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复习题

电路复习题

电路复习题一、判断题1、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就是自由分量,零状态响应就是强制分量。

()2、三相电路星型连接时,为了保证安全起见中线上也要安装保险丝。

()3、在线性电路中,两个独立电源在其中产生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分别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相应电流、电压和功率的代数和。

()4、二阶电路至少有两个动态元件。

()5、正弦稳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复阻抗的模最大。

()6、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任意指定,但指定的方向不同会影响最后的结论。

()7、若与实际电压源相连的电阻改变后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此时电源的电流为短路电流的50%。

()8、非线性电路满足基尔霍夫定律,但不满足叠加定理。

()9、动态电路在换路时,动态元件的能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突变。

()10、在RLC串联电路中,当L<C时,电路呈容性,即电流超前总电压。

()11、在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时,电流源的箭头应对应电压源的“-”端。

()12、含受控源电路求解时,一般控制量所在的支路不可以进行化简。

()13、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就是自由分量,零状态响应就是强制分量。

()14、正弦稳态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复阻抗的模最大。

()15、在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和火线一样,也必须接保险丝。

()16、在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时,内阻是可以改变的。

()17、求解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的等效电阻时,可将独立源和受控源全部置零,用电阻串并联进行计算。

()18、对于在非正弦周期电源或信号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也可利用叠加定理进行求解。

()19、在正弦稳态电路的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上电容以后,线路上的总电流将增大,线路上的功率因数将提高。

()20、在三相四线供电线路中,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

()21、电路中任一支路两端,若其电压为零,则电流一定为零。

()22、如果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在某一瞬间都是5A ,其相位一定相同。

( )23、R 、L 、C 串联电路的功率因数一定小于1。

( )24、对称三相电路中,其瞬时功率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

( )25、有损耗的一阶动态电路,其零输入响应都是从初始值开始随时间逐渐衰减到零值的。

( )26、如果流过一个电容的电流为零,它所储存的电场能量也为零。

( )27、电感中电流只能连续变化,不能跃变 。

( )28、已知A t t i )30cos(210)(0+=ω,则A I t i 03010)(∠==&。

( )29、电容的初始电压越高,则放电越慢。

( )30、正弦稳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初相一定都是零。

( )二、选择题2.已知在非关联参考方向下,某个元件的端电压为5V,流过该元件的电流为2mA,计算得知P>0,则该元件功率表示为( )。

A.吸收10WB.发出10WC.吸收10mWD.发出10mW3.已知某一支路由一个U S =10V 的电压源与一个R=2的电阻相并联,则这个并联支路对外可用( )来进行等效。

A.U S =10V 的理想电压源B.I S =20A 的理想电流源与R=2Ω的电阻的并联电路C.I S =10V 的理想电流源D.I S =5A 的理想电流源与R=2Ω的电阻的并联电路4.关于RLC 串联电路谐振特征,下面哪个叙述不正确( )。

A.在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抗为零,端口上的电压、电流同相位B.在谐振时,电路中的阻抗最小C.在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且与外加端电压大小相等D.在谐振时,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5.在对称三项电路中,已知三角形负载中的相电流1030BCI A =∠o &,则线电流AI =&( )。

6.所图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ab R =( )。

A.L RB.//L O R RC.(1)L R β+D.O R β7.已知某单口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0cos(100020)o u t t V =-,()5cos(100050)o i t t A =-,则该单口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

A.253,25W Var B. 253,25W Var - C. 12.53,12.5W Var D. 12.53,12.5W Var -8.图所示为含有理想变压器的单口网络,其输入阻抗为( )。

A. (20+j8)ΩB.(4+j8)ΩC. (8+j8)ΩD.(-12+j8)Ω9.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列写结点电压方程,需要列写( )。

A.(n-1)个KVL 方程B.(b-n+1)个KCL 方程C.(n-1)个KCL 方程D.(b-n+1)个KCL 方程10.关于叠加定理的应用,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

A.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适用于非线性电路B.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的计算C.适用于线性电路,并能利用其计算各分电路的功率进行叠加得到原电路的功率D.对干不作用的电流源可用开路替代,对于不作用的电压源可用短路替代11.对于RC, RL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分别表示为( )。

A.c L =RC ,=R/L ττB.c L =C/R ,=RL ττC.c L =RC ,=L/R ττD.c L =R/C ,=RL ττ12.已知RC 并联电路上的电阻电流6R I A =,电容电流8C I A =,则该并联电路的端电流I=( )。

A.2A B.14A C.14A D.1OA 13.把两个具有藕合关系的电感线圈反向串联起来(把两个线圈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则串联后等效电路的复阻抗为( )。

14.右图中的电流=I ( )。

A. 4AB. 6AC.8AD.10A15.图示为一含源单口网络,其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等效参数为( )。

A.5V ,2k ΩB.10V ,1.5k ΩC.10V ,2k ΩD.20V ,1.5k Ω16.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中的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 123414,6,15,25,A A A A A A A A ====则电流表A 的读数为( )。

A.50AB.10AC. 510AD. 152A17.图示电路中,获得最大功率时的L Z 为( )。

A.(2000-j2000)ΩB.(2000+j2000)ΩC.(4000-j4000)ΩD.(4000+j2000)Ω18、图示电路中,a 点电位V a 等于( )A 、5VB 、1VC 、0VD 、13V19、图示电路中,a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等于( )A 、8ΩB 、5.75ΩC 、11.5ΩD 、4Ω20、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A 、2AB 、4AC 、8AD 、1.6A21、图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ab R =( )A 、21R R +B 、21)1(R R β++C 、1RD 、21R R β+22、关于叠加定理的应用,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A 、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适用于非线性电路B 、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的计算C 、对于不作用的电流源可用短路替代,对于不作用的电压源可用开路替代D 、适用于线性电路,但不能利用其计算各分电路的功率进行叠加得到原电路的功率23、图示电路中,若)0(V e 24)(3>-=-t t u t C ,则0>t 时)(t i 等于( )A 、4AB 、t 3e 2-AC 、t 3e 2--AD 、t 3e 2-+A24、已知)90100cos(101︒+=t i πA ,)30200cos(102︒+=t i πA ,则( )A 、i 1超前i 260°B 、i 1滞后i 260°C 、相位差无法判断D 、i 1超前i 290°25、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A 、感性B 、容性C 、阻性D 、不确定26、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t i S ωcos 214=mA ,调节电容,使电压U &与电流SI &同相位,电流表A 1的读数为50mA ,则电流表A 2的读数为( )A 、36mAB 、48mAC 、248mAD 、236m A27、图示二端口网络的Z 参数为( )A 、B 、C 、D 、 28、两互感线圈顺接串联时,其等效电感L eq =( )⎥⎦⎤⎢⎣⎡++=2211 j j j j ][L R M M L R Z ωωωω⎥⎦⎤⎢⎣⎡++=2211 j j - j - j ][L R M M L R Z ωωωω⎥⎦⎤⎢⎣⎡----=2211 j j - j - j ][L R M M L R Z ωωωω⎥⎦⎤⎢⎣⎡--+=2211 j j - j j ][L R M M L R Z ωωωωA 、M L L ++21 B 、M L L -+21 C 、M L L 221++ D 、M L L 221-+ 29、在正弦稳态电路的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上电容以后,线路上的总电流将 ,线路上的功率因数将 。

( )A 、减小,提高B 、增大,提高C 、减小,降低D 、增大,降低30、图示电路中,开路电压U oc 等于( )A 、12VB 、2VC 、0VD 、20V31、图示电路中,a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等于( )A 、2ΩB 、1ΩC 、8ΩD 、4Ω32、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A 、1.5AB 、1AC 、0.5AD 、2A33、图4所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ab R =( )A 、21R R +B 、21R R -C 、12)1(R R μ-+D 、12)1(R R μ++34、关于RLC 串联电路谐振特征,下面哪个叙述不正确( )。

A 、在谐振时,电路中的阻抗最大B 、在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两者串联总电压为零C 、在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抗为零,端口上的电压、电流同相位D 、在谐振时,电路的功率因数为135、图示电路中,若)0(A e 5)(2>=-t t i t L ,则0>t 时)(t i R 等于( )A 、t 24e -- AB 、t 2e 2-AC 、t 2e 3-AD 、t 2e 4-A36、已知)30314cos(101︒+=t i A ,)15314sin(102︒-=t i A ,则( )A 、i 1滞后i 2135°B 、i 1超前i 2135°C 、i 1滞后i 245°D 、i 1超前i 245°37、已知电路复阻抗Z =(3 + 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A 、感性B 、容性C 、阻性D 、不确定38、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各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V 1=15V ,V 2=80V ,V 3=100V , 则电压u S 的有效值U S 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