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是个可爱的小女孩,每天入园时,总是躲在妈妈怀里,不愿下来。
妈妈说:“宝贝乖,妈妈第一个来接你。
”妈妈要走时,晨晨开始大哭大闹起来:“我不要上幼儿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
”快吃午饭了,晨晨又哭了:“我不想吃饭,我要妈妈……”
分析: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过渡过程。
由于环境、生活方式、角色地位的改变,引发了幼儿生理习惯与心理需求的变化,幼儿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而产生了分离性焦虑。
对策:
1、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儿童产生不安全感,老师可以和家长配合,创设温馨的“爱之家”:比如,让晨晨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依恋物带到幼儿园,想玩时就玩;让晨晨把自己家人的照片带来,贴在墙上,孩子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的家人。
2、老师尽快熟悉孩子,让孩子喜欢老师、依恋老师。
老师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等。
在幼儿园,叫晨晨的小名,牵牵晨晨的小手,和晨晨一起玩她喜欢的玩具和游戏,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
3、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能起到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心理、产生欢快情绪的作用。
刚入园的幼儿因为对父母怀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所以会产生分离焦虑。
这时在音乐声中,与老师、同伴玩拉拉手、摸摸头、抱一抱等肢体接触性的游戏,会让幼儿体验到温暖的情感,在无形中拉近与老师的距离,产生安全感,缓解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除了音乐游戏,还可以带孩子玩角色游戏、感官游戏、户外游戏等,这样能让幼儿转移注意力,缓解他们的焦虑,让他们逐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有趣,从而喜欢上幼儿园。
4、与家长多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配合。
教师在晨晨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利用微信或QQ等交流工具,将幼儿在园的生活和表现用照片或微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及时发给家长,让家长能更直观地看见孩子,从而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幼儿园。
跟家长当面或电话交流,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同时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家园配合共同努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晨晨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妈妈接她时,有时还舍不得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