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知识梳理】一、质量1.(1)概念:物体所含,通常用字母表示。
(2)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
常用单位:、克(g)。
③换算关系:1t= kg= =g=mg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选: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②放:把天平放在上,③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处,④调: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处。
⑤测:把被测物体放在,按的顺序依次向试加砝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⑥读: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⑦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3.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
二、密度1. 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
2. 公式:,变形公式、。
3. 单位及换算:1g/cm3= kg/m34. 水的密度:,物理意义:。
5. 密度是的一种属性;大小与物质的、以及有关。
三、密度的测量1. 量筒的使用:量筒通常用为单位,1mL=cm3;使用前应该观察量筒的和。
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视线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
2. 密度的测量:测量密度的一般方法是用测出物体的质量,用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出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 密度与温度:温度升高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温度降低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2. 密度与社会生活:(1)鉴别物质,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出某种物体的密度,根据所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即可鉴别出该种物质;(2)农业上的;(3)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聚焦考点】考点一质量与密度的理解例1.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化成水。
则冰块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跟踪练习】(2019•东营)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考点二质量的测量例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当他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跟踪练习】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B.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C.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称量物体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横梁仍然左端下沉,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考点三密度的测量例3. (2018样题)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g;(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cm3;(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 kg/m3;【跟踪练习】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用砝码盒中配备有100g、50g、20g、10g、5g的砝码.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处,然后调节,使横梁平衡.(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若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她先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m;又用1,她又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天平测出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中,测出了盐水的体积V;则她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和真实值比()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考点四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类型1 等体积问题例4.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5 k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30 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是1.14 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ρ水=1.0×103 kg/m3 )? 例4.小瓶中装满水时,称其总质量为88g,小明又在这只装满水的小瓶中放入10g小石块,水溢出后,小明把瓶的外部擦干,称其总质量为94g,试求:(1)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2)小石块的密度.类型2空心问题例5.小华通过实验测出一个铁球的质量为1580 g,体积为0.5 d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请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计算:(1)铁球的密度;(2)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类型3图表计算例6.用一只杯子盛装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杯子的质量是多少?(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在这只杯子里盛装60 cm3这种液体,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是多少?【当堂检测】1.(2019•枣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不变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不变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密度会减小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4.(2019•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B.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D.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5.将一个质量是6 g的戒指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0.4 g,则此戒指的密度为多少( ρ水=1.0×103 kg/m3 )?【课后作业】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ρ= 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2019•安康)稠酒是咱恒口同学们家长夏季的最爱,小静同学将一瓶稠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稠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稠酒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稠酒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稠酒结冰后,质量和体积均不变D.稠酒结冰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3.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4.(2019•惠阳区)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实验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2)第一次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____。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
(3)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
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
5.小娟有一杯身和杯盖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纪念杯,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46.8g,再把杯盖全部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6g,(1)杯盖的体积是多少?(2)请你帮小娟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纪念杯总质量是150g,则纪念杯杯身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