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经络穴位按揉拍打
对于人体经络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些认识它纵横交错遍布我们的全身将身体表里脏腑肢节和官窍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因此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经络是由十二经脉十二条经络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许多孙脉浮络血络等组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十二经脉就足以被弄得晕头转向更不用说将经络知识全部掌握并运用了
下面我就教大家最简单最快速的记忆十二条经络的方法因为它就是整个经络学说的主体记住了它将经络用做日常保健和治疗一些常见病已经绰绰有余了当然在这之前先要了解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哪十二个脏器它们又是循行在哪个部位的
手臂的内侧
拇指一侧手太阴肺经以下简称肺经中指相通手厥阴心包经以下简称心包经小指一侧手少阴心经以下简称心经手臂的外侧
拇指一侧手阳明大肠经以下简称大肠经中指相通手少阳三焦经以下简称三焦经小指一侧手太阳小肠经以下简称小肠经
腿的内侧
靠外足太阴脾经以下简称脾经小腿以下则居中间中间足厥阴肝经以下简称肝经小腿以下则靠外靠里足少阴肾经以下简称肾经腿的外侧
靠上足阳明胃经以下简称胃经中间足少阳胆经以下简称胆经后面足太阳膀胱经以下简称膀胱经
这十二条经络连着人体的十二个脏器因此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的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命名则都比较直观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络属脏腑因此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比如我们在梳头时前额发际处及两侧痛的多为胃肠功能不好因为此处是胃经循行的部位梳到头顶感觉痛多是肝血不足肝经虚弱的表现因为此处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当我们轻松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如果发现某条经络上有明显的痛点或节结状条索状板结块凸起块或者皮肤上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时就能判断出与这条经络相连的脏器有病了通过对这条经络进行疏通按摩揉散搓软那些节结硬块使板结不通处变得松软以经络的传导来刺激这个脏器从而就能治疗该脏器的疾病
十二条经络的划分依据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分门别类地解释一下十二条经络以便大家对它有更直观的认识
如前所述手臂和腿的内侧各有三条阴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而手臂和腿的外侧各有三条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那么这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们分别代表了阴气的重与轻以及阳气的足与弱
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为了让我们在使用经络按摩时随时注意阴阳平衡这种平衡既有经络与经络之间的也有经络与身体之间的还有经络与大自然之间的
经络与经络之间的阴阳平衡我将在后面给大家介绍
经络与身体之间的阴阳平衡是要我们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不同的经络来按摩比如身体弱的最好选择阳经阴经则在血液补足后再去按摩身体强壮的阴经和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则与四季的温度有关比如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此时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
此外按摩时的手法也应该遵循阴阳法则阴经最好用补法阳经可以用泻法具体说来顺着经络按摩为补逆着为泻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腰部以上的按摩多为补腰部以下的多为泻
十二条经络是三组经络的细分
在十二条经络中可以按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这样的循行路线来
分为三组而这三组其实是三条长长的经络就拿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一组来给大家详细介绍大家就能明白四条经络只是一条长经络上的不同分段而已如后图
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经后脑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治疗范围最广因此是最常用的一条经络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有了新的名字叫足少阴肾经肾经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的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第二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别命名了走在人体的外面叫足太阳膀胱经走在人体内侧的称为足少阴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这一阳一阴两条相连的经络互为表里而这两个相连的脏器-肾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了
第三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因此在
膀胱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就能促进经气向下流动的力量从而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经但是如果对肾经进行疏通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虚空不相连的现象反倒导致病人身体亏虚那又是什么经络与膀胱经相连呢是手太阳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着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然后分为两支一支从颈上到面颊再到耳至眼睛的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连另一支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与膀胱经是阳经与阳经相连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因此当膀胱经不舒服如出现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疏通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哪段经络相连呢是手少阴心经心经起于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有三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着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则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内侧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最后到小手指内侧的少冲穴接下去就与外侧小肠经的少泽穴相连了这是一条从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一条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互为表里的长经络因此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之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的不适还能推动小肠经的运行既能治疗颈椎腰椎腿部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也就是说当颈肩腰腿有毛病时很可能与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长期受压不通有关现在确实是那些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期看电脑的人最容易出现颈椎病腰酸痛等甚至中小学生由于经常做大量作业压迫到这两条经络导致不少孩子过早地出现了颈椎腰不舒服的现象而心经和小肠经不通不仅会引起颈腰腿的疼痛
最重要的是直接伤害了膀胱经和肾经直接造成肾气的不足直接影响大家生存的质量与寿命
让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一组中与膀胱经相连的足少阴肾经它走到胸中后就接上了手厥阴心包经是阴经与阴经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气走到这里好像与前面讲到的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和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经气一路走过来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了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此时需要修整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路线继续出发进行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而补气最强的丹田穴就在腹部请参见本章第五节因此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一周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当然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足阳明胃经但与肾经肝经脾经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它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它在这里再一次补充能量能促使经气向下运行的力量增强从而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手厥阴心包经开始厥阴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然后是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与胆经相连的则是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三阴交穴往下在腿内侧的里面这样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去补充能量接着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还有一轮运行的四条经络是从足厥阴肝经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起具体的循环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这样一讲大家就容易记忆了吧十二条经络被分成了三组这三组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胸腹部如此这般循环往返你只要按组去记记住每一组里的四条经络以及与这四条经络相连的脏器名就可以了如果四个脏器里的某一个生病了你就从四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搓揉拍打或刮痧逐次理顺那条长经络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不会复发
三组经络的
运行与时辰的对应
人体内循环的三组长经络已经很清楚了那么这三组的运行时序又是怎样的呢据《黄帝内经》记载是先从手太阴肺经也就是走在手臂内侧最外面的经络开始在四肢循环一圈后进入胸腹接着是手少阴心经这一组最后是手厥阴心包经这一组接着又重新回到手太阴肺经开始下一次的大循环周而复始
中医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人体实际上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尤其是白昼与黑夜的交替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在运用经络进行保健和治病时要注意选择好时辰古人用地支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了十二个时辰中医以此为依据把十二条经络与十二个时辰进行了对应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时辰寅卯辰巳时间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经络肺经大肠经胃经脾
经第二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