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态与环境PPT
生态金字塔
• 生态金字塔可以用生物个体的数目为比较 单位,称为数目金字塔。 • 也可以用各个营养级是我的质量为比较单 位称为生物量金字塔。 • 或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 化的能量为比较单位,称为能量金字塔。 • 生态金字塔直观地解释了各种生物的多少 和比例关系。
(二)物质循环
• 1、从不同角度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物质循环: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层次、不 同大小的生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里,沿 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 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这 就是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可分为两类:地 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 (1)物理信息:以物理因素引起生物之间 感应作用的一类信息,如光信息、声信息、 接触信息等。 • (2)化学信息:主要是生物次生代谢物如 生物碱、萜类、黄酮类、有毒氨基酸以及 各种苷类、芳香族化合物等。 • (3)营养信息:就是在食物链中某一营养 级的生物由于种种原因而变少了,另一营 养级的生物就发出信号,同级生物感知这 个信号就进行迁移以适应新的环境。
• (1)能量效应 • 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中,是不断耗损的。 耗损有多方面,包括: • a、由于不可食而不能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 物利用。b、可以利用但因消费者密度低或 食物选择限制而未能充分利用。c、利用了 而未被同化的。d、同化后被呼吸消化掉的。 等等。
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营养级 之间能量的转化,大致只有1/10转移到下 一个营养级以组成生物量,9/10被生物体 代谢损耗掉,因而称为“十分之一定律”。 (2)生态金字塔 由于能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 分都是要大大少于前一营养级,当营养级 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或所含能 量就通常呈现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塔。 如下图
酸雨
• (二)污染了水体 •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 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 到影响,这种情况就称为水体污染。 • 水体富营养化是因生物营养物质过多积蓄 而引起的一种水质污染形式。
水体污染
赤潮
滇池的蓝藻
• (三)土地在减少 • 由于人口增多,城市膨胀使人均耕地面积 减少; • 由于森林和植被的破坏使水土流失; • 过度的放牧和垦殖使土地沙漠化。
辅助能
人工辅助能(施肥、灌溉)
自然辅助能(潮汐、风力、降水、蒸发作用)
(2)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分解者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 捕获和转化,而结束于有机物的完全分解。 • 能流通过生态系统的速率决定于在生态系 统中生存的生物种类和数目。
2、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
• 进入生态系统的太阳光能量,只有少部分 被绿色植物吸收,其余大部分能量未被吸 收或以热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 • 在植物吸收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转化为食 物能(生物化学能),另一部分用于自身 的呼吸消耗,所释放的热量从系统中丢失。
• 进入大气中排放量最大的有毒气体主要来 自于染料的燃烧。 • 如煤的燃烧可释放多种有害物质:一氧化 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烟 尘、金属及其氧化物。 • 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 降水。主要是通过矿石燃料的燃烧,由人 为排放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遇水 汽转化为硫酸或硝酸而形成的。
• (3)水体。环境中的水体可能存在形式有 湖泊、溪流、海洋等,也可以以降水和地 下水的形式出现。生命起源于水,没有水, 生物就无法生存。不同动植物对水有不同 程度的需求。
• (4)土体。泛指自然环境中以土壤为主体 的固体成分。是众多微生物和小动物的栖 息场所。土壤有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等生活条 件的 能力。
• (2)森林和植被的破坏 • (3)环境破坏,如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水 土流失、气候干燥、水源枯竭、环境污染 等。 • 2、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 • 时刻关注生态系统的表现,尽早发现失调 的信号,及时扭转不利的情况。若能以生 态学原理为指导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 失调,则可事半功倍。
• (1)自觉的调和人和自然的矛盾,以协调 代替对立,实行利用和保护兼顾的策略。 其基本原则是:a、收获量要小于净生产量。 b、保护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机制。c、用 养结合。d、实施生物能源的多级利用。 • (2)积极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 设高产、稳产的人工生态系统。(3)正确 运用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调节。
(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 1、食物链:生物成员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 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 • 食物链中每一个生物成员处在不同的营养 级中。 • 2、食物网: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 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 取食,于是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交错起来, 形成了食物网。
一个简化的食物网
• 自然环境通过其物理状况(如辐射强度、 温度、湿度、压力、风速等)和化学状况 (如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阴 离子等)对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综合影响。
• 2、生物组分
•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三 大功能类群。 • (1)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光合 细菌、蓝绿藻和化能自养菌等。它们都能 从简单无机物制造有机食物,它们在生态 系统起着进行初级生产的作用。太阳光能 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 消费者和还原者的能源。
• c、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 营养级的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从而 使得那些不能被同化的重金属元素或化合 物在有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 增大的现象。
(三)信息传递
• 每个信息过程都有3个基本环节: • 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递)、 信宿(信息接收) • 多个信息过程相连就使系统形成信息网。 • 当信息在信息网中不断被转换和传递时, 就形成信息流。
第二节 人类活动对环境与生态的影 响
• • • • • • 一、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1、自然环境 2、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一)污染了大气 自然原因造成:森林火灾的烟尘,火山喷发带来 的火山灰、二氧化碳,干旱地区因风引起的沙尘 暴等。 •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有工业排气、家庭炉灶 与取暖设备排气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排气。
• (2)消费者。消费者为异养生物,它们直 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主要是那些以其他 生物或有机质为食的动物,包括食草动物 和食肉动物两类。还有介于食草动物好玩 食肉动物之间的杂食动物。寄生者是特殊 的消费者。 • (3)还原者。还原者称为分解者,也属于 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包括某 些原生动物和食腐动物,它们把生物残体 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最终成为无 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利用。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递
• (一)能量流动
• 1、生态系统的能源和能流途径 • (1)生态系统的能源 • A、太阳辐射能: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主 要来源。 • a、红外线——产生热效应,形成生物的热 环境。 • b、紫外线——消毒灭菌,促进维生素D生 成的生物学效应。
• c、可见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源。 • B、辅助能:其他形式的能量,通常不能直 接转换为生物的化学能,但可以促进辐射 能的转化,对生态系统中光合产物的形成、 物质循环、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着极大的 辅助作用。
第七章 生态与环境——生命世界的和谐 生存 • 第一节 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 •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众多生物 群落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构成了占 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体现一 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 统。 •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的一个功能单位。
• • • • • 1、分布特点: a、陆地>水域。 b、陆地低纬度>陆地高纬度。 c、海洋的河口湾>大陆架>大洋区。 2、全球初级生产量可分为3个等级:极低、 中等和高等。
• (三)影响初级生产量的主要因子:阳光、 水、温度、营养元素、植物类型和污染等。 • (四)生态系统的资源分解 • 分解作用:将残株、尸体等复杂的有机物 分解为简单无机物的逐步降解过程。 • 资源分解的意义:a、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 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 质;b、维持大气CO2浓度;c、稳定和提 高土壤有机物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 各级生物生产食物;d、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改造地球表面惰性物质。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组成特征——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不 同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 环境共同组成。 • 地区特征——系统具有一定的地区特点和 空间结构。 • 时间特征——生态系统都有随着时间的推 移,从形成到稳定,到衰落的演变过程。
• 开放特征——生态系统都是程度不同的开 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和物质, 经过转换变为输出,从而维持系统的有序 状态。 • 平衡特征——处于稳定阶段的生态系统, 系统内各生物种内、种间及生物与环境之 间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复杂的动态平衡 特征。
四、生态平衡及调控
• (一)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 特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 • 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时间 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平 衡,即使有外来干扰,通过自然调节(或 人为调节)也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
• (二)生态平衡的失调和破坏 • 生态平衡失调:如果生态系统受外界压力 或冲击,失态平衡就会受影响,如这种压 力或冲击力超过生态系统忍耐力时,可导 致整个平衡的破坏,引起系统的崩溃,称 为生态平衡失调。 • 1பைடு நூலக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 • (1)生物种类成分的改变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 1、非生物组分 • (1)辐射。来自太阳光的直射和散射辐射 是最重要的. • 太阳光是绿色植物唯一的能量来源,也是 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源。 • 光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对动物体的 机能代谢、行为和地理分布都有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 (2)大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与生 物的光合和呼吸关系密切,氮气与生物固 氮有关。 • 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要比呼 吸作用消耗的大20倍。 • 当空气的含氧量少于10%时,人就会恶心、 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