓬头垢面。
男生以简单、利索、庄重的发型为好,最好是前不过眉,后不及领,两侧不遮耳朵,忌长发、卷发、光头、中分。
女同学尽量不要烫发、染发, 自然就好。
2 • 5• 2行为举止面试时,行为举止要得体。
得体是要求应试者的举止动作要符合身份、适合场合,并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个人的意思。
立要直,坐要正, 走的姿势要端庄文雅。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要结伴而行。
面试时,切莫让他人陪你入场。
有的应聘者面试时,习惯带上同学或亲戚前往,以消除紧张或给自己当参谋。
其实, 这种做法对求职者是不利的。
他人在场会使面谈尴尬,也会给考官留下缺乏自信心、独立性不强的印象,容易遭到淘汰。
第二,切勿犹豫不决。
一般来讲,求职者应聘时举棋不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
这样容易让招聘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自己却失去了一次机遇。
另外,还容易让主考官感到你是个信心不足的人,怀疑你对单位不信任,缺乏必要的诚意,甚至怀疑你的工作作风与实际能力。
第三,遵时守约。
面试时一定要遵时守约,迟到和违约都是不尊重主考官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因客观原因须改期面试或不能如约按时到场,应事先打个电话通知主考官,以免对方久等, 如果已经迟到,不妨主动陈述原因,这是必要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