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答案】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②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 ③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④ 个人服从公共意志。
三、学会分析
准确定位 非选择题的答案来源一般有四类:
①根据材料×回答
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结合史实) 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二、学会阅读
材料一般包括题头,正文、出处、注解几部分。
首先:注意题头
其中往往隐含了材料的大方向和一些观点或结 论, 有的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
其次: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注解
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 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 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 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这一题属于第③种情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中提示了政治结构,其他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①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提提供的政治保证; ②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 ④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⑤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三、学会分析
基本原则 1. 三结合
材料
教材 材料+教材
④综合上述材料回答
问题间的递进关系
【实战】 (2011年江苏历史, 23)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 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 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问题: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 革命的原因。(5分)
材料一 ①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 拥有者和行使者。②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 犯的”。 ③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 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 ④“正如主权是不 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⑤人民主权只 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⑥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 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2. 多角度思考 (分数)
材料
设问
︱ ︱
3.史论结合
所学知识 (教材)
• 三结合 (济宁2012一模)结合史实,说明秦始皇
和梭伦所构建的新制度是如何打破旧制度的。(4分)
•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官员有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血缘贵族 的特权;(2分)梭伦实行财产等级制度,削弱了血缘贵族的 势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多角度分析(济宁2012一模)(2)结合史实说明, 启蒙思想家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 序观念”提出挑战的社会根源。(4分)
•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其发 展的障碍;(2分)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2 分)
• 史论结合
四、精心组织
• 答案的组织要做到三化三忌 • 三化:要点化、简洁化、专业化 • 三忌:忌照抄材料 生搬硬套 忌偏离材料 任意发挥 忌不用术语 乱写乱改
【实战】(2012临沂一模) 材料一 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可以任意 处理他的臣民……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 责…… -----英王詹姆士一世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的讲话 材料二 在自然法则下,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的,每一个人 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对自己的身体有支配的权利。 --杰斐逊1770年的一次辩护演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詹姆士一世和杰斐逊的思想有 何差异?(2分) 答案:(1)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神授
如何提升非选择题的 审题答题能力
一、学会审题(一)
把握主题 方法: 快速阅读题头部分和设问 把关键字词标出来 最后分析整合出材料围绕的主题 要求: 快速 准确 写在打草纸上 运用到答题的整个环节
一、学会审题(二)
明确设问
①审提示语:看清是分析、比较、概括说明、论述 ②审限定语:人 、地、 国 、主体 、答案来源 ③审求答项:原因、影响、认识、内容、变化、趋 势、 特点、评价等 ④审赋分:分值与要点的个数挂钩 ⑤审问数:看清每一问中包括几小问,以防止漏答 每一项可以用笔在试卷中标示出来
(3)阅读正文。 “一标”:标出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 说 重在“二头”)。
“二标”:标出材料的层次(一般以句号、
分 号或省略号为界限)和关键词。
【实战】(2011年海南卷,28)(12分)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 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 的 、完全不可侵犯的”。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 者 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 本人”;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 是 不能代表的。” 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 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 即 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特点:①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②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总结
学会审题→把握主题 弄清设问 学会阅读→题头 正文 出处 学会分析→三结合 多角度 史论结合 精心组织→要点化 简洁化 专业化 规范书写→项目化 序号化 段落化
让过程更加完美 让结局不留遗憾
(2)杰斐逊认为天赋人权。
五、规范书写 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项目化 即按题要求,找出其中的两个关键词,如 “原因”、 “作用”、“影响”、“启示” 等; ②序号化 要求答案标上①②③....的序号而且一个序 号只答一个要点。 ③段落化 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个要点都可分作
例:(2011年天津卷,24)问题:材料二中英国选 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 哪些特点? 答案: 阶段:①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 ——— ②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 ③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