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制作工艺男西服制作工艺 (精作)一、平驳头男西服的外形概述:平驳头,门襟止口圆角,两粒扣,左右双嵌线大袋,左胸手巾袋一个,后身做背缝,圆装袖,袖口处开袖衩,并有三粒装饰钮。
二、平驳头男西服的部件及成品规格(1)平驳头男西服的部件:1、料类:前衣片,后衣片,大袖片,小袖片,挂面,领面,大袋盖,手巾袋兜盘,手巾袋袋垫布,领里。
2、里料类:前身里,后身里,大、小袖里,大袋垫布,里袋垫布。
3、衬料类:有纺衬,无纺衬,毛棕,拉绒。
4、其它:牵带条,垫肩,缝纫线,兜布,钮扣。
(2)三、平驳头男西服的质量要求1、西服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绺正直,左右两格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丝绺顺直。
袋角窝服。
止口顺直、薄、挺,长短 一致,左右对称。
4、后背平服、方登,背缝直顺,腰腋匀服,条格对称。
5、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绺正确。
6、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7、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四、男西服缝制的重点:男西服以复衬、开袋、装领、装袖及整烫为重点。
五、裁剪(说明:毛份基础上)(一)有纺衬1、前身(如图)2、挂面 (如图)3、马面(马面) (前衣片) (贴边)4、袖5、袖6、后身 领口.袖窿用牵条粘好(小袖片) (大袖片) (后衣片)(二)里子裁剪(如图)(马面里子) (前片里子)(小袖片) (大袖片) (后片)(三)西服贴边 肩6cm 驳头14――16cm 底摆11――12cm (如图)(四)里袋位 (如图)(五)裁胸衬:拉绒(一层) 毛棕(两层)1、裁毛棕 (拉绒与之方法同) (如图)注:净驳口线内进1cm ,到第一扣位向下3――4cm毛棕开剪 ,而拉绒不开剪2、裁托肩(如图) 用料:毛棕(六)纳胸衬将毛棕.托肩.拉绒用折线针法纳好 (车缉)六、制作步骤(一)打线钉,开剪(二)开前衣片大袋位,缉省,合马面,开袋1、将前片底边净折边线画好,量大袋前后位距折边的距离是否相等,并剃去0.2cm,开剪大袋位时应注意不要剪到头,只剪过胸省即可2、省 (1)垫布缉省(说明:如为薄料或易脱丝面料则应垫布缉,防止正面因不开剪而有痕迹) (2)开剪 剪到距省尖2――3cm为止 若开剪,注意熨烫时将该2――3cm压扁 (说明:可用手工针伸到省尖内熨烫) (3)将前衣片原大袋位没粘衬的地方粘上无纺衬(4)合马面 将马面袋位也粘上无纺衬,防止毛漏*说明:大袋过马面与前片缉线3cm左右,一般不超过3.5cm (如图) (5)挖胸袋,大袋 ,里袋(包括烟袋.笔袋) A、胸袋 纱向:嵌条――横纱(对条格) 垫袋布――横纱,直纱均可 尺寸:嵌条――宽2.5cm(男) 均指净尺寸 袋口长:10――11cm 袋布长:12――15cm 附1:西服对条格的位置: 大袋,省前,袋下位,胸袋 附2:对条方法:拿一块面料在西服大身上,对在大身上延长胸袋下口线,以标示小块面料上的下位 对格方法:与对条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对准下线后,另加1cm 缝份,保证条格不变 胸袋放缝份 (如图) 胸袋的制作工艺1、扣袋盖(兜盘):先粘好粘合衬再扣2、在兜盘里面(衬子上)画出兜牙宽印迹,以便缉线3、缉兜牙儿在衣片兜位上 缉垫袋布在衣片上,距兜位上线1cm左右处,缉线时两头各缩进两针,以防漏出。
4、将上2cm的缝份处边缘绨掉一些。
5、劈缝:劈兜盘与面料成分开缝,将垫袋与面料劈缝(为使线顺直)6、固定袋布与袋 缝暗线,使袋布与开剪的面料缝合7、将另一袋布粘在袋垫上8、缉0.1cm明线在垫袋与面料缝线处的面料上9、缉垫袋的下口,使之与袋布成一体10、封袋盘三角明线 封三角有两种方法:a:缉0.1cm明线两道为一条线 b:缉0.1cm和0 .6cm双道 (如图)B、男西服大兜尺寸:正常体:15.5cm――16cm兜布长:22――24cm兜盖宽:5cm(净尺寸)若带兜牙儿则为5.5cm(净尺寸)纱向:兜盖――横纱(兜盖里为横纱)垫袋布――里料说明:紫色为兜盖里子,绿色为兜盖面子男西服大兜制作工艺说明:画兜盖时用铅笔画,减小误差1、兜盖里料粘薄粘合衬2、定兜盖里与面,在上1/3处用线固定3、做里外容将各边取齐用手针沿净样线里0.1cm或线外0.1cm缝好(如图)3、缉斗盖5、用缝纫机车缉兜盖成净缝,拆掉缝线6、绨缝头里子一层绨掉0.2――0.3cm,留下0.4cm,圆角留0.2cm,面子绨缝头,绨完比里子多0.1――0.2cm7、扣兜盖方法:a:看面子扣,使里子压边线0.1cm(此种方法较好) b看里子扣,则相反(也可)8、翻兜盖:烫兜盖,使面大于里子0.1cm9、量兜盖宽5cm,在该处画净线。
10、扣兜牙,粘袋布在袋位背后11、将兜盖固定在兜牙上,缉兜口平行线12、开袋(方法同双牙兜缝制法)13、封袋三角,兜缉袋布C、里兜里兜,烟兜,笔兜位置如前4页图制作方法同双牙兜(八)敷胸衬*拉绒朝里子,毛棕紧贴面料1第一条线:看胸衬缝。
距净驳口线约2――3cm留出肩部不缝,以便上肩垫2第二条线:看面料缝,距净驳口线10cm左右缝线,留出肩 部不缝3第三条线:看面料缝线,将胸衬多佘的部分(比面料多的)如袖窿、肋下省部位等修剪掉。
说明:a 此处距离不宜太小,以防绱袖不便。
B沿胸衬边缝。
(四)画驳头外沿线及止口线,粘牵条,缝花绷三角针 画驳头止口线时注意直线,弧线的位置。
粘牵带条时注意略紧部位,驳口线与胸衬之间注意不要粘到净驳口线上(平,紧,平) 说明:粘牵条时在A,B两处略紧。
止口线处紧贴净止口平贴将驳口线处牵条用花绷三角针固定(五)将前衣片面与挂面正面相对,放好,依据前衣片将挂面修好,并将拉绒朝上,挂面里子在下,沿净驳口线处缝线一条,然后作里外容。
*熨烫挂面小叉(六)勾边:即合缉挂面与衣片的止口边注意:第一颗扣位以上按净粉缉,第一颗扣位以下让出0.15cm缉线绨缝头:前衣片留0.6cm,挂面留0.8cm(七)扳止口拉绒朝上,(即前衣片在上,挂面在下)将缝头扳向衣身(即挂面缝头包衣片缝头),在缝头中心缝线,将缝头固定在面料的衬上 注意:缝线时扣位以上在缉线处,扣位以下让出(让挂面出来)0.15cm (八)牵挂将挂面与里子的缝份用缝线固定在衣片的粘合衬及胸衬上(九)合缉里子马面,缝头倒向后中心。
(十)合后背缝,劈缝。
(十一)手针缝肩垫 对折肩垫找其中点,使中点对准毛棕肩缝(即前衣片毛样肩线),袖窿处让出毛棕0.5cm,把衣片拉开,沿应肩缝、袖窿边将肩垫缝在胸衬上,同时在中间缝几针。
(十二)手针缝里子 将驳面折好,按一个缝份将里子肩部铺平,沿肩丝将肩垫和里子肩部缝在一起,并将里子和胸衬在袖窿处缝住。
(十三)合肩缝,合侧缝(面料) 合肩缝时一般在中1/3将余量吃进,若仍有多余,应向肩部甩出。
合缉后劈缝,顺着弧度劈缝熨烫。
合里子侧缝。
将衣服肩部放在马凳上,从胸部向肩部推平,在衣片正面用大三角针将肩部固定(穿透里料),后身袖窿处用倒勾针固定,然后将后肩缝缝在前肩缝里子上。
(十四)扣烫里子肩缝1cm,将里子后肩缝缲在前肩里子上。
(十五)固定领口在距边0.6――0.7cm处缝线固定,再用大针码将后领缝头固定在一起。
(十六)将袖窿一圈里子,肩垫面用手针缝好(缝份内缝线)(十七)勾底摆将衣片底摆净缝扣好,与里子一个压脚宽缉线并用三角针将其固定。
(十八)做袖子,领子 A 袖子(a)做袖粘衬部位:大袖――袖口 袖衩 小袖――袖口步骤:(1)缝合里料面料内袖缝――即无袖衩一侧 缝合大小袖内袖缝,劈缝熨烫 熨烫袖口折边及大袖衩 (2)将里子与面子在袖口处沿一个压脚宽缝合,使袖内缝对齐,里子两边各留3cm左右不缉到头。
(3)熨烫袖口余势 熨烫袖口余势,让袖山顶部高出2cm,将余势熨好 (4)合面料袖外缝 将袖子外缝缝合,作出袖衩,即将袖口折边熨好再缉线。
(5)将里子外袖缝比好,缝合 (6)将袖口缝份固定在面上 (7)用三角针将袖里与袖面在袖上部固定 (b)上袖 步骤:(1)抽袖包 从内袖缝向里2cm起抽一周 注意:聚量及位置:袖山顶点左、右各5cm范围内聚量最多,两上袖点间稍聚。
并基本与衣身两点间等长,腋下一般为聚。
袖包抽好后,袖山弧线,比袖窿弧线多出0.6cm,作里外容。
(2)上袖 将衣身放在上层,袖片在下,从两上袖点开始上,对准衣身两上袖点(袖山顶点可不用管) (3)上袖窿条 袖窿条:由一层拉绒、一层毛棕构成,合二为一。
毛棕正斜,宽3.5――4cm 上袖窿条:使毛棕挨袖面,离开内缝4cm,超过外缝2cm* 注意:缉线必须与上袖缉线重合 (4)袖山劈缝 袖中点左右5cm衣身打剪口,劈缝熨烫。
粘上无纺衬。
(5)将袖窿条与垫肩固定,(前后留点不缝) (6)将衣身里子袖窿与面子固定在一起,大针扦好。
B做领子(a)打净领样:(如图)方法:在作好衣身的基础上打净领样量出后领弧长(净尺寸)=9cm(假设)1画一直角,抬高0.5cm,与后领弧长点T连线,顺下一条弧线,(如图)将该纸保留如图部分剪下,以备作领样领子尺寸:翻领宽:3.6cm 底领宽:2.6cm(后领宽) 前领角大:3.5cm领口松度:理论:领口松度=(翻领-底领)/2 +2cm=(3.6-2.6)/2+2=2.5实践:一粒扣――松度为1.4cm二粒扣――松度为1.7~1.9cm三粒扣――松度为2.2~2.4cm将作好的衣身铺平(肩、止口均合好)。
如图,画领样。
说明:图中绿色为衣片毛样,紫色为净样线,蓝色为画出的领子。
步骤:1画出直开领癣样线(1)与横开领净线(2)相交,延长(1)线出0.3cm为A点。
2连领缺嘴点M与A点,并延长0.2cm为B点。
3画领松度(从毛份肩颈点沿肩缝量),松度为1.9cm找到C 点。
4连接B、C点,在C点向B点方向量0.3cm为D点,即为后领弧点。
5将裁下纸与衣身比好,后领点T对准衣身上点D(如图),顺BM线将多余折叠。
放1cm缝份(注意领放份撇角)。
6折叠领角3.5cm,距驳领角点4.5――5cm,折出净领样点P。
7在后中线位量2.6cm(底领)为E点,3.6cm(翻领)F点。
8连FP成翻领外弧线(近F点处直)9画出翻领折线。
(b)领底呢―――用正斜料(如图) 说明:图中蓝色范围内阴影部分为领底呢。
(c)挖领角(方法如图)说明:(1)图中绿色为转领样所得形状 (2)图中蓝色为翻领放份,但领外口线(图中标示净缝(a)处)为净样,若用此作领面还需在领外口放1.2cm缝份,其它三面与图中蓝色部分相同。
(3)图中红色部分为领角(毛份)。
方法:在画好的领样的基础上挖领角1将领样的翻折线漏空待用。
2在另一张纸上画一直角,将领样后中线对准直角。
3按住后领弧部分,将领角部分向下扳转,使领角降至直角线下2.5cm,将弯下后的领外口弧线及翻折线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