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韩庄运河段魏家沟水资源控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批准:韩业明编写:王学亮枣庄市水利开发总公司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施工管理工作报告1、工程概况韩庄运河属淮河沂沭泗水系,东邻邳县,西接南四湖,北靠泰沂山区,南与苏北搭界。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韩庄运河段工程位于山东省的南部,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连接骆马湖和南四湖输水干线的关键性工程。
该段工程由新建的台儿庄、万年闸和韩庄三级泵站及魏家沟、三支沟、峄城大沙河3座水资源控制工程等建筑物组成,工程利用韩庄运河现有河道的子槽输水,经新建的台儿庄、万年闸和韩庄三级泵站提水,将调引的长江水送入南四湖下级湖,第一期工程输水规模125m3/s。
魏家沟橡胶坝设计挡水位29.45m,最高档水位29.6m,5年一遇排涝流量29.8m3/s,20年一遇泄洪流量204 m3/s。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魏家沟橡胶坝土建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2、工程投标我公司于2008年1月29 日购买标书后,组织人员研究招标文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制,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完全响应。
于2008年 2月19日要求的截止时间前提交了投标文件,我公司中标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于2008年2月28日进行了施工合同的签订。
3、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及完成的主要工程量3.1施工总平面规划与布置要以既利于生产又符合文明建设为前提,充分利用现场的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施工规模、施工方案和工程现状等因素。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科学规划施工临时生产区、生活区、场内施工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图庄运河北大堤韩3.2施工进度计划一、关键线路本工程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橡胶坝底板施工——橡胶坝上下游铺盖消力池等施工——两岸挡墙护坡施工——设备安装(坝袋安装)——坝袋充水实验——完工清理。
二、施工进度计划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必须切实做好施工顺序安排,按照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多工作面展开施工。
施工准备 2008.03.12~2007.03.18围堰填筑 2008.03.20~2008.03.22橡胶坝土方开挖 2008.03.22~2008.04.05橡胶坝混凝土工程 2008.04.05~2008.05.05坝袋安装 2008.05.05~2008.05.15设备安装 2008.05.05~2008.05.15坝袋充水试验 2008.05.15~2008.05.20完工清理 2008.05.20~2008.05.25施工未能按总体进度计划完成,推迟的主要原因是:⑴施工场地狭窄,开挖的土方无处存放,采取分层堆高的方法延长了基础开挖的工期⑵进入汛期后雨量增多,施工现场经常出现人员车辆无法进入的情况,严重影响施工进度⑶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由于指定的供电点暂时不能供电,输变电设备无法试运行,致使工程虽然完工却不能进行验收。
3.3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基础开挖分部:淤泥开挖1802.2 m3、土方开挖6881.6m3。
坝袋段分部:筋混凝土382.1 m3坝袋长20米高3.5米土方回填1219.3m3上游护砌分部:混凝土152.22m3 浆砌石384.05m3防冲槽抛石100 m3。
下游护砌分部:混凝土153.8m3浆砌石464.8m3防冲槽抛石380 m3。
房屋建筑分部:钢筋混凝土195.6m3,管理房147m2电气安装分部:充排水系统1套,10kv场外供电线路3km,10kv配电设备1套,计算机监控系统1套及配套照明等设施。
4、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主要的施工项目就是: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浆砌石、坝袋系统安装等。
主要施工方法如下4.1 施工排水橡胶坝主体工程,排水至始至终是施工的关键。
根据监理、建设单位的指示精神,我们采取合理排水施工方案,用明渠导流方式,在支流右侧滩地开挖导流明渠,同时在坝主体上下游各填筑粘土围堰,在基坑内采取环型节渗导流的方式把渗水引流到两侧集水井,由电泵抽排。
4.2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使用机械进行施工,开挖设计开挖线以内的全部材料开挖,如表土、粘土砂壤土、砂砾石、软石、松散坍塌体和垃圾等。
开挖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经常校核开挖平面位置、高程、控制桩号、水准点核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并极积配合监理人的检验工作。
橡胶坝建筑物基坑开挖严格按施工要求,做到够宽、够深、够坡度、底平、坡顺、弯道圆滑。
断面尺寸控制①机械施工,河底高程按设计从严控制,最大欠挖量、超量不大于30mm,河口和河底脚的平面尺寸不超过±30mm。
②施工分界处衔接顺直,不出现折线,不存有施工界墙;河坡不出现凹凸水平等现象。
③设立开挖标志,标出河道中心线、河底线,河口开挖线的位置。
在雨季施工时,有保证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开挖完成的基础和边坡,采取措施避免扰动开挖线之外的表土、土方。
基础开挖自上而下进行。
开挖时确保过坡安全,不准采取自下而上的或造成土体倒悬的开挖方式,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并采取应急抢救措施。
4.3 砌石工程材料:(1)块石:砌石体的石料材质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色泽均匀。
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2)砂:砂的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砂浆采用的砂料,粒径为0.15~5mm。
细度模数为2.5~3.0,砌筑毛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 mm;砌筑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2.5 mm。
(3)水泥和水: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为薛城区愚公牌水泥,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水泥进场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
施工用水,采用现场井点抽水。
浆砌石护底的施工方法:浆砌石护底应采用铺浆法砌浆第一皮石块座浆,且将大面向下。
毛石护坡分皮邪路卧砌,并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毛石护坡灰缝厚度为20~30MM,砂浆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相互接触。
勾缝: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小于缝宽的2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
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
养护: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
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14天。
砌体基础准备与反滤层(1)所有砌体基面平整,表层的草皮、腐植土、杂物、垃圾等均清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实或夯实。
在基础准备未得到监理人验收签证前不进行反滤层或砌体的施工。
(2)反滤层按设计要求的厚度、范围和材料要求分层铺筑,铺设平整、密实、厚度均匀。
4.4 混凝土工程本混凝土工程包括本合同中全部混凝土工程。
包括模板的原材料供应、设计、制作、运输、安装和拆除等全部模板作业。
4.4.1模板模板的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避免漏浆。
(1)模板和支架材料优先选用钢材、竹胶板等模板材料。
(2)模板材料的质量符合本合同指明的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木材的质量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
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密使用。
(4)钢模面板厚不小于3MM,钢板面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它表面缺陷。
(5)模板的金属支撑件(如拉杆、锚筋及其它锚固件等)材料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4.2 钢筋(1)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钢筋符合热轧钢筋主要性能的要求。
(2)每批钢筋均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使用前,分批对不同型号的钢筋进行抗拉、抗弯、冷弯试验,如一组试验数据不符合监理人规定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产品。
(3)钢筋的加工和安装1)钢筋的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使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遵守以下规定: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加工的尺寸符合施工图纸。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表钢筋焊接符合焊接工艺和图纸的要求。
钢筋现场绑扎之前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配料单及设计图纸相符,核查无误后方可开始现场绑扎。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钢筋与垫层之间)设置强度大于设计砼强度的砼(或砂浆)垫块,钢筋绑扎安装好后,进行自检,填写质量检验表,报监理工程师核验批准后方可浇筑砼。
4.4.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拌制所使用的原材料,水泥、水、粗细骨料、外加剂的选购储存都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同时符合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抗冻等技术指标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和易性的要求,通过试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
施工使用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砂、石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修正。
(2)混凝土的拌制用拌合机PL800砼配料装置组成简易拌和站,并配二台JS350搅拌机,对砼的原材料进行计量拌合。
使用SDZ15装载机由料场向计量装置的储料斗内供料,水泥由人工投料。
搅拌时加料顺序采用一次投料法。
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校核称量(计量)设备准确性,使其称量误差满足下列要求:水泥混合料误差不大于1%,砂石骨料不大于2%,水、外加剂溶液不大于±1%。
(3)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出拌和机后,迅速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没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沁水现象。
混凝土入仓时,防止离析,最大骨料粒径150mm的四级配混凝土自由下落的垂直落距不大于1.5米,骨料粒径小于80mm的三级配混凝土其垂直落距不大于2米。
(4)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开始浇筑前8h,项目部报告监理人对浇筑部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并提交混凝土浇筑的配料单。
检查内容包括:地基处理、已浇筑混凝土面的清理以及模板、钢筋、插筋、排水管安装等。
经监理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监理人批准的浇筑分层分块和浇筑程序进行施工。
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从最低处开始,直至保持水平面。
2)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予以清除。
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质量。
4)浇筑的间歇时间按试验确定的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