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及答题技巧
一、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主要有五大类
(1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2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
(4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
(5简述……的启示
二、基本类型:材料解析题
三、答案类型
1、据答案来源分:
(1来源于材料的答案:指从指定材料中概括、归纳或摘录的答案;
例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38题(历史第(1问的3个答案要点分别来自材料一中的段材料。
即“有助于扩大本国就业,加强国防建设;禁运改变了美国的传统政策,实际上是不中立的(禁运偏袒了一方,使海军强国失去获得军火的机会;战争地带经常发生变化不可能由国会立法予以长期确立,应由行政部门确定。
”
(2来源于课本的答案:指出自课本的原话、某种观点、认识或看法等;
例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历史第(1问的答案要点是来自教材中的原话即“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3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多指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答案:
例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38题(历史第(3问国际背景的答案要点要求考生根据相关历史知识自己归纳。
2、据答案内容分:
(1限定性或半限定性答案:指来源于课本或材料中的答案。
如: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和部分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2开放性答案:指来源于自己组织的答案。
如:启示题和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四、解题技巧
1、解题过程应把握好5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织答案
(1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
审题分两步: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可泛读或浏览,也可精读。
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3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时间和空间等限定词;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
(2找(相关信息:找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尤其是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或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问题时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找信息显得特别重要。
找信息主要指通过阅读材料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但针对不同问题要区别对待,如:解答“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时,有时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出处、人物、言论等;解答“对比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说明、指出异同点(或各自特点……”问题时,要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点或变化。
(3接(嫁接:嫁接是解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嫁接主要指根据问题把材料
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和课本的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或者把材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还原或定位到课本中去。
(4转(思维转换:思维转换也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文综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转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史地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是同一学科中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
在解答历史材料解释题中的比较说明题时,纵向和横向知识的思维转换显得非常重要。
(5答(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或落脚点(说见下面的基本要求。
2、组织答案的的基本要求
(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
①要点化:文综历史非选择题高考阅卷一般都是按答案要点给分,因此,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量分确定答案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1个要点2—4分;其次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
例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历史第(2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这一问中共有两个小问即“原因”和“影响”。
考生在审完问题后,要根据分数迅速对“原因”和“影响”各写几个答案要点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要迅速判断“原因”和“影响”的答案要点各在3个左右。
②系统化:组织答案时,在注意要点化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
例如:2006高考文综Ⅰ第37题(历史第(2问“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答案就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答案的重复和遗漏现象。
此外,有关评价题常常要一分为二;问及作用和影响时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
①简单化: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以便于阅卷老师快速阅卷定分。
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因为怕遗漏要点,总是答得太多。
然而,高考阅卷的速度很快,阅卷老师大多反对答得太多的做法。
更何况,言多便失,答得太多会冲淡答案要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②专业化:组织答案时,语言除了要做到简单化外,还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
这样做可以起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的作用。
(3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①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漏答现象,也有利于卷面保持整洁。
还能方便阅卷老师对号入座,快速阅卷。
②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1—4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以便阅卷老师迅速阅卷和判分。
③条理化:这里的条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
如:2007高考文综Ⅰ第40题(历史第(2问“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中的顺序条理就是先“原因”后“影响”。
二是次序条理分明。
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织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