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_訾非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_訾非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訾非1,2(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北京100083;2.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摘要】目的:编制一份积极完美主义问卷。

方法:在理论分析和访谈基础上,收集描述完美主义者的积极心理特征的项目,编制初步问卷并构想维度。

通过对407名大学生施测初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项目。

对另外309名大学生施测定稿问卷和效标问卷,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检验。

结果: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由积极的自我期望、积极的条理性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三维度构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s α)分别为0.87、0.76和0.79,间隔两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9、0.84和0.81,三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50.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有较好的拟合指数(χ2/df =1.71,GFI =0.89,CFI =0.92,IFI =0.92,RMSEA=0.048)。

问卷总分与焦虑、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论:本研究编制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关键词】心理测评;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问卷;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9)04-0424-03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ZI Fei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questionnaire which measures positive perfectionism.Methods :Initial items of thequestionnaire were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s.407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to respond to the items.The explorative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cide the final items and dimensions.Another 309colleg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to respond to the decided questionniares and several criterion questionnaires.Results :The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s:Positive Self-Expectations(PSEX),Positive Organization (POR),and Positive Self-Evaluations (PSEV).Internal consistency (Cronbach ’s α)of the three dimensions were 0.87、0.76and 0.79.The two-week test-retest reliabilities were 0.79、0.84and 0.81.The cumul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variance was 50.2%.A 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three-dimension model was proper (χ2/df =1.71,GFI =0.89,CFI =0.92,IFI =0.92,RMSEA=0.048).The Posit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Conclusion :The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has 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P sychometrics ;P erfectionism ;Positive perfectionism questionnaire ;R eliability ;V alidity【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项目支持Frost 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1,2]是最为常用的完美主义测量工具。

在FMPS 中,Frost 等人将完美主义定义为六个维度,即,担心错误(CM)、个人标准(PS)、父母期望(PE)、父母批评(PC)、行动的疑虑(D)和条理性(O)。

Slaney 等人编制的几乎完美量表(APS)则把完美主义归纳为四方面[3,4]:①追求很高的个人标准,并经常表现为对秩序感、整洁和条理性的高度追求;②因追求完美而导致的焦虑情绪;③人际问题,主要是因担心别人负面评价而致的消极情绪;④拖延。

一些研究发现,完美主义有消极(非适应性)和积极(适应性)两面[5-7],消极完美主义表现为担心错误、过分追求细节,害怕失败,犹豫不决,拖延、过分强调计划性、担心别人负面评价;而积极的完美主义表现为追求卓越,期望成功,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做事有条理,行动果断[6,8]。

Slade 等人提出了完美主义的双重过程(dual process )理论,认为消极、积极完美主义分别缘自消极动机(以回避为特征)和积极动机(以趋进为特征)[9],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是两个有一定独立性的心理过程,不是同一心理过程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

Terry-Short 等人设计了积极-消极完美主义问卷(PANPS)[6]。

他们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PANPS 问卷的“积极”维度上得分低,而在“消极”维度上得分高;进食障碍患者在“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成功的职业运动员则在积极维度上得分高,在消极维度上得分低[6]。

Haase 和Prapavessis 的一项研究表明[10],PANPS 的“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之间只有极微弱的相关性,此结果支持了“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相互独立的假设。

笔者曾编制了一份“消极完美主义问卷”[7,11]。

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份“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积极地追求完美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

·424·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7No.42009DOI:10.16128/ki.1005-3611.2009.04.0221研究一1.1对象与方法据以往研究,积极完美主义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对成功的高期望、追求卓越、做事有条理、果决干练、对自我积极的评价[2,8,12]。

为了获得问卷的条目,采用访谈法取得积极完美主义的特征描述,并结合以往对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描述[2,8,12],编制成42个项目的初步问卷。

编制工作中访谈了40个被试,其中研究生16人(男9人、女7人);本科生14人(男、女各7人);其他职业者10人(男、女各5人)。

选取两所大学共407名大学生填写初步问卷,平均年龄20±1.5岁,其中男生205人,女生202人;文科208人,理科209人;1~4年级分别为109人、118人、90人、90人。

表1积极完美主义问卷26个项目的公共因素方差和Promax旋转后的因素载荷矩阵注:本表省略了0.25以下的载荷值。

1.2结果用主成份分析法和Promax斜交旋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巴特利球体检验结果显著(χ2=7679.85,df=861,P=0.000),KMO值为0.929。

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初始因子9个,解释总方差63.1%。

结合碎石图等因素,3因素模型最为合理。

以共同度大于0.30、载荷大于0.40,以及在其他因素上载荷小于0.30的标准,保留26个项目。

对这26个项目重新进行因素分析,3因素累积解释总方差50.2%。

根据各因素项目的含义,把第1个因素(10个项目)命名为“积极的自我期望”,描述个体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

第2个因素(9个项目)命名为“积极的条理性”,描述积极完美主义者的执行能力,包括做事的条理性、果断干练、主动性、区分轻重缓急的能力等。

第3个因素(7个项目)定名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反映积极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积极评价,并相信他人对自己抱有正面评价的心理特点。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的积极完美主义五方面比较接近。

但构想中的“对成功的高期望”和“追求卓越”合并为一个维度,“做事有条理”和“果决干练”也合并为一个维度。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和因素载荷见表1。

2研究二2.1对象与方法选取两所大学共309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0±1.3岁;男生146人,女生163人;文科159人,理科150人。

被试填写26个项目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

其中150位被试(男70人,女80人)同时被要求填写如下问卷用于效标效度检验:①消极完美主义问卷(ZNPQ)[7];②焦虑自评量表(SAS)[13];③抑郁自评量表(SDS)[14]。

另有71名被试在两周后重新填写了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用于计算重测信度。

2.2结果2.2.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用AMOS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3维度、26项目的问卷模型有较为满意的拟合指数。

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χ2/df=1.71(<2)。

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48(< 0.05)。

拟合优度指数GFI=0.89,Bentler比较拟合指数CFI=0.92,增值拟合指数IFI=0.92。

问卷三维度之间、以及问卷总分与各维度的相关见表2。

表2因子之间及因子与总分间的相关系数注:*P<0.05,**P<0.01,下同。

2.2.2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与重测信度积极的自我期望、积极的条理性和积极的自我评价的内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17卷第4期·425·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分别为0.87、0.76、和0.79,分半信度分别为0.86、0.71和0.67。

三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9、0.84和0.81,问卷总体的重测信度为0.86。

2.2.3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检验与本研究的理论预期一致,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总分不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