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企业背景 (1)
1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 (1)
2.1企业现状与用户需求 (1)
2.2系统规划 (2)
2系统分析 (2)
3.1可行性分析 (2)
3.2详细调查 (3)
3.3系统分析 (4)
3系统设计 (5)
4.1总体设计 (5)
4.2详细设计 (6)
4.3代码设计 (8)
4.4输入输出设计 (9)
4系统实施 (9)
5.1实施环境和软件选择....................................... . (10)
5.2系统转换方案和人员培训 (10)
5.3系统测试 (10)
5.4系统维护方案 (10)
5撰写心得 (1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据统计,在物流费用中,运输费用所占比重最高,占了将近%50的比重,所以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自动、高效地控制商品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环节,在整个包括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门户网站等系统在内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立足企业现状,分析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缺点,发现其薄弱环节,对其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形成一个新的组织结构,即建立一个新系统,对于降低运输费用,提高物流经济效益,以及稳定商品价格,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企业背景
上海北芳储运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十五年历史,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大型全方位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企业组织机构主要由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市场部、质量管理部、物流部、财务部、IT部、项目组、配载调度组、车队等组成。

现有仓储基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保税仓库面积15万平方米,各类大型货运车300多辆。

一、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
1)企业现状与用户需求
根据调查分析,北芳物流公司的车辆运输信息系统现阶段处在诺
兰模型的蔓延阶段,公司现有由Foxpro开发而成的运输配载系统和单据录入系统,部分系统还停留在DOS平台阶段。

该系统存在数据信息重复录入,数据信息交换不及时等。

信息处理工作的出错率高,信息查询效率低,对于大数据量性能非常差。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现在急需要以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和硬件设施,改进工作方式,建立新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规划
通过分析,企业现阶段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应用程序等软件技术、系统开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车辆和人员。

可利用系统规划方法——U/C矩阵法,将系统分为以下八个模块:订单受理、订单拆分、配载调度、提货记录、运输跟踪、回单登记、车队管理和委外车辆管理。

通过模块化管理,注重管理技术和信息处理,提供货运一体化管理技术,使公司业务信息充分共享,加强公司各部门和部门内部的的横纵向沟通,实现运输管理现代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二、系统分析
1)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技术人员对软件开发工具比较熟悉,尤其是对本系统的开发软件PowerBuilder7.0比较熟悉。

同时北芳储运实业有限公司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机管理方面的人才,能够进行正常的实施和维护工作。

2.经济可行性
本项目系统的投资开发费用不算太高,而且一旦成功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大量的利润,系统开发人员可以有很大把握向公司申请拨款。

3.营运可行性
高效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现阶段已引起很多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所以系统营运的可能性得到了大力配合和支持。

2)详细调查
1.原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原车辆运输系统包括订单受理、订单拆分、配载调度、提货记录、运输跟踪、回单登记、车队管理和车辆委外共八个模块。

2.原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项目调度组根据客户的要求生成订单,并在提货信息系统内登记提货信息。

配载调度组根据订单制成行车单,并交给项目交接员,项目交接员并进行回单登记。

配载调度组将生成的车辆需求信息和装卸押运员信息反馈给车队,车队根据此信息调度司机和押运员,同时司机和押运员将车辆跟踪信息反馈。

3)系统分析
经分析可以发现该系统的功能结构过于冗杂,业务流程衔接不够紧密,流程不够完善,不能准确得体现系统的业务流程。

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经过精简,可以将系统的模
块重新划分为以下四个:车辆人员调配、运输管理、业务统计、车辆人员回司管理。

三、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
新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功能设计:
车辆人员调配:人员调配、车辆调配
运输管理:订单管理、配载调度管理、车辆跟踪管理
业务统计:运输货物汇总情况登记、车队作业情况明细统计、
车辆人员回司登记:人员回司登记、人员回司登记
2)详细设计
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客户下订单给项目组,项目组根据订单在提货信息系统内登记提货信息。

配载调度组根据订单制成行车单,并将车辆需求信息和人员需求信息反馈给车队,车队调度车辆和人员,人员将车辆跟踪信息反馈给车辆信息系统,并进行回司确认。

同时项目交接员根据行车单进行回司确认。

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
(一)数据流的描述
数据流编号:D1
数据流名称:订单
数据流来源:客户
数据流去向:订单受理模块
数据项组成:订单编号+日期+订单数量+单位+经手人
数据流量:约5张/日
数据流编号:D2
数据流名称:行车单
数据流来源:配载调度组
数据流去向:车队
数据项组成:行车单编号+日期+需求的车辆和人员信息+经
手人
(二)处理逻辑的描述
处理逻辑编号:P01
处理逻辑名称:订单受理、订单拆分
输入的数据流:订单
处理描述:审查客户送来的订单填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实际
提货数量是否与单据上填写的一致,不合格的单据
返回给客户,合格的单据转给项目组受理拆分。

输出的数据流:合格订单,不合格订单
处理频率:5次|日
3)代码设计
新系统为每个订单设计了代码,一方面可统一订单的种类,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数据录入。

订单代码由15位数字组成,采用的是顺序码结构。

例:订单代码123420*********的说明
原代码:1 2 3 4 2 0 1 1 1 0 2 5 0 4
位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乘积之和:1+4+9+16+10+0+7+8+9+0+22+60+0+56=202
模:11
202|11=18 (4)
校验码: 4
因此代码为:123420*********
订单代码的含义如下表:
4)输入输出设计
客户输入界面如下(用图形代替电脑界面):
本系统的输出设计是表格如下:
四、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系统生命开发周期的最后阶段,是在继承此前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将系统设计转换成为物理实现。

1)实施环境和软件选择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已经作为基本的信息系统的结构被大家接受,其具有共享性,高系统利用率等优点。

本系统的操作系统选为WindowsXP系统,软件开发工具选为PowerBuilder7.0,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SQLserver2000.
2)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最终审查,本系统测试的对象是软件测试、代码测试和程序功能测试,利用实验法,用正确数据调试,目的是找出尽可能多的错误。

3)系统转换方案和人员培训
系统转换是系统开发周期中动用人力物力最多的一步,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考虑到原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新系统采用直接切换法。

在正式使用软件以前,对所有将使用的人员进行操作的培训工作。

首先让培训人员熟悉操作说明书的每一部分的详细内容,最后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培训人员的质量,保证能够进行正常的操作。

4)系统维护方案
系统维护的目的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可靠地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本系统维护工作的内容包括:系统应用程序维护、数据维护、代码维护、硬件设备维护。

五、撰写心得
因为我学的是物流专业,所以一开始就选择了写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还没有学习专业课程,等到开始写时,才发现范围太大而无从下手,便又立即搜索资料,改为写物流系统内的车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由于对这个系统不太了解,写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无法深刻地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对比较主要专业的方面如:数据字典、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不太知道怎么写,基本上是照搬资料。

不过总的来说,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和基本技术。

经过这次撰写过程,我发现自己在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有太多东西需要学,并且学好,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多一个特长,多一个竞争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