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后引起的一系列头颈部肌肉、韧带慢性损伤及椎体生物力学不平衡进而可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并导致脊髓、神经根损伤、脑供血不足等。
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对于人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发生病变要积极地治疗,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临床上对于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的治疗方法:
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怎么办
牵引治疗:颈椎牵引能纠正颈椎失稳、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者痉挛,松解变性软组织的粘连,平衡颈部肌肉应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牵引方法有持续牵引法和间歇牵引法。
常用的体位有坐位和卧位。
传统牵引法仅
仅是沿着脊柱方向的简单拉伸,临床上,在传统牵引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异常的不同病变部位进行了针对性的相应角度牵引法,以达到更好的牵引疗效。
虽然临床证实动态角度牵引法疗效较好,但临床操作不方便且较为繁琐,对医生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可能出现副作用,选择专业的大医院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灸治疗:针刺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特色之一,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除痹等疗效。
治疗颈椎曲度异常常用取穴为风池、天柱、哑门、大椎、完骨、列缺、合谷、后溪及相应夹脊穴等。
其中,风池为为治风之要穴,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有疏解膀胱经气的作用。
哑门为督脉、阳维脉之会,大椎为手足三阳经在督脉的交会,两穴合用能调节阳经经气。
完骨、列缺、合谷、后溪及夹脊穴舒筋通络止痛,诸穴合用有舒筋通络、除痹止痛、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针刺疗法可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放松颈椎肌肉,进而一定成程度改善生理曲度。
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的中医传统推拿手法主要有推法、拿法、捏法、按法、点法、擦法、摩法、一指禅推法、揉法、磙法等。
上述各法均可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理筋止痛、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等作用。
其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或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延缓或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但是对于一些同时伴随有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之类疾病的患者来说,生理曲度改变多属于适应性病变,单纯的改变生理曲度,意义不大。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有颈椎曲度异常,目前临床研究不多,除非特别严重的患者,一般是不易建议手术治疗。
颈椎生理曲度的日常护理
大家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实际上对于一些发生头晕、头痛之类的典型症状的患者,除了做好相关的曲度恢复工作之外,还可以搭配使用安颈贴之类的传统膏药辅助治疗,通过活血化瘀、舒筋行气进而及时消除症状,尽快恢复颈椎曲度。
治疗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做好相关的颈椎护理和锻炼,如此才能更好的修复消失的曲度:
一,平时习惯。
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卧床看书报,看电视,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二,注意用枕。
用枕不应过高。
枕头高度成年人以18—25CM为宜,小儿以10—15CM为好。
有侧卧睡姿者睡前将枕头塑形成中凹状,枕头分成三等分,两边可高出10CM,以适应侧卧时颈椎的正常生理曲线。
枕芯材料以芦花或质地稍硬的苇蕊,绿豆壳为好,不提倡使用过软的海绵枕或夏季常用的过硬的竹枕等。
三,多活动。
长期伏案工作者,每小时应有5—10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作
颈椎自我保健操。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临床上称之为“米”字操。
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四,勤锻炼。
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健康的体育活动,如羽毛球,倒退行走等,以改善颈椎供血,防止和延缓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