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说新语(精选)

世说新语(精选)

阅读伴我行•文【编者按】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人生就是一场生命的修行;阅读,有你相伴,我们的旅程将会异彩纷呈!《世说新语》选读(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①。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③。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人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⑤。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陈仲举:名蕃,字仲举,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

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按:这一句说他的言行是士人、世人的榜样。

士:读书人。

②登车揽辔: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揽,拿住;辔,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③豫章:豫章郡,郡的首府在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县)。

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徐孺子: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

④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是属官之首。

白:陈述;禀报。

府君:对太守的称呼。

太守办公的地方称府,所以称大守为府君。

廨(xiè):官署;衙门。

⑤式商容之闾:在商容居住的里巷门外立标志来表彰他。

式,等于表,表彰;商容是商纣时的大夫,当时被认为是贤人;闾,指里巷。

(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

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

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①。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②。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捉:握;拿。

掷:扔;抛。

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

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

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

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

古文惯例,人名已见子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

废:放弃;放下。

(4)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辄:立即;就。

②疑:迟疑;犹豫不决。

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

因辍己施焉①,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②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③,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④。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

炙,烤肉。

因:于是;就。

辍己: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

②嗤(chī):讥笑。

③左右:帮助。

④所以:缘故。

(6)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焚之。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任东阳太守,后被召为金紫光禄大夫,不肯就任。

不过也因此而用官名称呼他为阮光禄。

判:即第24 则中的判县。

阮裕去职还家,住在剡山。

②何以车为:要车子做什么。

“何以..为”是文言文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7)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①。

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③遂遣之。

《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

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②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

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赠大傅。

膝边:膝上。

”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正像第6则中的“膝前”一样。

谏(jiàn):规劝。

念:怜悯;同情。

③容:面容;脸上的神色。

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

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8)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①。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②。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③。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尔曹其存之⑤!”《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 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

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

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

俭:歉收。

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参看《文史知识》1991 年第5 期骆晓平文)。

啖(dàn):吃。

②率物:率人,为人表率。

真素:真诚无饰;质朴。

③方州:州。

豁(huò):抛弃。

时意:时俗。

④常:常态。

“焉得”句: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

⑤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

(9)孔融被收,中外惶怖①。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②。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③?”寻亦收至。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孔融”句:这里叙述孔融被曹操逮捕一事。

中外:指朝廷内外。

②琢钉戏:一种小孩玩的游戏。

了:完全。

遽(jù)容:恐惧的脸色。

③大人:对父亲的敬称。

完:完整,按:这句话比喻主体倾覆,依附的东西不能幸免,必受株连。

(10)司马景王东征,取上党李喜以为从事中郎①。

因问喜曰:“昔先公辟君,不就,今孤召君,何以来②?”喜对曰:“先公以礼见待,故得以礼进退③;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耳④。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司马景王:司马师,三国时魏人,司马懿的儿子,封长平乡侯,曾任大将军,辅助齐王曹芳,后又废曹芳,立曹髦(máo)。

毌(guàn)丘俭起兵反对他,被他打败。

这里说的东征,就是指的这件事。

晋国建立,追尊为景王。

后来晋武帝司马炎上尊号为景帝。

李喜:字季和,上党郡人。

司马懿任相国时,召他出来任职,他托病推辞。

下文说的“先公辟君不就”,就是指这件事。

从事中郎:官名,大将军府的属官,参与谋议等事。

②先公:称自己或他人的亡父。

辟:征召。

就:到。

孤:侯王的谦称。

③进退:指出来做官或辞官。

④明公:对尊贵者的敬称,绳:约束。

(11)满奋畏风①。

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②。

帝笑之。

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③。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满奋:字武秋,曾任尚书令、司隶校尉。

②琉璃屏:琉璃窗扇。

③吴牛:吴地的牛,即指江、淮一带的水牛。

据说,水牛怕热,太阳晒着就喘息。

看见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就喘起来。

比喻生疑心就害怕。

(12)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①。

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②。

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

乐令既允朝望,加有昏亲,群小谗于长沙③。

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④?”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成都王颖:司马颖,晋武帝第十六子,封成都王,后进位大将军。

在八王之乱中,武帝第六子长沙王司马乂(yi)于公元301 年入京都,拜抚军大将军。

公元303 年8 月,司马颖等以司马乂专权,起兵讨伐。

这里所述就是这一时期内的事。

②构兵:出兵交战。

③允:确实。

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

④“岂以”句:意指如果依附司马颖,五个儿子就会被杀。

(13)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①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②”《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今江苏省吴县一带)人,西晋著名作家。

吴亡后入晋。

后从成都王司马颖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兵败后遇害。

斛(hú):古代量器名,一斛是十斗。

酪(lào):乳酪。

江东: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敌:相当。

②千里:千里湖,有说在今江苏深阳县附近。

莼(chún)羹:用莼菜、鲤鱼做主料,煮熟后加上盐鼓制成的一种名菜。

莼,莼菜,一种水草,嫩叶可以做汤。

豉(ch ī):豆豉。

按:这句意指未下盐鼓的莼羹就同羊酪相当,如果放人盐豉,羊酪就比不上了。

(14)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①,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该然流泪②。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桓公:桓温。

桓温在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 年)伐燕。

金城:地名。

南琅邪(láng yá)郡郡治。

桓温在咸康七年(公元341 年)任琅邪国内史镇守金城。

到伐燕时已过了快三十年。

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圆周长为一围。

柳树十围,就快要干枯了。

将人比物,使人感到时光飞逝,已到暮年晚景,桓温抚今追昔,不免有此慨叹。

②泫(xuàn)然:形容泪珠下滴。

(15)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

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①;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蒲柳:植物名,即水杨。

因为它早凋,常用来比喻早衰的体质。

姿:通“资”,资质。

(16)简文入华林园①,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②,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华林园:在建康台城,本是吴国的皇宫花园,东晋时又仿照洛阳的华林园修整过。

②翳(yì)然:形容荫蔽。

濠:濠水。

据《庄子·秋水》载:庄子和惠子到濠水的桥上游玩,觉得很快活,就认为河中的鱼也很快活。

濮:濮水。

据《庄子·秋水》载:庄于在濮水钓鱼,楚威王派大夫去请他出来主持国政,庄子不干,表示宁可做一只在污泥中爬的活龟,也不愿做一只保存在宗庙里的死龟。

(17)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①。

有人遗其双鹤②。

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③。

鹤轩翥不复能飞④,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

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支公:支遁,字道林,晋时和尚。

剡(shàn):剡县,属会稽郡。

岇(áng)山:山名。

②遗(wèi):赠送。

③铩(shā):摧残。

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翅膀毛。

④轩翥(zhù):高飞的样子。

(18)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