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 古代诗歌三首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古代诗歌三首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4 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1.《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______________之情,写出了人间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哀。

2.《寒食》全诗运用___________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____________的陶醉和对_____________的歌咏。

3.《十五夜望月》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时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________、沉静的中秋夜景图。

二、疑难探究1.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2.《寒食》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3.《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哪个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为__________________内容的七绝。

(3)《十五夜望月》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______________为内容点七绝。

2.读重点字。

御.柳()日暮.()散.步()迢.迢()皎.皎()擢.升()机杼.()脉.脉()中.庭()栖.息()露.珠()涕.零()3.划分节奏。

(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解关键词。

(1)皎皎河汉女...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2)脉脉..不得语。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暮汉宫..传蜡烛汉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感知课文。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2)《寒食》是一首杰出的_______________诗,作者巧借吟________________,对时政予以讽刺。

(3)《十五夜望月》中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_______________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品读达标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7.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8.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B 能力拓展巧提升(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提升(30分)1.给加点字注音。

(12分)机杼.()涕.零()脉.脉( ) 王侯.()汉.宫()栖.息(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盈盈泣涕朝露中庭B.俗韵白霜蜡烛忧思C.倾斜尘杂脉脉札札D.轻烟嘉宾皎皎诸候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终日不成章.章:文章B.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C.相去.复几许去:距离。

D.脉脉不得.语得:得到。

4.下面对《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该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借助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反映爱情生活。

看似写神话传说,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B.整首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寂苦闷的心情,最后两句突出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

C.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

本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D.诗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抒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5.(2018·宁波)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3分)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6.(2018·金华)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6分)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读提升(20分)(2018·贵州)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7.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分)8.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10分)C 直击中考提素养(2018·长沙改编)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同学们积累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只填序号)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考答案及解析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1.牛郎织女女子离别相思夫妻不得团聚2.白描皇都春色盛世承平3.中秋月色望月怀人冷清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2.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3.地白。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一、1.(1)牛郎织女夫妻分离(2)韩翃七言绝句(3)唐王建中秋月夜2. yù mù sàn tiáo jiǎo zhuÓ zhùmÒ zhŌng qī lù tì3.(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杆。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1)指织女星。

(2)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3)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4)即庭中,庭院中。

5.(1)盈盈一水间(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6.(1)拉涕零如雨动作情态(2)政治讽刺节令景色(3)中秋望月秋思之情二、7.“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觉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织女看牛郎的视觉感受,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8.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B一、1. zhù tìmÒ hÓu hàn qī2.D [解析]“候”应为“侯”。

3.C4. B5. B [解析]A项与“清明节”有关;B项与传统节日无关;C项与“重阳节”有关;D项与“春节”有关。

6.(1)惊蛰(2)春分7.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8.“弄”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C 1.③2.示例: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