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解读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解读


有效运用 科学管理
就是要把握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社会以及战略各主体相 互关系,提高管理水平,整合 资源、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知 识产权效益。
两阶段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 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大幅度提高 ,拥有量进一步增加运用知识 产权的效果明显增强,知识产 权密集型商品比重显著提高。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 全社会特别是市场主体的知识 产权意识普遍提高,知识产权 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确立了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本认识
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重 大战略问题 知识产权是国家核心战略资源 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邻国纷纷制定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文件
发文372个 文件31个 简报57期 动态29期 通知和函255个
.
会议
会议52个 领导小组会议5次 知战办会议10次 大型研讨会6次 组织调研13次
.
基础
专家库455名
441名
专职工作人员 近20人
.
案例库200多个 案例 知需要
四个“迫切需要”(胡锦涛)
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 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建 立诚信社会的迫切需要。 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需要。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 护、运用能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和建立诚信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 互利共赢的迫切需要。这四个“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
(三)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积极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带来则富和效益 (五)有利于国家进行产业的合理布局 (六)增强我国企业抗击跨国公司的能力,突破“围剿”之险境,
并实施“反围剿”
(七)提升国际形象,扩大我国的话语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过程概述
2005年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 作领导小组,吴仪同志任组长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纲要》,标志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胜利 完成。
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文化;扩大 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
战略管理过程:三阶段
环境因素 战略决策者直觉与偏好 组织员工精神面貌
制定过程——组织结构
领导小组 28家成员单位 5家非成员单位 知战办 国家知识产权局 内设5个工作组 纲要组和专题组
15个牵头单位 33个责任单位
制定过程——工作内容
宏观问题(6个) 主要类别(7个)
纲 要
法治建设(2个) 重点环节(3个)
专题
典型产业(2个)
制定过程—工作方式
人员
专题研究人员
远期目标
2020
近期目标
2013
现在
2008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仍不完善,自主 知识产权水平和拥有量尚不能满足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知识 产权意识仍较薄弱,市场主体运用 知识产权能力不强,侵犯知识产权 现象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 为时有发生,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 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知识产权 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尚 未得到充分发挥。
十六字方针
就是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 情,强化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为 导向,激励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大 量涌现。
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市 场价值和竞争优势,将其广泛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场竞争 力和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有 好又快发展。
激励创造 依法保护
就是要合理确定知识产权 的界限,依法严格保护知识产 权,严格防止滥用知识产权。
扶持新品种培育 合理调节利益关系
建立管理制度
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九项战略措施(一)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加快知识产权法制建设 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制定并实施地区 建立企业为主体、 完 引善 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导司 创法 新审 要判 素体 向制 企; 业 市 场 为 导 向 、效 产率 学; 研 提 积高 加 强 聚行 队 ,政 伍 促执 建 进法 设 产 和 学 机 研 构 结 提 高 知 识 产 权 立 结 合 的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加 大 海 关 执 法 力 度 ; 合设 建 ;; 建加 立强 知审 识查 产能 权力 管 法质量和效率。 创 造 体 系 ; 提 高 把 创 加 理强 建 制司 设 度法 ; ;与 构 提行 建 高政 信 应执 息 对法 公 知 共 新 成平 果台 转; 化建 为立 知知 识识 产 的协调衔接。 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服 务 权的能力。 产权预警应急机制。
夜 润物细无 声
一条主线 :基本逻辑和理论依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 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 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 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 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 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制度促能力,以能力带发展
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 战略纲要》
定位:国家总体战略层面 科教兴国 战 略 可持续发展 战 略 人才强国 战 略 知识产权 战 略
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一)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培育知识改变世界的理念
(二)保护知识产权人合法利益,推动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一条主线 :基本逻辑和理论依据
以制度促能力,以能力带发展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 度,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市场和文化环 境,促进我国提高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 识产权的综合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 随风潜入 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制度经济学的支撑 公平合理的制度,会形成适当 的激励,促进系统朝向良性发展
征求意见, 逐字逐句 修改,纲 要通过国 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 并颁布实 施。
2005年1月
2005年8月
2006年7月
2007年2月
2008年6月
制定过程—初步成效
直接成果 20个专题研究结题,形 成了大批战略研究成果, 《纲要》完成 。 凝练了指导方针,突出了
主线。 准确把握了形势,提出了 战略目标。 分析了国情,确定了战略 重点。 明确了专项任务,部署了 战略举措
知识产权管理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解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务院的明确要求
“制订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是一 件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温家宝)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史上 的里程碑,将促进自主创新并将中国丰富的 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必将对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王岐山)
七大专项任务
掌握核心技术专利 协调管理机制 国防知识产权管理 军民结合 完善职务发明制度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专利 国防IP 商标
打击侵权行为 支持自主商标
加强商标管理
地理标志 遗传资源 传统知识 民间文艺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特定 领域
植物新 品种 商业 秘密
版权
加大盗版处罚力度 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应对新技术挑战
制定过程—四个阶段
组织分工
召开领导 小组第一 次全体会 议,通过 战略制定 工作核心 文件。成 立纲要研 究组织架 构,形成 研究方案。
调查研究
协调对接
通过中期交 流 会、专家评议 会,征求意 见 会,研讨 会和工 作会的方 式, 加强纲要 和专题的衔接。
修改完善
纲要开展调查 和研究,征 求 社会各界意见 ,提出若干 建议稿
越来越多的国家 制定和实施知识 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成为重要战略资源
20个创新型国家占有世界上90%以上的发明专利权。 美国50%以上的出口依赖于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而五十年 代这一数字为10% (WB Report,1999)。 知识产权占美国全部企业价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几乎相当于美国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 。(2006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 2000年,IBM公司的利润总额81亿美元,其中,知识产权的许 可、转让收入为17亿美元,占利润总额的21%; 韩国企业自1995年到2000年,因使用美国高通公司的CDMA 标准,共支付了近7.6亿美元专利使用费。 美500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比例从1982年的38%一直增长至 1992年的62%、2002年的87%。 网络科技公司Google公司上市6个月以后,其股票市值就超过了 通用和福特公司的总和。 蓝色发光二极管专利案,一审判决日亚公司向中村修二支付200 亿日元(约合1.82亿美元)的发明报酬,最后和解金额8.4亿日元。
五个战略重点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 培育பைடு நூலகம்识产权文化
进一步完善知识 运 订 惩 处 侵 犯 知、 产 权修 法用 律财 法政 规、 ;金 健融 全 投 识 资制 权 、定 行 政相 为 府关 的 采法 法 购律 律 政法 策 知产 识 产 权 执 法 和 管 理 广泛加强知识法 产 和 规 产 , 业 加 大 、化 司 能知 法 源识 惩 、产 处 环力 境 体 规 ,; 合强 理 界 定 产 权制 宣 传 教 育 ,知 推识 动权 形 保护政策 度 。 提高 权 引导和支持 利 自 我 在 经 济 、, 文 化 和 权尊 的重 界 限 , 维人 护 公 平 成 知 识 、 崇社 尚会 创 市 维 场 权 主 的 体 意 创 识 造 和 和 能 运 力 用 。 政 策 中 的 导 向 作 用 ; 竞 争 的 市 场 秩 序 和 公 新、诚信守法的知识 知 降 低 识 维 产 权 成 , 本 推 动 , 企 提 业 高 加 强 文 化 、 教 育 、 科 众合法权益。 产权文化。 成 侵 权知 代识 价产 ,权 有创 效造 遏和 制 研为 、 公 共 卫 生 等 政 策 运用的主体。 侵权行为。 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 调衔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