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古巴比伦学校三类:宫廷学校,僧侣或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古埃及学校四类: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古印度教育——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首陀罗(穷人)婆罗门教育:教师被称为“古儒”,学习内容是《吠陀经》。

佛教教育:场所是寺院,内容是佛教经典尼庵是女僧修行和学习之地,毕业的女僧人称“比丘尼”。

古希腊教育四个阶段: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古风时代教育:包括斯巴达和雅典教育(提倡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

古典时代教育——智者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派或学术团体)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一切意见都是假的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教育贡献1 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有教无类,以钱财作为教学的唯一条件。

2 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3 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

4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已经开始职业化,在希腊,职业教师取代了“大众教师”。

5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公元前390年,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创办了修辞学校。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办学园。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

古希腊“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德育论1 培养人的道德,即教人学会做人。

2 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

3 自制是德行的基础。

4 守法就是正义。

区分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志是守法。

5 身教重于言传。

智育论——要有广博的知识。

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或产婆术)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

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著作:《理想国》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关于理想国,一个完美的社会和国家由执政者,军人,工农商三部分组成。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是理想国的四大美德。

他认为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来培养执政者,军人,工农商;教育应该由国家集中管理,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目的,实施考核;提出了广泛的教育内容和智者的三艺合称为“七艺”。

《理想国》的积极因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重视体育训练,提出四艺科目学习,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

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黑格尔称他为“人类的导师”,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

灵魂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教育作用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和理性。

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品性的人。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教育思想西塞罗——《论雄辩家》雄辩家内容:1 要有广博的知识2 要在修辞学方面要有特殊的修养3 要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第一位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家,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

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学校是儿童最好的学习场所,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论学前教育在幼儿能说话之前,就应该进行智育教育。

他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

他是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双语教学的教育家,反对对儿童进行体罚,应该对儿童进行激励,鼓励儿童积极上进,在快乐中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

奥古斯丁思想——《忏悔录》,原罪说与禁欲说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欧洲最早的大学出现在意大利。

中世纪大学的特性是:行会性,制度化,国际性,独立性,流动性,宗教性。

拜占庭教育君士坦丁堡大学是帝国创办的大学,是最有影响的高等学校。

阿拉伯教育形式:昆仑布,宫廷学校和府邸学校,学馆,清真寺,图书馆和大学阿拉伯教育的特点1 尊师重教,主张教育机会均等2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神学与实用科学并存3 开明的文化教育政策4 多方筹资以保证发展教育的物质条件。

维多里诺是弗吉里奥教育理想的实践者,他把学校变成“快乐之家”。

维夫斯最主要的教育著作《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

马克西米被称为“人文主义者的皇帝”。

新教教育教育实践1 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习计划》他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

2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3 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创建加尔文——普及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天主教教育耶稣会——创始人是西班牙的罗耀拉师资的培训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训练,知识训练,有关教育和教学方法的训练英国近代教育“近代科学之父”是培根17~18世纪的教育中等教育的形式有文法学校,公学和学园。

高等教育的发展始于牛津大学的设立。

19世纪的教育1国家干预教育的开端: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开创了政府通过拨款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2初等教育的发展: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3中等教育改革: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是捐办文法学校和公学。

形成了克拉雷顿报告和汤顿报告。

4 高等教育的发展: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

教育思想洛克——《教育漫话》,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论。

提出了白板说和经验主义的观念论,白板说是教育思想的基础。

斯宾塞——《教育论》他提出了“教育预备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教育预备说(教育目的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关于智育,德育和体育的论述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智育,德育,和体育的概念。

在智育方面,提出了以人类生活为基础,以科学为主的学科体系。

在德育方面,提倡“自然后果”的德育方法。

在体育方面,强调身体训练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在教学应遵循的方法和原则上,他认为:1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2儿童所受的教育必须在方式和安排上同历史上人类文化地发展相一致3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应该从实验到推理4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5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6重视实物教学斯宾塞把人类生活分为五个部分1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2间接自我保全的活动3目的在于抚养孩子和教育子女的活动4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法国近代教育萨尔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创办了培养初等学校师资的讲习所18世纪的法国共有大学22所,是大学最多的欧洲国家19世纪的法国教育1801年,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签订了《教务专约》,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为其政治利益服务的开始。

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建立的基础是《帝国大学令》。

初等教育:1881年和1882年颁布《费里法案》规定,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重申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要求学校不得开设宗教课程,该法案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三原则。

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高等教育:创办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思想爱尔维修教育他认为人人智力平等,追求教育民主化,提出了教育万能论,主张国家创办世俗教育,彻底改变教会对教育的垄断,论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提出了国民教育思想,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

狄德罗论教育他主张剥夺教会的管理权并把教育交给新的国家政府来管理,国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反对过量学习古典语言。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观察,思考,实验,他认为应广泛收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又要深入思考,得到理性结论。

拉夏洛泰论教育他是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著名的法官他认为国家应该办教育,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同时,良好的教师必须是严谨的,有道德并且懂得如何教学的人,还重视优秀课本的重要性德国:第斯多惠——德国师范教育之父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论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天性或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论教育目的:人生最高的教育目的是完善教育,发挥人的天资,智力和主动性。

教学论问题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分割开来。

形式教育应该在教学中占首要地位,是最后的目的。

论教学原则遵循自然原则,遵循文化的原则,遵循连续性和彻底性原则,遵循直观教学原则论教师1教师要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2要有崇高的责任感3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俄国:乌申斯基——俄国教师的教师,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论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他把教育分成无意和有意的教育。

教育必须要有目的地进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论教学在教学目的上,认为知识和能力是联系的,批判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的片面性在课程的设置上,强调实科课程的作用,主张把古典课程和实科课程结合起来。

遵循的教学原则:教育性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论道德教育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作用包括: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爱劳动,追求真理,公正,诚实,谦虚,尊重他人,信仰上帝论教育学及教育者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学不是科学,而是学艺。

还十分重视师范教育。

师范生要有优秀的品质,要掌握广泛的知识,还要求师范生要有一年的见习期。

美国:1636年开办了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创办了一所文实中学,这是美国中等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贺拉斯.曼论教育日本的教育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近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是涂尔干。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代表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开端。

著作:《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卢梭——代表作《爱弥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