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由人去感受的; 或者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体成分。
动物的感觉和行为,也由人的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去代替, 如动物的口、耳、鼻、足等不专门造字;
牛吃、羊吃、狗吃,都用人的“口”吃; 即使是狼嚎、虎啸、狮吼也用人的“口”去做。
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前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 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映在造字方面: ① 田——男、畴、甸 ② 禾——黍、稷、秋、利 ③ 家有——牛、羊、猪、马、狗 ④ 陶器制品——鬲、鼎、皿 ⑤ 示-与崇拜、祝愿、祭祀有关,反映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大体有以下六类: •左形右声:梧、堆、惜、蝗、惜、秋; •右形左声:攻,切、视、颂、削、欣; •上形下声:竿、宇、爸、露、爸、芳; •下形上声:型、姿、裳、慈、斧、贡; •外形内声:囤、匣、阁 •内形外声:问、闻、辩 •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 •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
甲骨文
殷商—秦汉——大篆+小篆
殷商——殷墟文字、殷契
真书、正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01 汉字的演变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 书孝肃包公墓铭
隶 变
《曹全碑》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4种造字法+2种用字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转注
造字法
用字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正面象形:大、目、自
仰视象形:日、月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转注两个条件:部首相同;字义相同。 例如,“考”、“老”属同一部首,又都是年老的意思。 民-氓 ; 走-趋 ;舟-船 ; 顶-巅
“令”本发号施令,“长”本年长、尊长。表示古代一县之长为令。 “我”-本为兵器,借指第一人称代词; “自”-本意为鼻子,借用为代词、介词,后另造形声字“鼻” “耳”-本意为耳朵,借用为语气词,但本意不废,与借用意并行。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赵银银 温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前字 与
言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汉字携带中华文化信息
目录
CONTENTS
1 汉字的演变
2 汉字的结构类型 3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01 汉字的演变
从甲骨文到楷书
01 汉字的演变
商代早期-秦灭六国——钟鼎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保——本意是抚养,引申为保护(一个大人护养着一个孩子,关心备至) 牢——本意是牛栏(外边是栏圈,里边是牛)
1.象形字:有实物演化而来——人、马、日、月、山、水 2.会意字:家——屋内有猪 ;
保——本意是抚养,引申为保护(一个大人护养着一个孩子,关心备至) 牢——本意是牛栏(外边是栏圈,里边是牛)
汉与传统文化
走进汉字,领略汉字魅力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如鱼得水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汉字的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参考书目 《汉字与中国文化十讲》(王宁) 《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程裕祯 《于丹趣品汉字》(于丹) 《汉字是画出来的》(刘良鹏——“小象汉字”创始人)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APP《汉字演化和书法》 MOOC《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
03 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与中国人精神密切联系
03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并不是一种随 性的结果,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 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1.象形字:有实物演化而来——人、马、日、月、山、水 2.会意字:家——屋内有猪 ;
侧面象形:女、马、人、虎、高 特征象形:牛、羊、止
俯视象形:车、舟
底面象形:燕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02 汉字的结构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