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复习题集一、选择1.下列哪个不属于微生物源农药()A. 细菌杀虫剂B. 病毒杀虫剂C. 植物杀虫剂D. 原生动物杀虫剂2.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农药的特点()A. 活性高、用量少B. 防治范围相对较大C. 对环境污染较轻D. 对靶标生物作用缓慢3.昆虫病毒的主要组成是核酸和()A. 核苷酸B. 脂肪C. 蛋白质D. 碳水化合物4.微生物杀菌剂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包括脂肽类、()、磷脂类、类噬菌体颗粒、细菌素、蛋白类抗菌物质等。
A. 肽类B. 病毒C. 脂肪D.蛋白质5.下列哪个不属于植物杀虫剂的作用方式()A. 特异性植物杀虫剂B. 触杀性植物杀虫剂C. 变异性植物杀虫剂D. 胃毒性植物杀虫剂6.EPA通常将农药分为传统化学农药和()。
A.非传统化学农药B.生物农药C.传统物理农药D.非传统物理农药7.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英文名称是()A. OEBDB. OECAC. OECDD. EPA8.生物化学农药包括:信息素、()、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酶A.生物生长素B.激素C.动物天敌D.植物天敌9.微生物肥料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真菌类肥料等。
A.根瘤菌肥料B.放线菌肥料C. 固氮菌肥料D.解磷菌肥料10.微生物肥料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
A.细菌肥料B.真菌类肥料C.固氮菌肥料D.病毒肥料11.下列哪个不属于动物源农药()A. 病原线虫杀虫剂B. 昆虫信息素C. 昆虫忌避剂D. 节肢动物毒素12.球形芽抱杆菌杀虫机理是通过害虫的取食过程进行感染,蚊子的幼虫在取食()后,即可发生死亡A. 1~2hB. 2~4hC. 4~8hD. 8~12h13.影响病毒防治害虫效果的环境因素:温度、()、pH和土壤。
A.湿度B.光线C.含盐量D.水的硬度14.下列不属于农用抗生素的是()A.春雷霉素B.土霉素C.青霉素D.灭瘟素15.EPA通常将农药分为传统化学农药和()。
A.非传统化学农药B.生物农药C.传统物理农药D.非传统物理农药16.微生物农药产品鉴定需要提交活性成分和()的鉴定资料。
A.有效成分B.惰性成分C.合格成分D.无效成分17.EPA是指()A. 国际环境保护局B. 美国环境保护局C. 世界卫生组织D. 国际贸易组织18.微生物肥料包括: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
A. 生物有机肥B. 微生物有机肥C. 微生物无机肥D. 单一微生物肥料19.微生物肥料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
A.细菌肥料B.真菌类肥料C.固氮菌肥料D.病毒肥料20.EPA没有将()列为生物农药。
A. 活体微生物B. 抗生素C. 转基因植物D. 植物生长调节剂二、判断()1.生物农药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对环境污染较轻,对非靶标生物比较安全。
()2.生物农药可以导致害虫致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
()3.生物农药应用存在的问题有生物农药稳定性差、防治效果缓慢等。
()4.昆虫病原线虫制剂作用特点有在动物体内存活时间长达数月。
()5.球形芽孢杆菌在害虫死后,还可以在虫尸中重新增殖,增加芽孢的数目。
()6.微生物杀菌剂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可以抑制病原菌能量的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但不能抑制病原菌对现有的抗生素的抗性问题。
()7.真菌杀菌剂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效果好,但不能与杀菌农药混用。
()8.动物源农药配合其他绿色植保技术,如蓝色诱板或黄色诱板,效果更佳,可实现较长期防治。
但动物源农药不得与生物农药混用,与化学农药的配合使用需了解其适配性。
()9.动物源农药释放数量应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害虫数量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0.生物化学农药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而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或引诱等特殊作用。
()11.生物农药活性高、用量少、防治范围相对较大。
()12.生物农药对靶标生物作用缓慢,对非靶标生物比较安全。
()13.生物农药发展策略有尽快建立国家级、部级和省级生物农药检测中心,承担生物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进行经常性的抽检等。
()14.球形芽抱杆菌杀虫机理为幼虫吞入球形芽孢杆菌后,菌体在血液中传播,其细胞壁破裂,菌体内的毒素释放出来,从而杀死蚊虫的幼虫。
()15.微生物杀菌剂可抑制病原菌对现有的抗生素的抗性问题,但不能破坏细胞结构。
()16.真菌杀菌剂不能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更不能与杀菌农药混用。
()17.真菌杀菌剂如喷药后8h遇降雨冲刷,应在晴天后补喷。
()18.微生物农药的安全使用原则是科学选择农药品种、确定适宜的农药剂型、在发生问题时加大药量、尽量利用不同生物农药进行混合使用。
()19.植物源农药作用于害虫的呼吸系统,植物活性物质能破坏害虫的呼吸,导致虫体窒息而死。
()20.生物化学农药对防治对象没有直接毒性,而只有调节生长、干扰交配或引诱等特殊作用三、名词解释1.生物农药:防治农林牧业有害生物的活的生物体。
2.生物源农药:指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
3.OECD: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4.细菌杀虫剂:是利用对某些昆虫有致病或致死作用的杀虫细菌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或菌体本身制成的用于防治和杀死目标昆虫的杀虫制剂。
5.昆虫病毒: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并只能在昆虫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6.农用抗生素:主要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它能有选择性地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它种微生物。
7.微生物杀菌剂: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由它们加工而成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害的生物活性制剂。
8.农用抗生素:主要指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它能有选择性地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或杀灭它种微生物。
9.活体微生物除草剂:以病原微生物活的繁殖体直接作为除草剂。
10.微生物源除草剂: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对植物具有毒性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杂草防治的一种新型的微生物除草剂。
11.EPA对微生物农药的定义是:以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及藻类)本身作为活性成分的。
这些活性成分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是通过基因改造而获得的。
12.EPA:美国环境保护局13.转基因生物:是指具有防治《农药管理条例》第二条所述有害生物以及耐除草剂等的,利用外源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的农业生物。
14.广义的生物肥料: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
四、填空农药的作用机制表现为药物小分子和靶标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微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菌剂、微生物源除草剂动物源农药包括:昆虫内源激素、昆虫信息激素、原生动物、昆虫忌避剂(避蚊胺、避蚊醇)、节肢动物毒素、天敌昆虫昆虫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影响病毒防治害虫效果的环境因素温度、光线、pH 和土壤。
农用抗生素种类:春雷霉素、灭瘟素、灭粉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公主岭霉素、多氧霉素(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武夷菌素、农抗120植物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可分为特异性植物杀虫剂、触杀性植物杀虫剂、胃毒性植物杀虫剂。
植物杀菌剂作用机理为利用有些植物里含有的某些抗菌物质或诱导产生的植物防卫素,杀死或有效抑制某些病原菌的生长发育。
动物源农药按性能可分为:动物毒素、昆虫信息素、天敌昆虫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主要品种:杀螟丹、杀虫双、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主要有:大量诱捕法、交配干扰法和其他生物农药组合使用技术。
EPA通常将农药分为:传统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EPA通常将生物农药分为三大类,即: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及转基因植物农药。
生物化学农药包括:信息素、激素、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酶五、简答1.生物农药的特点:1)生物农药活性高、用量少、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使用后对人、畜比较安全。
2)防治范围相对较小。
因而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3)对环境污染较轻,对非靶标生物比较安全4)对靶标生物作用缓慢5)可以导致害虫致病可利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2.生物农药应用存在的问题:1)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等条件不具备。
2)生物农药稳定性差3)以化学农药来冒充生物农药4)防治效果缓慢5)使用技能未掌握6)种田成本难降低7)产品价格无优势8)效益提高不明显3.生物农药发展策略1)尽快建立国家级、部级和省级生物农药检测中心,承担生物农药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进行经常性的抽检。
2)加快生物农药产品标准的制定,对已经形成规模的、影响较大的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建立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对企业标准进行严格审查,以利于生物农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3)严格登记审查制度。
要求企业对申报产品的组成成份如实申报,杜绝以混配制剂冒充单剂、以非生物制剂冒充生物制剂冒充生物农药产品的现象。
4.发展生物农药的措施1)科研上:增加投入2)产业上:提高认识,规模发展3)应用上:政策引导,规模发展5.球形芽抱杆菌杀虫机理通过害虫的取食过程进行感染,蚊子的幼虫在取食8~12h后,即可发生死亡。
幼虫吞入球形芽孢杆菌后,菌体在肠道中被消化,其细胞壁破裂,菌体内的毒素释放出来,从而杀死蚊虫的幼虫。
球形芽孢杆菌在害虫死后,还可以在虫尸中重新增殖,增加芽孢的数目。
6.昆虫病毒研究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利用有效外源基因在NPV基因组中表达(2)消除NPV基因组中某些不利基因(3)利用多价病毒杀虫剂的效应7.昆虫病原线虫制剂作用特点:①主动搜寻并迅速灭杀寄主昆虫。
②寄主范围广泛,对土栖性、水栖性和钻蛀性害虫特别有效。
③对非目标生物和环境安全无毒。
④线虫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达数月。
⑤可与大部分农药(杀线虫剂除外)和其他生物制剂混用。
⑥使用方便,可浇灌也可喷雾。
8.微生物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微生物杀菌剂可以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包括脂肽类、肽类、磷脂类、类噬菌体颗粒、细菌素、蛋白类抗菌物质等,这些物质不仅可抑制病原菌对现有的抗生素的抗性问题,而且抑制病原菌能量的产生、干扰生物合成和破坏细胞结构。
9.真菌杀菌剂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与酸性、碱性农药混用,更不能与杀菌农药混用。
②应在发病初期施药,并做到喷药均匀、周到。
③如喷药后8h遇降雨冲刷,应在晴天后补喷。
④药剂必须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和光线照射。
超过保质期的药剂不能再用。
10.真菌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真菌除草剂是利用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植物致命性病害的作用,如炭瘟病、萎蔫病、枯萎病及叶斑病等。
真菌除草剂的作用方式是以孢子和菌丝等直接穿透寄主表皮,进入寄主组织产生毒素,使杂草发病并逐步蔓延,影响杂草植株正常的生理状况,导致杂草死亡,从而控制杂草的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