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文字,因为它具有形象生动的艺术美。

但要想写好它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予以高度重视,并下一番苦功夫加以指导。

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写字要求,把握各年级训练重点,科学安排指导程序,严格要求,细致指导,务必使我们的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呢?起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并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写字,《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就明确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好每一步。

因此,开始指导书写就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必须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即写字时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正,手离笔尖一寸高,眼离纸张一尺远,身离桌边一拳远。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二是,强调正确的握笔姿势。

即写字时要左手按纸,右手执笔,拇指和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笔杆与纸面约成45度角。

另外两指相靠,小指与手掌右侧贴着纸面或桌面,掌心成空心;三是,按汉字的笔画笔顺要求来写字。

即写字要严格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进人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四是,不要边写字边顾及别的事,要养成写字专一的习惯;五是,要坚持把练字贯穿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

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养成了好的写字习惯,才能提高小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和语文学习成绩,继而使他们终身受益。

2、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字形
掌握汉字的结构和字形特点,对于提高写字水平尤为重要。

特别是将字形结构掌握准确,才能把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汉字的构字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即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等。

首先,教师做好示范。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

指导书写时,可以先利用投影或者小黑板将要书写的字出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让学生弄清楚汉字的笔画、形态,明白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了解字中各个部件间的关系,总体在田子格的什么位置,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起笔,每一笔画运笔方法等。

接着教师在提前画好田子格的黑板上进行示范,学生书空,看着老师范写。

教师这时要边演示边讲述,使学生对所写的字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当教师指导完后,再引导学生往自己的田子格本上书写,究竟写几遍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要求所有学生把每个字书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同时,在所有的生字书写中,教师不可能一一教给学生,因此,要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结构特点,掌握书写规则,最终培养学生独立书写习惯。

3、将识字与写字寓于阅读之中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主要表现在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因此它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神韵饱满,意义深远,况且每一个汉字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信息。

同印欧语言相比,印欧语言的每一个字符只是表音和表形,只有将这些字符组成词语时才显示出它的意义;而汉语则不然,每一个字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况且许多字又都是多义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

这样在组织教学时每一个字都要有比较复杂的音、形、义的教学任务,而这三个方面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必须通过阅读来进行,只有这样才符合汉语学习的规律。

总之,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使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并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认真刻苦地训练,就一定会使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练就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字,继而将祖国这一文明永远地传承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