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活动2)简述考古学的分支3)三星堆祭祀坑发现的意义4)简述河姆渡文化的生产工具组合5)简述汉代冶铁业的主要成就6)简述热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7)简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主要生产工艺特点8)何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9)动物考古研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简述古环境和资源的研究意义11)简论洹北花园庄商城的发现及意义12)简述西周墓葬形制、基本特征与埋葬制度13)举例说明食谱分析在生物考古学中的应用和意义;14)简论我国史前冶铜遗存的发现与研究;15)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16)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17)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18)简述细石器文化。
19)简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20)简述尖底瓶的考古发现和形式演变。
21)简述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概况。
22)什么是黄肠题凑?23)简述镇墓兽的定义与考古发现。
24)简述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
25)列举10个以上与考古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并说明理由。
26)简单总结在考古勘探中遥感探测地面遗迹的应用原理。
27)在渭河岸考古现场出土饱水木质文物时应如何处理?28)简述文物存放环境的控制与调节在文物保护中的地位。
29)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的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30)巴蜀地区出土陶器经常会出现酥粉现象,分析形成原因在库房保管中应注意什么?31)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类并画出形态示意图。
32)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33)简述陶器在考古学中的意义并绘出五种三足陶器的草图。
34)简述先秦时代青铜礼器的分类,并写出10名称35)简述汉代玉器的分类36)简述镇墓瓶及镇墓文37)简述东晋南朝帝陵的基本特征38)简述西安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的分期及特征39)简述中国细石核的我分类并列举5处典型代表遗址。
40)齐家文化的年代、分布及基本特征,列举5处代表遗址。
41)简述商周时期的的族墓葬制度,并列举5处公墓遗址。
42)简述西夏王陵的基本布局特征。
43)简述仰韶文化早期聚落分布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44)简述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基本布局特征。
4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遗存及遗物。
46)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47)良渚文化的玉礼器48)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49)汉代五铢钱的变化50)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51)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52)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53)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54)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55)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56)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57)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58)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59)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
60)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61)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62)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63)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64)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65)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66)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67)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68)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69)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70)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71)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72)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73)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74)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75)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76)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77)试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78)试述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其特征79)试述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80)试述隋唐两京地区墓葬的形制演变特点81)试述元大都遗址的主要发现和布局特点82)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83)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84)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85)试述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地的主要特点86)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87)试述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88)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89)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90)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
91)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92)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和特点。
93)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布并画出形态示意图94)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95)简述陶器在考古学中的意义并绘出五种三足陶器的草图96)简述先秦时代青铜礼器的分类,并写出10名称97)简述汉代玉器的分类98)简述镇墓兽及镇墓文99)简述东晋南朝帝陵的基本特征100)简述西安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的分期及特征101)简述北宋帝陵的形制及特点102)《富春山居图》的收藏历史与现在保存情况103)简答甲骨文的发现过程,还有何为甲骨四堂,及其研究成果;104)红山文化的玉器考古学价值。
105)例举五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详细列出其文化因素106)概述宋五大名窑的主要特征107)红山文化的特征108)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现109)请对考古学家苏秉琦做出评价110)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区系类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111)中国古代城市里坊制的演变112)从春秋到明清中国古代铜币的演变及各阶段的特征113)断定年代的方法及特点114)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及各阶段的特征115)考古学文化116)山顶洞人及其文化117)殷墟的考古发现118)《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界定119)“南青北白”的格局出现于何时?当时的主要窑址及特征120)简述现代智人和人种起源的理论121)简述陶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122)简述西周陶鬲和陶豆的演变123)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法124)北周孝武帝陵墓的发现与研究125)简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及其特征。
126)简述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及其在陵园发展史上的作用。
127)简述周初的大分封,谈谈你对分封制的认识。
128)简述汉武帝财政改革措施及作用。
129)简述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及其作用。
130)良渚文化新发现新研究及其意义131)陶寺遗址新发现新研究及其意义132)简述商代城址133)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134)汉代诸侯王墓形制135)列举10个中国古代名窑136)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137)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138)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139)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140)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14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14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14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14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145)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146)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147)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148)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149)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150)旧石器的制作方法151)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152)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153)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154)夏文化研究概况155)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156)汉代至隋代都城遗址形式演变157)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158)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159)简述中国细石器时代细石核的分类并画出形态示意图。
160)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161)简述陶器在考古学中的意义并绘出五种三足陶器的草图。
162)简述先秦时代青铜礼器的分类,并写出10名称163)简述汉代玉器的分类164)简述镇墓瓶及镇墓文165)简述东晋南朝帝陵的基本特征166)简述西安地区唐代墓葬中出土的瓷器的分期及特征167)简述北宋帝陵的形制及特点168)简述秦汉简牍的分类169)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墓葬的形制及演变170)史前时期房屋的分类171)简述西北地区史前青铜文化172)简述判定绝对年代的方法173)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174)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175)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176)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177)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178)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179)简述唐三彩概况。
180)简述你所了解的新石器时代的陶文符号;181)简述商代早期的城址规模及所反映的疆域情况;182)简述二里头铜爵的特征;183)简述中原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或类型;184)简述巴蜀文化墓葬制度的特点;185)简述契丹墓葬的特点。
186)试述考古动物学及其研究方法187)简述兵马俑坑的布局特点及其价值188)简述商代前期青铜器的特点。
189)简述汉代农业政策和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190)概述唐宋时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191)简述宋代青瓷的主要成就。
192)简述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和局限。
193)汉唐宋元宫殿制度比较。
194)评述周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195)简述春秋时期青铜器工艺的进步和此期青铜器的基本特征。
196)简述西汉皇帝陵的重要考古发现和西汉帝陵制度。
197)举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在物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
198)简述宋东京(汴梁)城市的布局及在都城发展史上的地位。
199)谈谈中国博物馆如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200)简述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01)简述西周青铜器的分期及其基本特征。
202)简述东周秦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203)论述唐代海外交通与物质文化发展的关系。
204)比较唐宋皇陵制度的异同。
205)简述明清制瓷业的主要成就。
206)论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7)论述博物馆企业化经营的利弊。
208)后冈一期文化的特征与分布地域。
209)简述东周秦汉仿铜陶礼器流行的过程及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210)简述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的布局。
211)东晋帝陵的主要特点。
212)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213)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214)秦皇陵的考古发现215)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16)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217)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218)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19)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220)从考古材料论周带的丧葬制度221)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22)概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223)先周文化探讨述评224)简述70年代以来秦汉简牍的重要发现225)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布局和考古新发现226)简述西安洛阳地区隋唐墓的类型和等级制227)中石器时代的特征228)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问题229)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230)商代早期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231)砖室墓形制的演变232)中国著名的佛教遗像石窟233)谈谈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认识234)谈谈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认识235)简述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236)试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237)试论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38)试论文献与考古学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39)试论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240)如何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特点241)试论历史考古学及其研究特点242)在考古学研究中,如何确定遗物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243)试论历史时期考古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244)试论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学说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