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京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讲话(全文)2014

普京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讲话(全文)2014

普京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讲话(全文)2014-05-27 14:54:205月22日,刚刚结束对中国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返回国内参加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了本届论坛。

今年的论坛议题主要是复兴经济、增加投资、提高对俄投资信心、俄经济新的增长点、俄东部经济发展。

24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致辞。

谈及能源安全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是欧洲可靠的能源供应国,“今天天然气供应危机的发生并不是我们的过失,直截了当地说,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这里指的是什么,这是欧洲与俄罗斯之间中转国的过失——乌克兰滥用了天然气中转者的这一身份”。

普京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需要的是建设性的对话。

对于亚太地区合作,普京强调俄中能源合作对俄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普京用相当长的篇幅谈到了包括俄中签署天然气合同在内的能源问题。

他表示,巨大的中国能源市场促使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从而使俄罗斯能源能够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俄开发东部地区潜力提供了可能。

以下为留俄青年学者高原为观察者网独家翻译普京致辞全文: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欢迎你们光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

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我们的老朋友、新客人、俄罗斯和海外公司的领导、以及各位国际商务协会的代表,我们欢迎所有有意与俄罗斯结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伙伴,欢迎所有为全球发展建言献策的伙伴。

我们高度重视合作与对话,重视你们独立于任何政治形势且负责任的表态。

坚守与开放总能迎来正面的回应与信任。

信任是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折衷点,是共同的努力,这正是我们此次论坛的主题——“变革时代的信任”。

世界的确正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

我们正目睹着巨大的地缘政治变化、科技进步以及各类结构的飞速发展。

单极世界已经结束了,今天,我们所有人对此都无比清楚,包括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他们试图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试图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规则强加于人,他们试图强迫他人接受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标准。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表明,基于统一和支配的经济模式已经陷入了深层危机。

这场危机是一个严肃的教训,它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多元化,正视新的现实,并意识到层层关系之下的困难。

然而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阻碍,有人不愿听取新领导人的意见,不愿考虑与其不同的观点,总的来说,就是不愿改变国际金融机构的工作准则,使之跟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耽搁了,世贸组织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也没有实质进展,该谈判原本意在建立现代的国际贸易准则——公平的贸易准则。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召开的是经济论坛,但我们无法绕过一些政治议题。

政治会影响经济进程,在此我想指出,不寻求共识、不顾合作伙伴的合法利益、单方面对他人施压,这都只会加深世界的混乱和不稳定,并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酝酿新的危机。

俄罗斯和欧盟的议事日程被破坏了,会有谁会从中得益吗?是谁阻碍了俄罗斯与欧盟讨论那些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问题,包括核安全、反恐、跨国犯罪、跨国贩毒?难道世界因此而变得更稳定了?变得更可知了?我想应该没有。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互相依存,经济制裁如同政治施压的工具,将会像回旋镖一样最终影响到制裁国的商业与经济,难道这还不够清楚吗?我理解外国生意人们的担忧,他们在俄罗斯投资了数百亿美元,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们作为工程与建设公司的代表在我们国家工作着,这些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订单,他们或是为面向俄罗斯消费者的欧洲旅游业工作着。

难道说,如今成功的商业活动要因政治需要而蒙受损失吗?难道要将辛苦挣得的名声与巨大的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我想说:全球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容改变。

世界是多极的,人民希望能选择自己的道路,保留自己的文化、历史和文明认同。

与此同时,全球地缘经济的图景正在改变,不同的经济发展中心、贸易和投资路线正在形成,新的一体化同盟正在出现,而对集体领导制的需求愈发强烈,不是强加于人,而是建立在共同协商决定的基础之上。

许多世界大经济体和地区联盟正努力扩大合作,塑造新的合作关系,他们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其中包括金砖国家,G20和上海合作组织。

今天的俄罗斯始终和我们的邻国一道努力实现欧亚一体化。

对关税同盟国家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来说,今年最重要的事件将是5月29日在阿斯塔纳签署的欧亚经济同盟条约。

该条约将于2015年1月1日生效,将形成三个国家(指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译者注)、超过1亿7千万人口的统一市场,资本、商品、服务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这将从本质上扩大商务、共同投资和合作项目的机会,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条件,方便国外市场的合作。

尊敬的同僚们,女士们、先生们,我相信,我们的外国伙伴也将得益于欧亚经济同盟的建立,因为该一体化模式正是建立在世贸组织的原则之上。

我们预计,在所有参与国都赞成的情况下,亚美尼亚将完成加入经济同盟的程序,吉尔吉斯斯坦也在进行相应的工作。

我们都看到欧亚经济同盟与欧盟的合作的重大前景。

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一些同事拒绝与关税同盟进行商谈,他们认为欧盟能够和每个国家单独合作,但却不能和关税同盟合作。

这样的逻辑是非常奇怪的,因为我们也愿意和欧洲国家单独合作,同时也与作为整体的欧盟合作。

我不明白为何要将这些合作方式区分开来。

今天在这个大厅里有许多有意和俄罗斯合作的欧洲企业家,对此我感到很高兴。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高度评价欧洲商业领袖这种务实、成熟的姿态。

欧洲是我们传统的伙伴,是最重要的贸易和经济伙伴。

我们真诚地希望未来也是如此,我们希望未来商务合作的新机遇将会不断涌现,并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

为此我们呼吁欧盟和欧洲国家,为签订欧盟与俄罗斯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协定而努力。

我们认为该文件将会有一章来具体阐述俄罗斯与欧盟的经贸合作。

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国家的稳定,保证在当前战略环境下的可预见性,比方说能源安全问题。

俄罗斯是欧洲可靠的能源供应国,我们始终重视这一点。

今天天然气供应危机的发生并不是我们的过失,直截了当地说,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这里指的是什么,这是欧洲与俄罗斯之间中转国的过失——乌克兰滥用了天然气中转者的这一身份。

情况非常反常。

乌克兰承认2009年签订的天然气合同有效,当时签订合同的同样是这些人,他们今天在乌克兰政府还是担任当时的职位。

合同签了,也履行了几年,但现在却拒绝支付天然气费用,坚持索要优惠价格,却无视合同所列的规定。

据说乌克兰有经济困难,我们知道,我们不仅知道,而且还像伙伴一样尝试帮助他们。

去年我们向乌克兰借贷30亿美元,并提供了今年第一季度天然气价格的优惠。

我要强调,这都建立在偿清债务并支付应付款的基础上。

债务不仅没有偿清,反而增加了,也不为该付的天然气费用而买单了,就算是打了折的费用也不付。

我想强调这一点——打了折也不还钱。

问题来了:我们的钱去哪儿了?我们数十亿的经济援助到哪儿去了?既然不能完成合约上所提的条件,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将对乌天然气价格调回了原价,这都是合约所规定的,我们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条款。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按照签订经济援助与天然气价格优惠时所约定的那样。

是的,的确存在着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需要的只是建设性的对话。

在我与欧洲领导人的对话之中我所持的正是这样一种态度。

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未收到清晰的直接答复。

我们仍然期待我们同僚们深思熟虑的回应,这将有利于我们共同的利益——俄罗斯、乌克兰和欧洲的利益。

在这里聚集着的是企业家,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企业家。

你们应该明白,我现在在说的已经不是债务问题了(债务已经达到35亿美元了),结果是,我们给乌克兰免费提供了1 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与我们提供给波兰一年的天然气数量相当。

你们之中有谁会如此大量、长期地免费提供商品吗?这完全是荒谬的。

万事都有底线,越过这条底线之后就一步都无法再往下走了。

我重复一遍,我们希望最终我们能像一家人一样对话。

想要优惠,很好,但我们重申:希望能至少把优惠价格的债务偿清。

如果连这也要拒绝,那还如何运作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意扩大我们的业务范围,开拓新的市场。

不仅是能源市场,还有投资、工业合作和原料出口市场。

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欧亚大国来说,对亚太地区理应给予更大的关注。

对我们而言,亚太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发展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契机。

就在几天前,俄罗斯与中国完成了一系列谈判,俄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阶段,其中经济合作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访华期间我们签署了50多项政治与经济协议,如果用数据来表示的话,就是上千亿美元的协议。

我们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达到2000亿美元。

现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约为900亿美元,中国是我们最大的经济伙伴。

与此同时,将逐步增加卢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比例,建立相应的投资与银行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能保障国际间大型经济项目的拨款与资助,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开采与加工、汽车与航空制造业,以及密集型生产项目。

我们同时计划建立俄中能源战同盟,这将成为亚太地区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支撑。

我们清楚地知道,高度经济合作将激励两国的发展。

鉴于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两国合作也将是国际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要指出的是,此次访华我们与中国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供应协议。

天然气价格是按石油及其副产品市场价的标准公示来计算的。

对华的天然气资源将来自两个全新的天然气田:俄罗斯东部的科维克塔和查阳达。

每片气田将产出1.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在一起就是3万亿立方米。

根据协议,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30年天然气,不过这两片气田还有更多的储备,能供应50年。

当然,这两片天然气田也能提高俄罗斯的天然气气化程度。

俄方将在未来的4-6年间投资550亿美元,用于兴建氦气生产厂、天然气化工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而这将创造上千个技术岗位。

各位尊敬的同僚们,我想强调的是,毫不夸张地说,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程。

除了上述这些,中国也将在相应基建上投资200-220亿美元。

下一步——与中国的伙伴一道开发河西走廊的天然气供应。

西西伯利亚地区已经向河西走廊输送了天然气,而进一步的开发将有可能将东线与西线合并。

中国已经与德国并列成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消费国。

而在天然气西线完成之后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消费国。

我知道,中国使用天然气的一大原因是希望改善大城市的生态环境。

我们和你们一样清楚地知道,扩大天然气的使用将大幅改善大城市的环境状况。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俄罗斯在变:我们公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提高,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和教育状况在改善。

就在刚才,在和全球商业领袖会面的几分钟里,我们还谈到一些个别问题。

我们的同僚们提到,当今世界影响生产效率的要素正是诸如教育和医保这样的因素。

众位专家和商业分析师们高度评价俄罗斯经济的远景,其中包括劳动力市场,而就在不久前,专家们认为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并将给俄罗斯带来非常沉重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