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摘要存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存货都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出售或耗用而储存的有形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

现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计价法和计划成本计价法两大类,实际成本计价法在实际运用中又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

本文从比较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分析;运用目录摘要 (1)目录 (2)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 (3)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3)1.个别计价法 (3)2.先进先出法 (4)3.后进先出法 (4)4.平均成本法 (4)4.1加权平均法 (4)4.2移动加权平均法 (5)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5)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5)1.1使用目的不同 (5)1.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 (6)1.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 (7)1.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 (7)1.5适用条件不同 (7)2.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7)2.1对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 (7)2.2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8)2.2.1存货计价方法对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8)2.2.2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获利能力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8)2.2.3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的影响 (8)2.2.4存货计价方法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分析指标的影响 (8)三、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 (9)1.存货的自身特征及存货管理要求 (9)2.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业绩评价 (9)3.税收筹划的需要 (10)四、存货计价方法的性质 (10)1.客观性 (11)2.重要性 (11)3.谨慎性 (11)4.目标性 (11)结论 (12)参考文献 (13)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运用存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企业的存货一直处在不断的流转过程中,企业在计算发出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时,一般不会以实际流转存货的成本进行结算和计价,而是将存货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分开,从而形成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当采用某种存货成本流转假设分别计算期末存货与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计价方法。

现行计价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有: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辨认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按照实际发出的存货成本计价。

采用时必须要有详细的纪录,在各批存货上也要有一定的标记以便确认收货批次,从而确定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进货和出货的详细的数量和单价的记录,存货的存放位置也要有准确的记录。

在发出商品时,需要分清发出的是哪一批存货,再按其记录的单价来计算该批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和金额。

如果发出的存货包含了不同批次的存货,则要分批次计算,但不一定按次序确认。

计算公式为:每批(次)存货发出成本=该批(次)存货发出数量x该批(次)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这种方法最为客观和准确。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

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是汽车代理商。

因为汽车代理商首先需要严格地将进货商品成本与销售商品的收入意义对应。

其次,分辨每辆汽车的商品号和与之对应的发票价格比较容易,因此确定每辆汽车的销售毛利也相对比较容易。

还适用于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和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采用这种方法可随时计算出每次发出或领用存货的实际成本,但计算比较麻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值。

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回事企业虚增利润,反之则利润低估。

3.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和先进先出法相反,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以及期末存货进行计价。

在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当期收人与当期成本配比,从而比较准确的核算企业利润,但缺点是报表中存货的价值远远低于实际,由此导未来利润会增加。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吉林森林、太原化工、金瑞新材料科技、贵州盘江精煤、安源实业、天津港股份。

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

4.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又分为: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4.1加权平均法这种方法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在月末时用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分母,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分子,计算出当月存货单位成本,在分别乘以发出存货数量和期末结存数量计算出发出存货和解存存货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十本月收人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十本期收人各批存货的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比较均衡,而且核算工作量小。

但是只在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4.2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人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原理与加权平均法相同,区别是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原有存货实际成本十本批收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x移动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但是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了解存货的成本情况,便于加强存货日常管理。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记账。

这一变化缩小了企业选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范围,减少了企业人为调整成本、利润和税金的幅度。

需要指出的是,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1使用目的不同个别计价法通过个别配比,使收益计量更加准确,但在实际运用中有可能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如当同质的商品具有不同成本时管理人员容易选择较低成本的存货以增加利润或选择较高成本的存货以降低利润;加权平均法使用单一价格,既不侧重资产计价,也不侧重收益计价;移动加权平均法也使用平均价格计价但偏重最近的进货;先进先出法以历史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资产计价;后进先出法以现行成本与现行收人相配比,侧重于收益计量。

只有那些具有可识别的特征而且数量不多,单位价格又相当高的商品,企业中一般不能互换使用的存货、或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购入批次少、容易识别、单位价值较高的贵重物资采用该法。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需要对发出和结存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

并且极易被用作调节利润的手段。

因为如果营业不佳,估计利润不高,管理人员就可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润,或以相反的方法调低利润。

1.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个别计价法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期初和期末存货资产账面价值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情况;使用平均成本法会使每一购货价格都影响到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但它既反映不出当期成本与当期收人之间的合理配比关系,也反映不出按现时成本对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进行的计价,而是用平均价格反映存货资产账面价值。

先进先出法在使用中表现为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库存最久的存货,而里存的存货却是最近购买的,所以它能够以最接近现实成本的价格反映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其接近程度依赖于价格变动的速度和存货周转速度,当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时存货的价值将反映为现实价格;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刚好相反,最先售出或使用的存货是最近购买的存货,而置存的存货却是库存最久的,所以它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存货价值是最早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各种计价方法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表现为:当物价上涨时平均成本法和先进先出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均随物价上涨而增加,随物价下跌而减少;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随物价变动不如其他方法明显。

1.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根据上面的论述可知,个别计价法是将特定成本与特定收人相配比,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取决于存货的实物流转;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表现为最近的成本,而发出存货为历史成本,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后进先出法期末存货以历史成本计价,发出存货为现实成本,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较低;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平均价格计价,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平均价格随之升高,导致收益降低。

1.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由于各种方法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不同,进而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亦不同,个别计价法对当期应纳税额并无特别的影响;采用先进先出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当期收益较高则当期应纳税额较高;采用后进先出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较低故当期应纳税额也较低,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可产生一项永久性的所得税递延,从而使得这种方法得到广泛运用;采用平均成本法当价格不断升高时收益降低,当期应纳税额较低,但其降低幅度小于后进先出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