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预拱度设置与计算的讨论
根据新规范,大家讨论一下对预应力砼结构设置预拱度的计算方法!
规范是这么写的:当预加应力的长期反拱值小于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长期挠度是应设预拱度,其值应按该项荷载的挠度值与预加应力长期反拱值之差采用。
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先根据程序计算两个挠度值:即成桥状态下的挠度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
的挠度值
然后通过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修正以后,用修正后的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挠度值-修正
后的成桥状态下的挠度值
总结为:预拱度值: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挠度值×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成桥状态下的挠
度值×刚度修正系数×长期增长系数。
我想是不是这样做,譬如桥博,不计算自重,求得成桥状态下预应力产生的竖向位移,然后不计算预
应力,求得短期效应组合的挠度,然后修正相加
预拱度的计算,新旧规范的差别在于新规范考虑了长期作用的影响(x影响系数),其它应该是没什么差别的。
此外楼上提了一个反拱的概念,我想是仅仅对于预应力构件谈的,即预应力张拉时引起的与主要作用产生的相反方向的挠度。
这时候就要注意了,如果反拱过大,不仅不能设预拱度,反而应该设反预拱度,以保证主梁平顺。
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先不加活载,计算成桥状态下的反拱,然后计算使用阶段的挠度,两者做修正相
加。
预拱度值等于结构重力和半个汽车荷载所产生的竖向挠度
混凝土桥梁中还应当考虑徐变的影响。
预应力桥梁中还应当包括预应力引起的上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