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制糖业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制糖业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制糖业产业分析报告一、基本特性产业特性(一)食糖生产相对集中我国的甘庶和甜菜的播种区域比较集中,甘蔗糖产区以广西、和为主,甜菜糖产区以新疆、和为主。

与此相适应,我国食糖生产也相对集中于这6个省区。

2001年我国制糖原料种植面积共2073万亩,生产食糖620万吨。

其中,南方的广西、和三个地区的糖料(甘蔗)播种面积为1386万亩,产糖量为505.34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6.4%和81.5%。

北方糖料(甜菜)播种面积为529.4万亩,产糖量为69.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25.5%和11.2%。

在全国各省区中,广西是食糖的最主要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糖量分别占全国的36.8%和48.4%,位居全国首位。

(二)食糖消费主要依靠国生产,同时保持较低的净进口水平。

1991年以来,我国食糖消费需求量一直徘徊在630万吨至870万吨之间,而近两年则稳定在720万吨左右。

其间,食糖净进口除1995年和2001年超过100万吨外,其余年份都在70万吨以下;食糖自给率除1995年和2001年分别为69%和86%外,其它年份都在86%以上。

总的来看,近十多年来,我国食糖消费主要依靠国生产。

古巴是中国传统的食糖进口国,年产糖能力1200万吨。

我国每年从古巴援助性进口40万吨左右的原糖。

古巴还保持着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蔗价格由糖业部制定,食糖由国家统购统销。

(三)国糖市波动大,糖价变化快。

我国糖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丰欠变化大,食糖产量波动剧烈。

自1991年11月国家产业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把食糖经营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食糖市场彻底放开以后,近10年来,我国食糖行业发展迅速但起伏波动很大。

食糖价格受榨季供求关系影响,从1991~1992年榨季产区最低价格1700元/吨左右(当年全国产糖770万吨),上涨到1994~1995榨季产区4800元/吨(当年全国产糖550万吨左右),经过缓慢回落,1998~1999榨季,全国产糖量达到创纪录的880万吨,造成该榨季开始后糖价跌落到1900元/吨,而1999年受霜冻自然灾害的影响,糖料连续2年大幅度减产,使1999-2000、2000-2001俩个榨季产糖量锐减到680吨和570吨,价格一路飚升到2001年4月榨季结束后4547元/吨的高峰。

而随着2001-2001新榨季的大幅增产(850万)吨,糖价又迅速回落到2500元/吨。

销售规模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制糖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制糖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1121.756亿元,同比降低6.00%,低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6.96%)。

2015年1-9月,制糖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744.720亿元,同比增长5.72%,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1.16%)。

2015年1-9月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慢。

2011-2014年,制糖业销售收入总额四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1.51%,低于工业四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14.12%),表明行业前四年(2011-2014年)总体增长速度较一般。

这也说明制糖业的增长速度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是一个中等增速的行业。

从前四年(2011-2014年)销售增长幅度变化来看,行业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

2012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比2011年下降22.05个百分点,2013年销售收入增幅比2012年下降3.40个百分点,2014年增幅比上年下降13.72个百分点。

利润水平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制糖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制糖业利润总额达到18.409亿元,同比下滑65.2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3.35%)。

2015年1-9月,制糖业利润总额达到17.146亿元,同比增长150.44%,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下滑1.68%)2011-2014年,制糖业利润总额四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24.24%,低于工业四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11.53%),表明行业前四年(2011-2014年)盈利状况较差。

2011-2014年,行业利润增长呈现先减速后加速再减速的趋势。

2012年利润增长幅度比2011年下降87.19个百分点,2013年利润增幅比2012年提高22.70个百分点,2014年增幅比上年下降40.74个百分点。

二、环境分析最近三年国糖价表现低迷,与大量国际原糖的进口有关。

2014年国进口食糖354万吨。

市场担心国会不会大量进口食糖?进而将国制糖继续拉入亏损的泥潭。

我们认为不会。

1)中国制糖行业已经到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关键时期,尤其制糖行业对广西和的经济影响重大,同时牵扯到大量蔗农,蔗农的甘蔗款不能及时兑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已经在2014年凸显出来。

站在国家的角度,一定不会让制糖行业消亡。

2)从最近的政策动向上看,已经确定我国政府对制糖行业扶持的态度。

3)国际糖价已经进入到了减产周期,糖价上涨的概率也较大,则差价缩小,进口利润空间缩小。

广西是我国最重要的产糖大省,糖产量占比超过60%,广西拥有蔗农约20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37.86%,占农业人口数比重为46.86%;2012年广西糖业产值达1000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7.67%,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8.94%。

是我国第二大产糖大省,占国产量的15%,蔗农约6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13.04%,占农业人口数比重为20.14%;糖业产值过100亿,占GDP的比重为1.6%,占当年工业比重为4.45%,占轻工业总产值比重11.18%,制糖业成为该省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已有明确指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

启动实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从长远看,将保证糖料的稳定供应,保证蔗糖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广西将安排300亿元建设500万亩的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深加工。

又提到:“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

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严格执行棉花滑准税政策。

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

”说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进口糖对国的冲击,会加以调控。

事实上,国家的调控行为已经开始了。

海关总署和商务部联合发文,2014年11月起,进口关税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自动许可证是指商务部授权发证机构依法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货物颁发的准予进口的许可证件。

11月1日后配额外进口糖到港必须出示自动进口许可证。

进口关税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是国家加强管理进口糖的体现,进口糖商进行配额外进口,需要多走一道手续,方便国家统计进口数量,有效管理配额外进口糖量。

相关法律中表述:国家对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采取临时禁止进口或者进口数量限制措施的,自临时措施生效之日起,停止签发《自动进口许可证》。

如果配额外食糖大量冲击国市场,国家可以采取不颁发自动进口许可证,配额外食糖将无法入关,这将能更好的应对当国际糖价偏低,配额外进口糖大量入港时对国糖业的冲击。

三、市场结构分析制糖业是利用甘蔗或甜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生产原糖和成品食糖及对食糖进行精加工的工业行业。

通过对蔗糖业市场分析了解到,我国甘蔗糖的主产区集中在南方的广西、、、等省区,甜菜糖主产区集中在北方的新疆、、蒙等地。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制糖企业29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34%。

生产成品糖1406.80万吨,同比增长18.50%。

年末库存比年初减少0.8%,产品销售率100.1%。

同期我国食糖进口创出新高。

全年进口374.70万吨,价值22.40亿美元,进口量相当于同期我国食糖产量的27.0%,近几年来,食糖销售价格受国外市场的影响,一路走低,蔗农和糖厂同时出现较大亏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稳定国食糖价格,促进制糖业健康稳定发展。

蔗糖业是的传统优势产业、特色支柱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是我国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是的甘蔗主产区,占全省甘蔗种植面积的90%以上,涉及300多万农民,制糖从业人员约2万人,日榨能力约10万吨。

市的甘蔗产量基本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食糖产量100万吨左右,工业产值约70亿元,糖税约5亿元,是市产糖区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来,食糖销售价格受国外市场的影响,一路往下走低,从最高的7000多元/吨,下滑到目前的4000元/吨左右。

由于目前甘蔗收购价格由政府按照食糖价格联动调整公布实施,而食糖价格由市场决定,糖价的连续走低,已经造成了蔗农和糖厂同时出现较大亏损的局面,打击了农民种蔗的积极性,制糖企业也已经连续两个榨季出现较大亏损。

受强台风和糖价继续走低影响,市今年也将会继续出现蔗农和糖厂继续亏损的局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占比10%),2015年进口糖占国总消费量的比重为29%。

产糖成本中,甘蔗原料占比近70%,15/16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为440、420元/吨,而印度、泰国收购价仅为230、180元/吨,优势较大。

我们测算,巴西糖生产成本约为2508元/吨,而15/16榨季广西、产糖成本为5412、5242元/吨。

大量的食糖进口不利于国糖业的健康发展,产业遭受冲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甘蔗种植面积的下滑。

15/16榨季国外食糖减产的最大区别是:国减产因甘蔗种植面积下滑,而国外减产大多是受极端季候的影响。

从糖业发展角度看,气候变化是外因,而甘蔗种植面积是因,其下滑将影响糖业生产能力。

进口糖的低售价蚕食国糖厂利润,农民甘蔗款得不到及时兑付,打击其种蔗积极性,15/16榨季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分别下滑18.6%、17%、8%、12%。

以下是2016年部分统计数据,今年我国的制糖数量总体走下坡趋势,产量低,出产的质量不优,进口数量逐渐增多,对于蔗糖这样的日常消费品来说,靠进口绝对是行不通的,对国制糖业也是致命的打击,破坏了其种植的积极性,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保护。

资料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智研咨询整理四、竞争结构分析(一)国市场竞争1)糖业:公司作为国有上市糖企,在资金和土地流转的政策性便利上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因此,在未来行业整合中将担当重任。

2)中粮屯河:作为中粮集团的糖业资产平台,未来集团旗下的糖业资产注入预期强烈,目前除中粮屯河外,集团下边糖业资产还包括中糖公司和中粮农业。

3)贵糖股份: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省国资委。

今年初,公司曾参与收购广西永凯糖厂的竞争,表明其在制糖主业上仍将继续外延扩,其国资背景也有望使其获得政策便利和倾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