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填空题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填空题解题技巧

填空题解答技巧
填空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从近几年中考试卷来看,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填空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法;(2)计算法;(3)分析判断法;(4)探究实验法。

技巧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根据考生对物理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掌握程度,直接判断答案进行解答的题型。

直接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查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此类考题所占比例较大。

【例题展示】
2017•济宁)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现象都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如果说“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那太空中
的星球、空间站等都在运动,但我们听不见来自它们的声音;此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说法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句话是不完整的。

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只说传播速度,还应说明是什么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此正确的说法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此题答案是:(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m/s。

技巧二:计算法
计算法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物理规律进行简单计算,通过计算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和计算推力能力。

此类考题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

【例题展示】
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 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 ,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 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5 不变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V
m =ρ,可直接求得牛奶密度: 3/05.1/05.1200210cm g ml g ml
g ===牛奶ρ。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牛奶质量少了,但牛奶的密度不变,小聪喝了半杯后其密度不变。

故,答案是:1.05、不变。

技巧三:分析判断法
分析判断法是无法直接通过所学知识给出答案,需要考生进行分析、判断,有的题型还需要进行推理论证才能得到答案的题型。

这类考题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知识能力,并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是考题中难度较高的一种类型。

【例题展示】
2017•烟台)甲、乙两只电炉标有“220V 、500W ”和“220V 、1000W ”字样,把它们串联在220V 的电路中。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

串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与并联时甲电炉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

【解析】(1)知道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
U R 2=比较两只电炉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焦耳定律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根据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Q=W=Pt 比较两电炉的产生热量关系;(2)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实际功率并确定其比例关系。

解答:(1)由R U P 2=得,电炉的电阻P
U R 2=,因为甲、乙两只电炉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P 甲<P 乙,所以甲、乙两只电炉的电阻:R 甲>R 乙,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通过甲、乙两只电炉的电流:I 甲=I 乙;
根据Q=I 2R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串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甲;
将它们并联在220V 电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甲=U 乙=220V ,则两电炉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 甲=500W ;P 乙=1000W ,根据Q=W=Pt 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 甲<Q 乙,故并联时产生热量较大的是乙。

(2)甲电炉的电阻为Ω===
8.96500)22022W V P U R (额甲额甲:, 乙电炉的电阻为Ω===4.481000)22022W
V P U R (额乙额乙,
串联在220V 电路中甲消耗的实际功率为:
W V R R R U R I P 2228.96)4.488.96220222=Ω⨯Ω
+Ω=⨯+==()(甲乙甲甲实实甲, 当甲电炉并联在220V 电路中,P 实甲′=P 额甲=500W ,所以两种情况下甲消耗的功率之比为P 实甲:P 实甲′=222W :500W=111:250。

故答案为:甲、乙、111:250。

技巧四:实验探究法
实验探究类题目多数是填空题,此类考题也是考试重点,要求在所学物理知识和规律基础上,通过实验或探究活动,达到认知规律、验证规律的目的。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抓住实验探究活动目的这条主线,按照所学知识,一般不难解答。

【例题展示】 例题4(2017•河南)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 ,表示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
那么橙子质量为 g 。

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 3,则橙
子的密度是 kg/m 3。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② ;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ρ橙=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解析】(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中间零刻度即为天平平衡。

这是使用天平重要的一步,也是此类题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题图所示,那么橙子质量为:100g+50g+10g+2g=162g 。

如果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 3,则橙子的密度是:
3333/1008.1/08.1150g 162m kg cm g cm
V m ⨯====ρ (3)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要偏大,因为测量橙子质量的时候,橙子上会沾有水分,测量值比橙子质量的真实值偏大。

(4)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受到的重力G ,根据重力求得橙子质量,表达式为:g
G m =(此处的g 是重力加速度);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时的弹簧拉力F ,G-F 即为橙子受到水的浮力,所以G-F=ρ水gV ,求得水的体积:水
ρg F G V -=;③橙子的密度即为: F
G G F G g G
V m -=-==水水
橙ρρρ 此题答案是:(1)中间零刻度;(2)31008.1⨯;(3)偏大;(4)②然后缓慢把橙子放入水中,测出此
时的弹簧拉力F ,F
G G F G g G
V m -=-==水水
橙ρρ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