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吊附着顶升方案

塔吊附着顶升方案

塔吊附着、顶升方案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制单位;塔式起重机型号:TC5613-6拟安装日期:年月日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监理单位意见:使用单位意见: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目录2、编制依据 (2)3、塔机附墙基本情况 (3)4、塔式起重机附着安装 (4)9、塔式起重机的顶升加节 (11)顶升加节前的准备 (11)11、顶升验收事项 (14)12、塔机附墙顶升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11、顶升验收事项 (17)12、塔机附墙顶升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塔吊附着及顶升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建筑物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高度 95.1 米。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本工程安装 1 台TC5613-6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

2、编制依据1、《中华人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66号令)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10、《塔式起重机》GB/T5031-20081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2、自治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公司的管理制度13、塔吊施工图纸14、产品使用说明书1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16、《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17、《砼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4-20051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19、其它相关国家、行业的标准及规程。

20、工程建设图纸21、施工组织设计22、现场情况3、塔机附墙基本情况1、本塔机为预埋螺栓固定式,独立高度为40.5米,如需要塔机增加高度,需安装附着装置。

根据说明书要求,第一道附墙安装在30米以内,以上安装附墙则每15~25.2米设一道,并保证最高附着架处至臂架绞点处。

2、结合本工程概况与提高塔机安全系数为准,本塔机最终安装高度约为107.7米,共设4道附墙。

附墙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但附墙间距不超过25.2米。

3、本工程附墙件采用梁面预埋附着锚固件,根据使用说明书安全要求,在楼侧立面预埋M24勾头预埋螺栓穿锚固件连接。

采用楼面预埋方式如下图示4、附着间距要求;(可减小间距,但绝对不能放大图中的间距要求)4、塔式起重机附着安装(1) 在安装附着框位置的塔身横腹杆上,用脚手架钢管扎一个井字架,在相同高度楼层的楼板上预埋地角螺栓和连接钢板。

(2)利用塔机吊钩将两个半梁吊放在井字架上,拼成一个框形框住塔身。

(3)安装拉杆,并用销轴与附着框连接起来。

(4)用经纬仪测量塔身的垂直度,分别将两根拉杆焊在连接钢板上。

塔身的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2/1000以内。

(5)附着架必须安装在两个标准节之间连接板上,附着杆与建筑物的连接一定要在建筑物的楼板上。

(6)附墙的连接必须是销轴,不能焊接,销轴的材料为40Cr;安装附着装置可利用其他辅助起重设备将附着架,吊装到附着位置。

(7)在安装附着架位置的塔身横腹杆上,用脚手架架钢管扎一个井字架,四周铺好脚手板;附着架吊放在井字架四周,形成一个框形框住塔身,然后安装拉杆并用销轴与附着框连接起来,用经纬仪一边测量塔身垂直度,一边调整个拉杆的长短,最高附着架以下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附着杆倾角不得超过10°。

(8)在安装过程中,附着装置与塔身应保持紧固联接,故应随时检查各节点是否有松动现象,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迅速停止操作采取措施调整。

附三杆式附着系统平面图:5、附着计算书三杆附着计算计算书(5.8m、3.5m、2.2m)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 =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 =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kN·m;示意图变形图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osα2-(α1+c/2)sinα2]+T3[-(b1+c/2 )cosα3+(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1+c)] α3=arctan[b1/(a2- a1-c)]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 0 - 360 循环, 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着起重臂, 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 45, 135, 225, 315,M w = 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kN;三、附着杆强度验算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验算公式:σ= N / A n≤f其中σ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 N = kN;A 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 16号槽钢双扣拼方;查表可知 A n = x 2=5858.00 mm2。

实际考虑焊缝、焊接等因素故保守取其83%的有效截面面积;则 A n = 5510.00 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σ= =mm2,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 215N/mm2, 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验算公式:σ= N / φA n≤f其中σ --为杆件的受压应力;N --为杆件的轴向压力,杆1: 取N =;杆2: 取N =;杆3: 取N =;A n --为杆件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 16号槽钢双扣拼方;查表可知 A n = x 2=5858.00 mm2。

实际考虑焊缝、焊接等因素故保守取其83%的有效截面面积;则 A n = 5510.00 mm2。

λ --杆件长细比,杆1:取λ=91,杆2:取λ=97,杆3:取λ=93φ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λ查表计算得:杆1: 取φ=,杆2: 取φ=,杆3: 取φ=;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σ= N/mm2,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 215N/mm2,满足要求。

3.结论由以上计算可知,该附墙拉杆的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拉杆主材料用:槽钢160×65×8(Q235)组焊,截面为160 mm×130 mm,长度为5.8m的附墙杆使用在TC5613-6塔机上是安全的。

四、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6、附着杆制作1、附墙拉杆长度:杆1=5.8m 杆2=3.6m 杆3=2.2m截面尺寸:180×140 mm2、主肢材料:槽钢160×65×83、拉杆规格:7、附墙框规格:16001600Φ50高强度螺栓M24X789、 塔式起重机的顶升加节顶升加节前的准备(1) 检查塔机安装的各项内容是否进行完毕和正确无误。

(2) 进行起升、回转、变幅等项动作的试运转。

(3) 在顶升作业前,将用于接高的全部标准节用起升机构吊钩吊到塔机顶升时起重臂所处正方位所能吊到的位置,吊一个标准节放在引进梁导轨上并固定好,再用起重吊钩吊起一个标准节于35米幅度处,此时塔机上部顶升部分重心通过液压缸的铰点,以保持平衡,顶升时的滚轮摩擦力较小。

若重心不在铰点可前后移动吊钩上的标准节,进行调整,确定准确位置。

(4)检查液压顶升系统⒈检查油箱中的油面(观察油标)是否符合要求。

⒉如果液压顶升系统长时间未使用(超过6个月)时,必须检查油液是否变质(颜色深暗、混浊等)或被污染,否则须换油。

⒊检查液压油牌号是否正确,一般可选用YB-N46液压油,气温低时可使用YB-N32液压油。

⒋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应与液压泵的规定转向一致)。

⒌安全阀的调定压力为25MPa,一旦调整就绪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时严禁转动安全阀的调压螺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