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D.④⑤①②
③
6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A. CuCl2(CuSO4)
B. AgNO(Ag O)
C. NaCl(HCl)
D. CuSO4 (CuCO)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镣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增大了的是
A.
H2SO A B. KOH C. AgNO. D. NaCl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铜板做电极电解溶液,阴极铜板质量增加
C.把铜片插入凡C?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下列各烧杯中均盛着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
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
C.④②①③⑤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1- -2e_= Cl
2
t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D + 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 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 Fe2+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不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8.用伯作电极电解某金属氯化物MCln的水溶液, 属,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nia口2na厂rnn
n m 2a
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 电解该溶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当阳极产生a mol气体时,阴极析出m g金
()
D.竺
m
且/z(NaCl) : /7(H2SO4)=3 : k 若
A.阴极产物为玷
B.阳极先析出C12,后析出O?
C 以SQ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B.① > ② > ③ D.①二②二③
), AR^)
)
I 和IV 附近
A. B. C. D.
C.电解液的pH 不断增大,最终大于7
D.整个电解的过程实质是电解水
10. 如图中三个电解装置中都盛有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 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 并且
通过的电量相同时,
A.② > ③ > ①
C.②
11. 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 充电、放电时的反应:放电,
Fe + MQ+ZH?。
、充电 FKOH )? + Ni (OH )2 下列有关爱迪生置池的各种推断中错误的是 A. 放电时铁做负极,可,。
2做正极 B. 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 (OH )2+2e~ = Fe-h2OH~ C.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 D. 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 12. 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猷
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 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 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A . I
和m 附近
B .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用惰性电极电解Na 2SO 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 溶液,若有1 mol 电子转移,则生成1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14. 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 2SO 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 和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
B. —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15. 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中汞的化合价为+1)溶液, 若
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硝酸银):〃(硝酸亚汞)=2 : 1,则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
A. 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银):〃(汞) = 2: 1
B. 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c. H 和m
附近
TI
和
IV
附近
D .
C.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NCh
D.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为Hg2(NO3)2
16.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mol/Ag+
B.0.20mol/LZn2+
C. 0.20mol/LCu2+
D. 0.20mol/LPb2+
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O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O
电解后得到的C"的质量是,溶液的pH 是 O
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①电解池中
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o
在
X
极附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小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 在25°C 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L, 2.5mol/LCuSO 4溶液,如有0.20m 。
/电子发生转移, 试回
答下列问题:
(1) (2) (3) (4) pH _
18.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 X 、Y 是两块 电
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若X 、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NaCI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猷 试
液,则
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
法是 O
(2)
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
选用CuSO 4溶液,则X 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 应式
是。
19.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 一个是“还原反应”式。
如2R 3++C " = 2R2++C 〃2+的拆写结果是:氧化反应为: Cu — 2e~ = Cu 2+ ;还原反应为:2屈3+ + 2e ~ = 2Fe 2+
(1)请据此将反应:3m + H 2O = 2H +
+ 2NO ; + NO 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 应 :还
原反应。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CH4 +10OH- -Se~ =CO32' +W。
+2乩。
+ 4°一=40"一,则总反应方程式为
20.关于“电解C"C,2溶液时•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两种不同
的观点:
观点一:“理论派”认为电解dC?2溶液后的溶液〃H升高。
观点二“实验派”经反复、多次、精确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
C"C/2溶液时的pH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电解前C〃C?2溶液的pH处于A点位置
的原因:o
(2)“理论派”所持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
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旦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
成。
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
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
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儿乎
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3)原上层液体是o
(4)原下层液体是。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6)要检
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
现象是o
21.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
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