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牛佛中心卫生院“急诊急救培训”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
1.心肺复苏ABC中,A为打开气道B为人工呼吸C为胸外按压。
2.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3、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4、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呼吸改善、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5、心肺复苏终止的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确定病人已死亡、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6、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7、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头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一横指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8、患者60岁,在我院门诊挂号时突然晕倒,应首先判断有无意识
9、对突发晕倒的患者,若判断意识丧失,应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同时通知急诊科。
10、对突发晕倒的患者,若判断意识存在,应将患者保持在仰卧平躺位,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处置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1、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D)
A、先排险后施救
B、先救命后治伤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疏导后救伤
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次/分(B)
A、80-100
B、至少100
C、120
D、60-80
3、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A、30:2
B、15:2
C、30:1
D、15:1
4、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6、在抢救现场时应_____。
(C)
A、病史采集;
B、全面而详细的检查;
C、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D、抽血化验
7、心肺复苏有效指针下列哪项不是(E)
A、大动脉搏动恢复B自主呼吸恢复
C、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D、周围末梢循环改善
E、以上都不是
8.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 心尖部;C 胸骨中段;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9.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A 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2-3 cm;C4-5 cm;D6-7cm
10. 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A
A超过1秒;B 小于1秒;C 与呼气时间等同;D 快速用力吹气
11. 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的频率为:B
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5次/分
12.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A5分钟;B3分钟;C10分钟;D2分钟
13、急救人员到达创伤现场后,首要的任务是:(B)
A安全地运送;B除去正在威胁病人生命的因素;C骨折固定
14.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A)。
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
15.正常人每分钟呼吸频率为(B)次。
A.16~20 B.10~15 C.20~25
三、多项选择题
1.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ABCD)
A、头后仰,打开气道
B、捏住鼻孔,封住口唇
C、每分钟12-14次
D、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
E、清除口腔分泌物,假牙
2.下列哪项是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AE)。
A.可扪及颈动脉、股动脉搏动B.出现应答反应C.瞳孔由小变大D.收缩压在65mmHg以上E.呼吸改善
3.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术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伤员仰卧于地上或硬板床上B.按胸骨正中线中下1/3处C.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D.按压深度4~5cm(有胸骨下陷的感觉即可)E.按压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4.以下有关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B.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C.出现自主呼吸D.可见瞳孔由小变大,并有对光反射E.可见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5.现场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ACDE)。
A.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眼前B.出现微弱自主呼吸
C.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D.确定病人死亡
E.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6.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有(BCDE)。
A.瞳孔缩小B.瞳孔散大C.意识突然消失D.面色苍白或紫绀E.全身肌肉松软
7、患者60岁,在我院门诊挂号时突然晕倒,正确的处理有(ABC )
A、首先判断有无意识
B、若意识丧失应判断有无呼吸、颈动脉搏动,同时通知急诊科
C、若判断意识存在,应将患者保持在仰卧平躺位,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处置
D、立即寻找患者身上有效证件,以便联系患者家属
E、立即将病人扶到急诊科
8、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ABCDE)
A、定位:双乳头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一横指
B、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C、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D、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E、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