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1.1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 1.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1.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1.1.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
1.2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2.1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1.2.2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 1.2.3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
1.3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1.3.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3.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1.3.3 教师专业发展应具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3)听音环境 v 影响室内听音效果较明显的一个参数——混

v 混响是通过混响时间来衡量的。混响时间是 指室内声场达到稳定状态后,声源突然停止 发声,室内声音的强度衰减60db需要的时间, 用T60来表示,单位为秒。
v 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的清晰度影响明显, 混响时间越短,声音听起来越清晰,混响时 间越长,声音听起来越模糊。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 信息化教学环境
2020/11/23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目录
第1章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2章 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第3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 第4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第1章 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2)MP3文件 所谓的MP3也就是指的是MPEG标准中的音频部分,也就
是MPEG音频层。MPEG音频文件的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 MPEG3音频编码具有10:1~12:1的高压缩率。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3)WMA文件 WMA文件是Windows Media格式中的一个子集。
(4)MIDI文件 MID文件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
②灰度图像 (Gray Scale Image),也 称为灰阶图像: 图像中每个像素可以 由0(黑)到255(白)的亮度值表示。0255之间表示不同的灰度级。
③彩色图像 (Color Image):每幅彩色 图像是由三幅不同颜色的灰度图像 组合而成,一个为红色,一个为绿 色,另一个为蓝色。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④特效制作:特效制作在Photoshop中主要由滤镜、 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 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 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由特效完成。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2.3 数字视频拍摄与编辑
1.数字视频基础知识 (1)视频
多媒体网络教室既可以在一个固定空间(即真正教室)、也 可利用局域网和相应软件构成一个虚拟教室,从而打破空间限制。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2 数字媒体与数码技术
2.2.1 声音的录制与编辑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可以通过声卡直接表 达和传递声音信息,或者制造出某种声音效果 和气氛以及演奏音乐等。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声音的数字化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1)采样频率
v 对模拟音频信号的连续波形进行分割使之变成离散数字信号 的方法,称为采样。
v 采样频率通常采用三种:11.025KHz、22.05KHz、44.1KHz。 常见的CD唱盘的采样频率即为44.1KHz。
4.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4.3.1 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发展的影响 4.3.2 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的取向 4.3.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典型模式与过程
4.4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案例 4.4.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2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4.4.3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一 4.4.4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案例二
①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称为响度,决定响度的因 素主要是声波的振幅,声波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就越大, 声音的响度也就越高。
②音调: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称为音调,也称音高 或音准。
③音色: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音调两类不同声音 的主观特性称为音色。通俗地讲,音色就是声音的特色。
2.4网络教室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2.4.1网络教室简介 2.4.2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
2.5虚拟现实技术 2.5.1虚拟现实系统 2.5.2虚拟现实的类型 2.5.3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特征 2.5.4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第3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
3.1 认识数字化学习资源 3.2 网 Nhomakorabea教学资源的搜索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第2章 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2.1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学环境
2.1.1 多媒体教室系统概述
多媒体演示教室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由实物展示台、多媒 体投影仪、电动屏幕、录像机、摄像机、VCD机、展台、音响设备 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3.2.1 常用搜索引擎简介 3.2.2 网页网站的搜索方法 3.2.3 多媒体素材的搜索方法 3.2.4 软件与专业文档的搜索方法
3.3网络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
3.3.1 网络课件与网络课程 3.3.2 精品课程 3.3.3 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3.4 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
3.4.1 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结构与类型 3.4.2 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应用
1.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v 数字图像,又称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 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
v 数字图像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输入设备和技术生成; 也可以从任意的非图像数据合成得到。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图像种类
①二值图像 (Binary Image): 图像中每 个像素的亮度值(Intensity)仅可以取 自0到1的图像。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1.声音 (1)声音与声波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振动的物体是声源,声音在 弹性媒质中传播形成声波。
• 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 声波按频率分为三类:次声波、可听声波和超声波。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声音的特性
(3)图像存储与显示
v 光栅图像格式BMP、GIF、 JPEG、PNG等。
v 矢量图像格式WMF、SVG等。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2.数码相机与数字图像的拍摄
CCD成像器件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CCD 感应器
A/D 转换器
数码 存储器
MPU 微处理器
图3-12:数码相机的简现单代教结育技构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多媒体演示教室的功能主要有:
①接收、播放影视信号,播放录像带、VCD等音像内容。 ②投影实物和书本资料,进行现场实物讲解。实物展台可以将书稿、图表、
照片、文字资料、实物及教师当时书写的文字投影到银幕上。由于实物 展台具有变焦功能,对被摄物体没有严格的尺寸要求,局部特写很容易 实现。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3.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1)WAVE文件 WAVE(*.WAV)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
它符合PIFF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文件规范, 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
台及其应用程序所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③校色调色:校色调色是Photoshop中深具威力的功 能之一,可方便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 偏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以满足 图像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 应用。通过色阶、饱和度等的调整,可以弥补照片 拍摄时色彩和光线上的不足,使图像看上去更加生 动鲜活,从而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效果。
分成有限个位段的集合,把落入某个位段内的样 值归为一类,并赋于相同的量化值。 v 量化方法:采取二进制的方式,以8位或16位的 方式来划分纵轴。 v 在相同的采样频率下,量化位数越高,声音还原 的层次越丰富,表现力越强,声音效果越好,但 数据量也越大。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3)声道数
然后在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
MIDI是一种用于不同制造商的电子音乐设备和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国际 硬件和软件标准。
MIDI传送的是数字控制讯号, 并不是声音讯号 (audio signal) MIDI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开启与终止讯号: 每一个开启的讯号都包含3 个部份:
【讯号种类】【发出讯号琴键的序号】【压力】 停止讯号也是分为同样的三个部份: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第2章 认识信息化教学环境
2.1 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 2.1.1多媒体演示教室概述 2.1.2网络教室概述
2.2 数字媒体与数码技术 2.2.1声音的录制与编辑 2.2.2数字图像拍摄与处理 2.2.3数字视频拍摄与编辑
2.3 多媒体演示教室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2.3.1多媒体计算机 2.3.2多媒体投影仪 2.3.3多媒体控制台 2.3.4电子白板
3.5 教育博客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导论认识信息化教学环 境
第4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4.1 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模式 4.1.1 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认识 4.1.2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4.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2.1 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4.2.2 学习目标的阐明 4.2.3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 4.2.4 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实施
v 采样频率越高,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在单位时间内得到 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经过离散数字化的声波越接近于起 源时的波形,也就意味着声音的保真度越高,声音的质量越 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