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专项施工方案

危险源辨识专项施工方案

XXXX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重大危险源辨识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XX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二零一X年X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1)二.编制依据 (1)三.编制目的 (1)四.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 (1)4.1小组机构 (1)4.2职责 (2)五.安全管理控制目标 (3)5.1伤亡、事故控制目标、指标 (3)5.2安全生产目标 (3)六.危险源 (3)6.1基本概念 (3)6.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3)6.3危险源的分类 (4)6.4危险源分级 (4)6.5危险源管控措施 (5)6.6危险源安全旁站监督 (6)7.危险源辨识评价 (7)7.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7)7.2项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 (9)八.危险源告示与检查 (17)危险源辨识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项目为XXXX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一期工程,我项目部前期施工白金片区2号路管廊(2.4km)。

入廊管线主要为输电线路、输水管、干线光缆、输气管、配电线路、配水管、通讯线缆、配气管;雨污水管道不入廊。

管廊采用三舱形式,根据功能划分为高压舱、市政舱、燃气舱,各舱中间设混凝土隔墙,采用地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筏板底标高-7.5m,顶板标高-3.0m,筏板厚度500mm, 外墙板厚度500mm、内墙板厚度300mm,顶板厚度500mm,管廊宽度9200mm。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施工单位:二.编制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93号国务院令)《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安全生产重要危险源分级管理办法》建二通[2012]416号《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二安装通[2015]38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三.编制目的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源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项目环境和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施工前对重大危险源隐患的安全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环境和安全事故发生,现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重要环境与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方案。

四.成立危险源辨识、评价小组4.1小组机构组长:副组长:危险源辨识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辨识、评价、风险控制工作安排,档案管理与方案实施由施正辉负责。

4.2职责1.组长项目经理(1)项目经理负责重大风险因素、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方案的实施和治理方案的批准。

(2)批准各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供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负责主持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3)组织危险源辩识小组的人员接受评价准则培训,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备相应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和安全、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②了解相关规范标准的内容和公司制度;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项目总工(1)分管安全副经理、总工负责组织和协调项目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工作,监督、检查风险评估报告中所提出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

(2)负责针对各种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制定防范措施,保证重大风险的可控性。

3.安全总监(1)积极组织和参与对危险源的法律、法规、辨识与评价的相关学习及培训,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危险因素的辨识方法与评价参数值,能准确的判断项目的各种危险源。

(2)对工地现场作业进行不定时巡视,监督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4.生产经理负责对工地现场控制危险源的具体工作实施。

5.安全部(1)安全部负责组织对风险因素的评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并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进行评审。

(2)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项目的重大隐患,下发重大隐患通知,并建立档案,制定隐患整改方案。

(3)安全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建立档案,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4)积极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对危险源的法律、法规的相关安全学习及培训,能准确的判断项目的各种危险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和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6.项目其他部门(1)工程部、商务部、安全部配合技术部识别本部门的风险因素,并负责制订本部门重要风险因素的控制管理方案。

(2)积极参加项目对危险源的法律、法规、辨识与评价的相关学习及培训,了解和掌握各种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五.安全管理控制目标5.1伤亡、事故控制指标杜绝死亡事故,重伤率为零,轻伤率控制在 3‰以内。

达到标准化施工管理标准,通过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认证。

5.2安全生产目标杜绝 A 级一般及以上事故,遏制 B 级一般事故,尽量减少 C 级及以下一般事故六.危险源6.1基本概念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6.2 危险源辨识准备工作1.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

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

3.危险源辨识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要全,要能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4.参加辨识的员工能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具体要求;5.基础资料准备齐全,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等;6.3辨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1.按照工程量清单章节,列出包括的所有分项工程内容;2.根据施工经验,划分出评价单元,列出每一分项工程中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及每工序内的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3.对每个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详尽的列举;4.将危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对应于危险因素列出;5.危险源辨识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按照清单章节;清单细目;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或事故等内容,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项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6.4危险源的辨识方法1.危险源的辨识: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1)人的因素: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②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高低温、标志缺陷等。

②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易燃易爆物、自燃性物质、腐蚀性物质。

③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

(3)环境因素:①室内、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②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和其他。

(4)管理因素: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②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④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⑤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⑥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2.危险源辨识范围(1)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项目员工、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施工操作人员。

(2)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技术状况、设施设备、违法违章操作等。

6.5危险源的分类项目部生产经营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运输、作业场所、设施设备。

6.6危险源分级为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控制风险,把重要危险源划分为局级危险源、公司级危险源和项目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

重要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高风险施工活动:(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所列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2)大型起重机械设备使用;(3)动火作业;(4)有限空间作业;(5)生产生活临建(消防,防台风,卫生防疫,防暑降温,冬季供暖等);(6)高层建筑消防;(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分项工程;(8)其他高风险作业。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表6.6-1 重大危险源分级表6.7危险源管控措施1.项目级重要危险源管控措施:(1)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危险因素清单,按规定审批;(2)项目工程管理部门重点组织协调,并指定责任工程师负责安全技术交底。

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参与作业过程中跟踪指导、旁站监督;(3)项目安全管理部门重点监督检查;(4)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周检时重点检查;2.公司级重要危险源管控措施:(1)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附危险因素清单,按规定审批;(2)项目编制专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项目生产经理牵头组织协调,工程管理部门指定责任工程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责任工程师负责组织和参与作业过程中跟踪指导、旁站监督;(4)作业过程中安全员参与旁站监督;(5)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周检时重点检查,需要时组织专项检查;(6)项目总工(或技术负责人)组织节点验收。

3.局级重要危险源管控措施(1)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附危险因素清单,按规定审批;(2)项目编制专项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制定实施计划,相关部门经理组织落实并跟踪指导。

项目生产经理组织并参与旁站监督;(4)作业过程中安全员参与旁站监督;(5)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周检时重点检查,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监控,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隐患是否进行了整改;每个月开展不定时月度安全检查,每日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时现场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备案。

6.8危险源安全旁站监督根据危险源辨识级别,项目部针对项目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危险源安全旁站监督计划表,危险源安全旁站监督计划表如下所示:表6.8-1 危险源安全旁站监督计划表表6.8-2 人员监督旁站职责分工七.危险源辨识评价7.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用来评价人们在具有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是用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危险性D 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