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以荷入诗者,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 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朗诵诗歌,疏通诗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还顾:回顾,回头 看。旧乡:故乡。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同心:指感 情深厚。 终老:指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游 子 思 乡 怀 人
VS女 子 思 夫 Nhomakorabea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 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 即“怜子”; 3.《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 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 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

问题探究,把握情感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怀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

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
VS “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为什么?


也许,这首诗是思妇告诉你什么叫同心而离居!

也许,这首诗是游子告诉你什么叫飘零不得归!
夫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游 子 思 乡 怀 人
VS
女 子 思 夫
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 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 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 即“怜子”; 3.《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 以女子的口吻来写。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看到这个标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疑惑?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① 事件:渡过河去采摘水中的芙蓉花 ② 诗歌选自《古诗十九首》
① 谁? ② 芙蓉? ③ 《古诗十九首》?
看到这个标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疑惑?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
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


















抓住诗句,品味情感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全诗中哪些句子是直抒胸臆?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① 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因分离而黯然痛苦的心情。 ② 含蓄表达了分隔两地的相爱的人真挚笃厚的
感情。
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离居”之长久有了“忧伤以终老” 的痛苦. 相爱却不能相守,而且这种分离是不同于“ 两 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个永久的分 离,一个是让人永远叹息的痛。
遗:(wèi)赠,送。 还: huán
抓住意象,品味诗歌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歌一二句中有哪些意象 ?有何作用?
“芙蓉” “兰泽” “芳草”
作兰泽用:生借用有兰意草象的,营沼泽造意境(氛围),表达情感。 兰象征高洁、典雅、美好、坚贞不渝。 ①“兰借泽芙”蓉侧、面兰烘这托清芙幽蓉高生洁长的环意境象的,高洁、美好。 ②借此营展造现清了幽主高人洁公的形意象境的,高洁,所表达情感的纯洁、 ③美好烘。托了主人公纯洁和美好情感。
对“写悬法想”
古代思亲思乡诗中一种独特 的写作技法。本来诗人自己 思乡怀人,在诗中却撇开自 己,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 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 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 种 “主客移位”的方法,使 得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怀 远或思归之情,既显得生动
形象,富有意境,又显得具
体充实,富有深度。既深化 感情,又强化主题。

2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3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 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 们离别相思之苦。
“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hàn dàn]。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赠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柳 跋山涉水轻别离,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桥畔岸边皆秃枝。
采花、折柳赠亲朋—— 古人传情达意的常用方式。
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 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