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说明 (3)2 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3)3 工程概况 (4)3.1 工程基本信息 (4)3.2电力管道概况 (5)3.3通信管道概况 (7)4施工内容 (9)4.1主要工程量 (10)4.2 施工工期 (12)4.3 工程质量标准 (13)4.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3)4.5综合管线分布断面图 (14)5工程特点分析及关键技术措施 (15)5.1 工程特点分析 (15)5.2 关键技术保证措施 (16)6 施工总体部署 (17)6.1 施工人员组织、机械设备 (17)6.2 施工准备 (19)7 施工方法和工艺 (21)7.1施工工艺 (22)7.2施工方法 (24)8、安全、文明及其他保证措施 (30)8.1安全管理总目标 (31)8.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1)8.3、思想保证措施 (33)9工程施工质量保证 (37)9.1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7)9.2 质量保证措施 (39)9.3 技术组织措施 (39)1 编制说明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永泰县城区三环路站前段道路工程的电力、通信管道的安装,综合考虑本工程特点、施工技术要求,确定施工工艺流程,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的平行流水施工或交叉作业,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最大限度地避免工序间的干扰,以确保管道安装施工的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要求实现。
现针对电力、通信管道安装,制定本方案。
我们将信守合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工程质量,做好专业间、工序间的相互衔接和配合,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实现。
2 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a.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b.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c.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d.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e. 《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7SD101-8f.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g.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j.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k. 《福建省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DB/T13-135-2011l. 永泰县城区三环路站前段道路工程施工图纸第三册m. 永泰县城区三环路站前段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n.《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 工程概况3.1 工程基本信息永泰县三环路环绕永泰县中心城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途径清凉组团规划区西侧与北侧、台口工业园区中部、城南片区南侧、城西片区西侧。
路线全长31.6公里,其中利用南江滨路1.936公里,新建里程29.7公里,共设置桥梁1483米/9座,隧道8691.53米/5座,平面交叉42处,涵洞63道。
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路基宽度20/24/30米;设计时速60KM/h,项目管理模式为设计施工总承包。
本段为三环路西南段向莆铁路永泰火车站段,项目位于城峰镇温泉村内,起点位于温泉村后洋顺接三环路寨头隧道,路线过温泉村大汤、小汤,下穿火车站前广场,终点到刘岐村垄江里与省道S203顺接,起终点桩号K28+950~K30+950,线路全长2.0KM。
3.2电力管道概况主干电力通道:电力管道单侧布置,K29+970~K30+310段电力管道位于南侧车行道下,其余段电力管道位于南侧人行道下,人行道下采用C-PVC11^160排管敷设方式,车行道下采用玻璃钢管11^160排管敷设方式,横穿过路支管采用玻璃钢管6^160排管敷设方式,横穿涵洞采用镀锌钢管11^160排管敷设方式。
管道每隔2米加管枕固定定位,其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但应不小于0.25%。
管顶覆土以满足工作井管线进井要求为准并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管线交叉要求,且不低于0.7米(当电缆工作井盖板因为道路机动车道原因调整标高,则排管埋深相应增加)。
沟底设C15细石混凝土垫层。
分支电力管线采用承接接续式玻璃钢管埋地敷设,分支管线简化防腐处理。
人孔井在主干电缆管沟每间距50米左右和道路交叉口,下户管出线口设置,有直通型,转角型和四通型三种形式。
人孔井采用砖砌结构,井底做混凝土垫层。
上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人孔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井盖。
在电力管道两侧水平敷设-50*5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干线,每个工作井对角设置2根热镀锌接地极并需与人孔井工作接地装置及金属部件可靠连接,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欧姆,接地极采用L50*5,长度2.5米镀锌角钢打入地下,其上端与接地线可靠焊接。
管线进井时排管管顶标高与工作井上顶混凝土盖板底高差不小于40cm,排管管底标高距工作井底板顶高差不小于60cm。
人行道下方电力管线剖面图车行道下方电力管线剖面图3.3通信管道概况本工程的通信管线主要用于路段和辐射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局间和市话网络电缆,光缆,有线电视干线数据通讯,干线敷设预置通道,能满足现状及发展的需要。
通信管道单侧布置,K29+970~K30+310段电力管道位于北侧车行道下,其余段电力管道位于北侧人行道下,人行道下采用U-PVC8^110排管敷设方式,车行道下采用玻璃钢管8^110排管敷设方式,横穿过路支管采用玻璃钢管4^110排管敷设方式,横穿涵洞采用镀锌钢管8^110排管敷设方式。
管道每隔2米加管枕固定定位,其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但应不小于0.25%。
本工程采用三盖手孔直通,小号直通,小号三通,小号四通,上顶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手孔井盖采用树脂高分子复合窨井盖。
人手孔内外壁应按要求做防水抹面处理,应平整、光滑。
四壁与基础及上覆板结合内外侧应用1:2.5标准的水泥砂浆抹八字,然后再现场砌筑人孔。
电缆支架,穿钉,拉力环应同步预埋,穿钉露出墙面60mm,拉力环与对面管道底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露出墙面900mm。
管道进入人孔时,管道基础至人孔壁2米范围内应加钢筋,管口不应凸出内壁,应终止在距墙体内侧100mm处,并整齐封堵,用水泥砂浆抹出喇叭口。
车行道上人手孔口圈与路面齐平,分隔带人手孔口圈应高处分隔带,人行道上人手孔口圈应根据地面标高适当高处地面,防止积水。
所有管道采用C15砼全包封,接头处无异样,塑料管接头采用承插式粘接,接头位置应错开200mm。
管道铺设完毕后,应做试通,试通棒长度900mm,直径95mm,抽查规则为多孔管道任意对角线两孔,管道试通通过,应采用管堵封好管口。
严格控制好管道,检查井底标高,确保检查井上覆板底与井盖表面(井脖子)距离小于500mm,管道顶与上覆板底距离大于300mm,管道底部与井底距离大于400mm,各种误差不得超过400mm。
通信管道竣工前,应根据业主对管孔分配情况,在检查井内制作并悬挂相应的管孔分配标志牌和孔号牌。
人行道下方通信管线剖面图车行道下方通信管线剖面图4施工内容本工程施工内容为站前路段范围内的电力、通信工程管网施工,包括管沟土方开挖、垫层浇筑、管道安装、包封、人孔井、管沟回填、接地线敷设等工作。
4.1主要工程量表4-1 电力管道主要工程量表表4-2 通信管道主要工程量表4.2 施工工期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11月25日,完工日期2017年1月25日。
计划工期61天。
4.3 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认真贯彻国家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落实各项技术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合格,配合总承包争优创奖,确保中交优质工程,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奖。
4.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本工程作业面分段形成,每次形成的作业面少,与雨水、污水管网的埋设紧密联系,工序上相互衔接和制约,空间上相互影响,作业空间和时间相对有限。
管道埋设于人行道,车行道,横穿过路分支、横穿涵洞等埋设深度和管材要求不一,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积极配合土建及雨污水管网施工进行施工。
管网埋设的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保持一致,管顶覆土应满足设计要求。
人孔井防雨污水倒灌,止水施工要求高,井壁和基础结合部的防水抹面必须施工到位。
4.5综合管线分布断面图常规路段管线分布断面图横穿天桥下方管道分布断面图5工程特点分析及关键技术措施5.1 工程特点分析5.1.1工程专业交叉多本工程道路下埋设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照明等管线。
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管线难以避免的交叉,给现场的施工和协调带来较大困难。
电力通信管线沟槽开挖时,地下给水、污水、排水已施工完进行隐蔽,管线的埋深和走向难以准确定位,增加了沟槽开挖的施工难度。
本工程的管线预埋工程,管线的材质(PVC管,玻璃钢管、镀锌钢管)、规格(¢160,¢110)较多,各种材质使用区域不同,容易混淆。
本地区当地雨水、暴晒天气较多的环境气候,对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利因素。
在安装时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路基冲垮,管道灌入泥浆等等,对施工管理带来较多的不利。
本工程由于受制于拆迁的影响,土建路基分段施工,周期较长,很难提供较大作业面。
安装过程存在可施工时间不确定性,忙时投入大量人员,闲时等工较多,对施工工期安排带来了不利因素,大大增加施工管理难度。
5.1.2 工程量较大本工程各类人孔井105座,多孔包封管线4000多米,土石方开挖、回填达12000多方,工程量较大。
5.2 关键技术保证措施5.2.1 严格按照路基下方综合管线剖面图施工,加强现场测量放线工作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已施工完毕雨水、污水等管线施工单位的沟通,确定管线的走向和埋设深度,开挖时采取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在管线交叉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
对已施工完毕的管线,做好标示和警示带,防止后续施工破坏管线。
5.2.2加强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人行道下方埋设PVC管,车行道和横穿过路分支管采用玻璃钢管,横穿涵洞采用镀锌钢管。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和技术指导,避免管材混用。
5.2.3 降雨天气应对措施:台风、雷暴雨天气或对工程施工极为不利,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把好质量关,合理安排施工,采取周密可行防备措施。
(1)积极做好防台风、雷暴雨天气施工的准备工作,如存储工棚加固、排水沟疏通、施工机具和电气产品的防雨措施,避免损失。
(2)主动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做到未雨绸缪。
(3)切实抓好防洪抗汛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应解决排水沟问题,即疏通原有的排水沟,低洼地段增设临时排水沟,保证雨季排水畅通,在设备上应多考虑抽水机等排水机械;生活设施、材料堆放等不要布置在低洼处,以免发生洪涝;同时成立专门防洪领导小组,积极加强与当地防洪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变化,早作安排准备,防患于未然。
(4)针对本工程项目较多工期较紧的特点,并考虑到受台风、雷暴雨天气影响较大的实际,在工期上综合多方面因素予以安排,尽量抢在晴天施工,台风、雷暴雨天气采取满足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要求的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