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2.5.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4邻接与8邻接的关系
4邻接必8邻接,反之不一定成立。 两种邻接及其关系见下图所示,相似性准则为 V={1},其中p与q 4邻接,也8邻接;q与r 8邻接 但非4邻接。
2.5.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m邻接可以消除8邻接所带来的二义性
V={1}
p
q1
[x,y]
最近领域 f[x,y]=f[round(x),round(y)]
[m+1,n]
[m+1,n+1]双线性插值(并非线性算法)
f[x, y]=ax+by+cxy+d a, b, c和d需要计算 双三次插值 f[x,y]=
图像内插值
[0,0] [0,1]
[x,y]
[1,0]
I [0, Lmax ]
(1)空间采样
(2)灰度级(强度)量化
坐标的数字化称为采样,幅度值的数字化称为量化。
1.均匀采样和量化
2.非均匀采样和量化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
黑 白 图 像
灰 度 图 像
彩 色 图 像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
黑白图像的数字化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
灰度图像的数字化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
(2)灰度值相近,即称为灰度值相近(似)准则。 称为灰度值相近(似)准则。
2、邻接性
令V是用于定义邻接性的灰度值集合(相似性
准则),存在三种类型的邻接性: (1)4邻接:若像素p和q的灰度值均属于V中的元素, 且q在N4(p)中,则p和q是4邻接的. (2)8邻接:若像素p和q的灰度值均属于V中的元素, 且q在N8(p)集中,则p和q是8邻接的. (3)m邻接(混合邻接):若像素p和q的灰度值均属 于V中的元素,{(i)q在N4(p)中,或者(ii)q在 ND(p)中}且集合N4(p)∩N4(q)没有V值的像素, 则具有V值的像素p和q是m邻接的.
p
q1
q2
q2
(a) 像素安排 (b)中心像素的8邻接像素 (c) m邻接
2.5.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3、通路
像素p (m,n)到像素q (s,t)的通路(path): 特定的像素序列(m0,n0),(m1,n1),…,(mn,nn),其 中(m0,n0)=(m,n), (mn,nn)=(s,t),且像素(mi,ni) 和(mi-1,ni-1)(对于1≤i≤n)是邻接的. n是通路的长度.若(m0,n0)=(mn,nn),则通路是闭合 通路.
Project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Project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Project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图像的收缩与放大
(2)图像的放大
最近邻域内插方法
在原图像上寻找最靠近的像 素并把它的灰度值赋给栅格上 的新像素。
双线性内插方法
v( x ', y ') ax ' by ' cx ' y ' d
(2)图像放大的效果比较
用最近领域内插法(上一行)和双线性内插法(下一行)得到的放大图像 分别将128×128,64×64, 32×32放大到1024×1024
2.3图像的感知和获取
单个传感器
产品缺陷检测
带状传感器
航空成像 医学成像
阵列传感器
常用
2.3图像的感知和获取
简单的图像成像模型
我们感兴趣的各类图像都是由“照射”源和形成 图像系统的线性模型 图像的“场景”元素对光能或吸收相结合而产生的。
图像形成模型
在特定坐标(x,y)处,通过传感器转换获得的f 值为一正的标量。 函数f(x,y)由(1)入射到观察 场景的光源总量 (2)场景中物体反射光的总量组 成。
DPI: Dots Per Inch
该度量必须针对空间单位来规定才有意义
空间分辨率变化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
灰度级L不变
(a)原始图像(256×256);(b)采样图像1(128×128);(c) 采样图像 2(64×64);(d)采样图像3(32×32); (e)采样图像4(16×16);(f) 采样图 像5(8×8)
M,N必须为正数,L为灰度级,灰度的取值范围为[0,L-1] 一般,M、N和L取值为2的整数次幂。
L=2k,称为k位图像
图像的坐标系的表示
(1)直角坐标系
(2)矩阵坐标系(MATLAB)
(3)像素坐标系(显示)
1、坐标原点位于左上角
2、数据先沿m轴增加
3、然后再沿n轴增加
4、坐标轴为整数
思考: 1、为什么图像经常用512X512、256X256、128X128 等形式表述; 2、存储一幅512X512,有256个灰度级的图像需要 多少比特? 答: (1)因为当图像的大小是2的次幂时,图像 的许多计算可以得到简化。 答: (2)存储一幅大小为NXN,有2m个不同灰度 级的图像所用的比特数b为: b=N×N×m 因此,存储一幅512m52,有256个灰度级(m=8) 的图像需要2097152比特或262144字节(8比特)
灰度分辨率 灰度级别中可辨别的最小变化,通常也把灰度级L称为 灰度分辨率
灰度级分辨率对图像视觉效果的影响
256 128 16
8
64
32
灰度级分别为 256,128,64,32的 数字图像 4 2
灰度级从256到2的数字图像
小结:
•图像的分辨率表示的是能看到图像细节的多少,显 然依赖于MXN和L
彩色图像的数字化
2.4 图像取样和量化 图像的非均匀采样:
在灰度级变化尖锐的区域,用细腻的采样,在灰度级比 较平滑的区域,用粗糙的采样。
图像的非均匀量化:
非均匀量化是依据一幅图像具体的灰度值分布的概率密 度函数,按总的量化误差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量化.具体做法 是对图像中像素灰度值频繁出现的灰度值范围,量化间隔 取小一些,而对那些像素灰度值极少出现的范围,则量化间 隔取大一些. 由于图像灰度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因图像不同 而异,所以不可能找到可用于所有图像的最佳非等间隔量 化方法.
2.5.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4、连通性
若S是图像中的一个子集,p,q∈S,且存在一条由S 中像素组成的从p到q的通路,则称p在图像集S中与q 连通,连通也分为4连通和8连通。
2.5.2 邻接性、连通性、区域和边界
5、区域(region) 令R是图像中的像素子集。如果R是连通集,则称R为 一个区域。
2.4.3 空间和灰度分辨率
2.4.1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图像中可分辨的最小细节,主要由采样间隔值决定
a)20 km/pimel;
b)10 km/pimel
空间分辨率低
空间分辨率高
2.4.3 空间和灰度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有很多方法表示
每单位距离线对数 (line pairs per unit distance) 没单位距离点数 (dots/pixels per unit distance)
2.1 视觉感知要素
2.1.1 人眼的构造(自学) 2.1.2 眼睛中图像的形成(自学) 2.1.3亮度适应和鉴别 (1)视觉适应性
亮 暗 适应慢 暗 亮 适应快
2.1.3亮度适应和鉴别
(2)同时对比效应(Simultaneous Contrast) 即感觉的亮度区域不是简单地取决于强度。
[1,1]
双线性插值 f[x, y]=ax+by+cxy+d d=f[0,0] a=f[1,0]-d b=f[0,1]-d c=f[1,1]-a-b-d x1=x-floor(x) y1=y-floor(y) f[x, y]=ax1+by1+cxy1+d
图像的收缩与放大
(1)、图像的收缩
图像的收缩
•保持MXN不变而减少L则会导致假轮廓 •保持L不变而减少MXN则会导致棋盘状效果 •图像质量一般随着MXN和L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储 量增大。 •实验表明图像的细节越多,用保持MXN恒定而增加 L的方法来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就越不明显,因此, 对于有大量细节的图像只需要少数的灰度级。
图像内插值
[m,n] [m,n+1]
6、边界(boundary) 一个区域的边缘或轮廓线叫做边界。
c 光速 h 普朗克常量
2.2 光和电磁波谱
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任何有能量的物体,都会释放电磁波。
2.2 光和电磁波谱 人从物体感受的颜色由物体反射光决定 若所有反射的可见光波长均衡,则物体显示白 色 有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大部分 能量,从而反射某段波长范围的光。 没有颜色的光叫单色光,灰度级通常用来描述 单色光的强度,其范围从黑到灰,最后到白。 在原理上,如果可以开发出一种传感器,能 够检测由一种电磁波谱发射的能量,就可以在那 一段波长上对感兴趣的物体成像。
2.1.3亮度适应和鉴别 (3)马赫带效应 感觉亮度不是简 单的强度函数的
2.1.3亮度适应和鉴别
(4)视觉错觉 (Optical Illusions)
在错觉中,眼睛填 上了不存在的信息 或错误地感知物体 的几何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