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与地下水位深有什么关系?答:地下水位深主要用来计算土方工程量中的挖湿土体积,软件中“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与“地下水位深”均按绝对值设置,地下室水位深以室外地坪为参照物,因此地下水位线的标高为“|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地下水位深|”,水位线以下为湿土部分。
如果基础的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则在基础的坑槽属性中,软件会计算出“湿土体积”(如图),利用湿土体积的变量可以挂接挖湿土的做法。
图地下室水位深图湿土体积1、问:墙水平钢筋扣减暗梁钢筋在哪儿设置?答:把【钢筋】→〖钢筋选项〗→〖基本设置〗→〖砼墙筋设置〗里的设置项“墙水平筋是否扣暗梁主筋”设置成“是”即可。
2、问:钢筋录入时,如何使用“小健盘”快速录入?答:用键盘右边的小键盘快速双击4,5,6(即快速用键盘敲入44、55、66),可分别生成钢筋级别代号A,B,C;如果是输入箍筋描述,则小键盘上的“-”代表@。
3、问:箍筋长度计算方式(内包、中线、外包)在哪儿修改?答:在钢筋选项中〖基本设置〗,〖通用设置〗,计算箍筋的长度方式中进行调整箍筋的计算方式。
4、问:钢筋的定尺长度及搭接长度在哪儿设置?答:1.在【钢筋】→〖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定尺长度〗中设置好各种钢筋的“定尺长度”。
2.如果是绑扎接头,软件会默认计算钢筋搭接长度,可以在〖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关于接头〗中修改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
3.如果是单面焊、双面焊接头,要计算搭接长度,需要在〖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关于接头〗中将“是否计算非绑扎接1、问:箍筋长度计算方式(内包、中线、外包)在哪儿修改?答:在钢筋选项中〖基本设置〗,〖通用设置〗,计算箍筋的长度方式中进行调整箍筋的计算方式。
2、问:钢筋的定尺长度及搭接长度在哪儿设置?答:1.在【钢筋】→〖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定尺长度〗中设置好各种钢筋的“定尺长度”。
2.如果是绑扎接头,软件会默认计算钢筋搭接长度,可以在〖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关于接头〗中修改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
3.如果是单面焊、双面焊接头,要计算搭接长度,需要在〖钢筋选项〗→〖基本设置〗→〖关于接头〗中将“是否计算非绑扎接1、问:在桩基础的计算式中,出现的1e6 ,1e9分别代表什么意思?答:表示10的6次方和10的9次方。
2、问:基础布置后修改正负零距室外地面高时,为什么第一次分析保持上次计算结果,需第二次再重新分析才改变?答:需使用高度自调命令高度自调3、问:为什么在计算规则里已经设置相交条形基础和独基相交扣减却没有扣减?答:需要到软件工具—计算规则—参数规则—计算坑槽不扣边坡设置扣边坡。
4、问:基础自动放坡条件是怎么控制的?(08版本)答:软件默认放坡是按所选择定额库确定的,如果调整可以到工具-算量选项-本地规则条件修改。
5、问:在布置条基时遇柱打断,有的不打断是什么原因?答:条基结构类型为结构梁时遇柱会打断,是带型基础就不打断6、问:现在那些构件不能变斜,如何处理?答:筏板,条基构件在三维里面是不能变斜的,如果要计算可以在工程量计算式里面乘以倾斜系数来正确取值。
7、问:二阶锥台带型基础的分布钢筋怎么布置?答:用〖条基钢筋〗布置。
在平法表格中录入条基内的梁筋后,点击〖下步〗,在任意一个钢筋明细中增加钢筋记录,录入基底分布钢筋描述,然后在钢筋名称中选择相应的钢筋名称(如下图所示),但基底分布钢筋布置到条基上后不会在图面上显示出来,只有不按平法显示条基钢筋时,才能在图面上看到基底分布钢筋的描述。
图41 条基基底分布钢筋的布置8、问:图像显示与实际参数不一致,如基础层顶标高为-0.8米,而基础梁标高也是-800mm,可图像三维显示不在同一高度是什么原因?答:独基顶标高为-0.8,梁顶高-800mm(这个是相对高度,即换算为标高是层底标高+梁顶高,即-1.8-0.8=-2.6)9、问:倒棱台形的独立基础砼垫层工程量怎么计算,能不能算斜边的工程量?答:新建了一个倒棱台形独基,按默认大小布置的,核对构件查看垫层的计算扣减公式是:2*0.100(H)*0.220(A)+0.100(H)*0.600*0.600+4*0.100(H)*0.288(A)=0.195其中2*0.22*0.1是计算的外伸长度体积,0.6*0.6*0.1是底部的体积,0.288是斜面的面积,4*0.288*0.1也就是4个斜面的垫层体积。
(A)是表示的垫层面积,(H)是表示的垫层厚度。
10、问:比较复杂的基础怎么处理,如下图?答:现在基础没有很复杂的样式,需要几个构件组合才能解决如上图用一个坑的积水井用坑基即可或两个坑或多个坑的积水井用倒棱台形的独基,然后在独立基础上布置洞口即可。
11、问:为什么基础布置后没有土方量?答:1:基础编号子节点中没有“坑槽”节点。
基础的土方用基础的子构件-坑槽来计算。
因此不能删除基础编号下的坑槽节点,且必须在坑槽节点上设置工作面宽、挖土深度、放坡系数等属性,土方才能正确计算。
2:基础的底面标高高于地坪标高时坑槽是不会计算土方量的。
需检查基础底标高是否正确。
图基础坑槽定义12、问:先布筏板后布柱,和先布柱后布筏,对结果有影响吗?答:布置顺序不影响计算结果,计算与扣减是根据计算规则来实现的。
13、问:基础标高指的是基础还是加上垫层高度的?答:基础底、顶标高指是基础本身的标高,不包括垫层厚度,基础的高度指是基础本身的高度,也不包括垫层厚度。
垫层是单独在基础编号的子节点中定义的。
图基础垫层定义14、问:如何计算土方大开挖的工程量?答:可以使用【基础】→〖基坑土方〗功能来实现大开挖的计算,但是定义基坑时,只能定义一个统一的放坡系数。
对于每边放坡系数不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基坑放坡〗命令修改基坑的单边放坡系数、走道宽、挖土深度等。
图基坑放坡1、问:钢筋录入时,如何使用“小健盘”快速录入?答:用键盘右边的小键盘快速双击4,5,6(即快速用键盘敲入44、55、66),可分别生成钢筋级别代号A,B,C;如果是输入箍筋描述1、问:板支座负筋没有取到支座宽?答:把支座部位的砼构件显示出来就可以取到。
2、问:板筋在同一位置时,能否提示位置重复,而在布置的时候也控制不能在同一位置布置相同板筋。
因为用户在拷贝或镜像板筋的时候,很有可能多选重选,导致重复多算,又很难查出来。
(08版本)答:如果是完全一样重叠的钢筋用刷新命令可以显示位置重复,但如果有一点不同就不会显示位置重复。
3、问:板底筋有一级钢筋,在布置好之后,发现有的一级钢规格是三级钢筋,这时,通过双击钢筋,在构件查询中把一级钢改成三级钢后,为什么明细开关中软件还显示计算弯钩长度.是否要把钢筋全部删掉重新布置?答:板筋分析后就可以了。
4、问:板钢筋不是正交怎么布置?答:在板筋布置命令中选择封闭多义线布置。
5、问:板筋布置后不同板变斜怎么处理?答:在命令行里输入BJBX后进行调整即可。
6、问:板面筋如何设置固定挑长?答:调用【钢筋】→〖板筋布置〗命令,在“布置板筋”对话框中对“总挑长”或“左(下)挑长”、“右(上)挑长”进行设置,再选择相应的〖单挑类型〗或〖双挑类型〗即可。
7、板筋是否同编号原则?答:不是。
但是如果几块板的配筋一样,可以使用〖构件查询〗命令修改板筋的“相同板数(块)”,统计板筋时软件会自动按相同板块数计算乘积。
图板筋的相同板块数设置8、问:如果把板钢筋的钢筋描述弄错了,怎样快速修改?答:可以用软件提供的〖构件筛选〗功能(如下图),把布置错误的板筋描述查找出来,直接进行“替换”即可。
图构件筛选替换板筋9、问:计算板钢筋根数时遇到小数是怎么进位的呢?答:在【钢筋】→〖钢筋选项〗→〖通用设置〗里设置“计算精度”即可。
图钢筋计算精度设置10、问:为什么软件在识别板筋的时候不是按标注识别,而是按板筋线的长度识别的呢?答:当板边没有找到梁时,软件会按设计图上的板筋线长度来识别板筋。
如果板边有梁,则软件会按板筋线的挑长标注来识别,并自动计算锚固。
因此,识别板筋前应确认已经布置了梁。
11、问:板钢筋复制有什么要求没有?答:复制板钢筋要用copy(对象复制)命令,而不能用〖钢筋复制〗命令来复制。
如果板筋两头要计算支座锚长,复制到另一个位置上的板筋线端头必须与支座边相交,才能取到锚长。
12、问:板钢筋布置后怎么没有取到支座锚固长度呢?答:原因1:板钢筋与支座不在同一高度,用构件查询功能修改板筋的“布置高度”即可。
原因2:板筋线的端头是否与支座边相交,如果板筋线不到支座边,软件将无法取到锚长。
13、问:板钢筋的接头长度怎么是400?答: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可以在【钢筋】→〖钢筋选项〗→〖基本设置〗→〖板筋设置〗中修改“板钢筋搭接长度”的计算公式。
图板筋搭接长度公式14、问:为什么识别板钢筋时,识别过来的钢筋总是默认的钢筋描述呢?答:1.检查识别前是否已经用〖描述转换〗功能转换了钢筋描述。
2.有些设计图里的板钢筋描述标识的是代号,比如K1、G1等,则先需要在板钢筋的“管理编号”中定义该板筋代号与对应的板筋描述,然后再识别。
但代号必须在板钢筋线上才能识别,如果板筋线旁没有代号,软件将按默认描述来识别板筋。
3.当板筋描述离板筋线太远时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识别板筋描述的情况。
可以使用“选直线和文字来识别板筋”功能,同时选中描述和钢筋线来识别。
15、在统计板钢筋的时候怎么出现了板构件编号里"nodef"字段?答:产生原因是板钢筋没有找到对应的板,但不会影响到工程量计算。
图板筋识别1、问:工程中的板筋锚固取值与系统默认不同时如何调整?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钢筋】→〖钢筋维护〗中修改板筋的构造,按这种方法修改后,板筋可以显示明细线条。
另外一种是布置钢筋后利用〖构件查询〗直接修改钢筋公式,但这种情况下板筋不能显示明细线条。
图板筋构造2、问:双挑板负筋两边构造分布钢筋不一样如何处理?答:在布置板面筋时,将对话框中的“带分布筋”前的选项勾去掉(如图),单独布置板面筋。
然后再切换板筋类型到构造分布筋进行布置。
在指定构造分布筋的分布长度时,应采用“点取分布长”的指定方式(如图40),不能用选择板筋的方式。
这样便可以分别布置双挑面筋两边的构造分布筋,并分别指定其分布范围。
图39板筋布置图构造分布筋分布范围指定方式3、问:弧形板钢筋如何布置?答:板筋布置界面中,在布置方式中选择弧形板筋布置,分别选取外包长度和分布范围。
4、问:在布置插筋时,同一层中同编号的柱子下面部分有基础,部分没有基础。
此时如果是在不带基础的柱子上布置了钢筋后再布置插筋,即使带基础的同编号柱子的插筋计算也为0如何处理?答:需要把下面有基础的柱的楼层位置改为为底层。
5、问:柱筋平法布置时纵筋直径不同怎么处理?(08版本)答:先按纵筋最多的级别布置,布置后在查询钢筋信息中修改6、问:L型柱钢筋加密有时怎么会全程加密?答:如果L型柱的最大截面宽与柱净高的比值小于1/4就要全程加密7、问:柱钢筋弯入梁时没有取到锚固是什么原因?答:顶层柱钢筋柱弯入梁时要确保:柱的楼层位置为顶层和柱的平面位置为边角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