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气》ppt课件完美版
总结
提出论点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富贵不能淫一文天祥
古(士大夫)
事例论证 贫贱不能移一不食嗟来之食 ↓ (平民)
威武不能屈一闻一多
今 (知识分子)
总结归纳 无产阶级骨气 发出号召
扩展
在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人 岂止三个。从平时的阅读和积累 中,你还了解哪些有骨气的事例? 请为课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
明知敌人要杀他,
威
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
武 不
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 痛斥国民党特务。
能
闻一多 拍案而起,
屈
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programs/view/0PqfoGOCzbI
提问: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选取这三个 人的事例有代表性吗?列举的三个人物能否顺 序颠倒?
(1)富贵不能淫——李白“安 能摧眉折腰侍权贵”
苏武“留胡节不辱” (2)贫贱不能移――朱自清
“宁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 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3)威武不能屈——李公仆, 江姐,刘胡兰,夏明翰,叶问, 陈真
课堂讨论:
小王同学一次因打架违反校规,被老师批 评不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错误, 有同学说小王真有骨气。
1995年3月7不日的跪下的午,中头国天晚人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
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到了10分钟的 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刚刚趴在工作台上迷糊了几分 钟,不料外国女老板走进了车间,紧接着是一阵辱骂,之 后她又厉声说道:“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
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 什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 或道理 , 包括事实论据和 道理论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
(5----9)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是”起强调作用,体现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感。
为什么课文题目《谈骨气》 不是论点?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么不跪?”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 “不
跪就开除!”他于是把工作卡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 国 人!”然后愤然离去,这个宁愿失去工作也不跪地中国人叫 孙天帅。
《谈骨气》
吴晗
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 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
吴晗(1909-1969年):著名 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 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 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 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 被迫害致死。
让我们思考一下,小王这种行为是不是有 骨气的表现?
有骨气 ≠ 江湖义气
作业布置:
1、收集一些关于有骨气的名人名言。 2、为你心目中有骨气的人写一首赞歌。
欣赏歌曲《中国人》
演唱:刘德华 曲: 陈耀 词: 李安修
——文天祥是丞相,穷人是平民 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按照 从古到今的顺序,什么阶层的人 士都有,很有代表性;同时,三 个事例按顺序证明了孟子的三句 话,围绕中心论点,所以很有说 服力。
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划出其中的 记叙部分,并结合下列事例思考: 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 叙有什么区别?
第2段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 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 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 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 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 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 有骨气。
(5----9)
第二自然段
孟子的话: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改变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告诉我们什么样是有骨气,引 用孟子的话解释有骨气的含义。
3、4段
读3、4段,思考:这两节文字与 论点有什么关系?
最后一段
课文最后一段指出无产阶级的骨 气是什么?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我国正处 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吴晗为让 广大人民了解祖国的历史,学习 先人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 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做有骨气 的人,去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撰写了这篇杂文。
文章结构:
根据“引论-本论-结论”的思 路,可将本文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提出论点“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对“骨气”做初步 解第释二。部分(5-9):列举事例,证明我 们中国的确有许多有骨气的人。
第三部分(10):阐明提倡骨气的积极 意义。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 法和主张
(5----9) 用简洁的话概括三个论据
南宋文天祥宁死不降元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这三个论据属于议论文中的 事实 论据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飘零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富 贵 不 能 淫
古代穷人不食嗟来之食
贫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 孔:“嗟,来食!”
贱 不 不吃嗟来之食的原因是? 能 人格不受尊重 移
成语故事:嗟来之食
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家 境富裕的黔(qián)敖(áo)见此情 景,便在路边备饭,准备施舍给过路 的饥民。一天,有一个面黄肌瘦的饥 民无力地垂着双手,拖着破鞋,一瘸 (qué)一拐,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 眼看就要饿晕了。黔敖看到后,左手 拿着饭,右手端着汤,用轻蔑的口气 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呀!”那 位饥民抬起眼睛瞪着黔敖说:“我就 是因为不吃这种没好气的饭才落到这 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道歉,但 那位饥民最终还是坚持不吃而饿死了。
吴晗(1909-1969年)浙江义乌人,我国
著名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 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等职。文化大 革命中,“四人帮”把他关进监狱,进行百 般摧残和折磨,但他大义凛然,宁折不弯, 表现了革命者刚直不阿的骨气。1969年10月 11日含冤逝世。
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