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主流。

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近距离出行时,用自行车替代机动车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C.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D.推广使用新型氢氧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氧气的集气瓶燃烧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O表示2个氧分子B.钠离子的符号是Na+C. 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D.CO2中含有氧分子4、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A、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对着人B、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C、实验中眼睛里溅进药液,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可用手揉D、用酒精灯直接在另一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火5、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碳酸钙、熟石灰、CaCO3B、乙醇、酒精、C2H5OHC、甲烷、沼气、CH4D、一氧化碳、煤气、C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 B。

化学反应中,原子都失去最外层电子C。

化学反应往往都伴有能量变化 D。

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7.如图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8、下列生活中遇到的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B.档案室失火后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一块活性炭除去异味D.家里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打“110”报警9、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10、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W反应前的质量/g 50 1 1 2 3反应后的质量/g 2 45 28 xA.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B.物质W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11、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B.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C.通过煮沸的方法,一般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生活中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1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区别它们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带火苗的木条C.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14、二甲醚(C2H6O)具有清洁无污染,易于制造的特性,将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替代能源,在国内实现普及。

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B. 二甲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D. 二甲醚与甲烷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相同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一定是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6、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五种气体,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2)焊接金属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

17、现有3组物质:(1)氧气、二氧化硫、氢气、氮气;(2)冰、干冰、氧化铜、金刚石;(3)空气、牛奶、水、加碘食盐。

各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它三种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

(1);(2);(3)。

18、科学家在合成超导材料时,偶然制得了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的一种紫色的化学合成物质,其化学式是BaCuSi2O6,判断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写出该化合价下硅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19、沼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

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气体,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目前部分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写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甲烷分别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3)化石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请你解释酸雨产生的原因。

20、(1)用托盘天平称取一盛有粉剂的烧杯,若左盘上放有10g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则烧杯和粉剂的总质量为。

2)右图是某学生在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具有腐蚀性)时使用天平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的错误之处是:①②21、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世博园区内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

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_________。

(2)世博会上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

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2、观察比较与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 2MgO 2H2+O2点燃 2H2O 2CO+O2点燃 2CO2(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不同之处。

23、为了保证潜水艇长时间的潜航,需要在潜水艇里配备氧气再生装置。

现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电解水制氧气 c在常温下用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1)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答出两点)①;②。

(2)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22分)24、(4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20XX年11月15日上海某住宅高楼着火,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由此联想到,人人都应懂得一些防火知识,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引起的作用是。

(2)由于现在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室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不少有害气体。

如果室内发生火灾,可用湿棉被盖在身上,并用湿毛巾或湿口罩捂住口鼻,采取(填“站立”或“弯腰或匍匐”)的姿势迅速逃离火场。

其中用湿毛巾或湿口罩捂住口鼻的作用是;根据灭火的原理请你说明湿棉被盖在身上的作用:。

25、(4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6、(5分)右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通过旋转分液漏斗的开关,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1)实验室用右图所示做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具备哪些条件?(2)明明同学利用该装置制取了一瓶物色气体,请你猜想他制取的可能是那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简要写出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7(5分)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一】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小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

【实验二】往烧杯B中加入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往小试管中加入5mL浓氨水,小试管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右图所示)。

一段时间以后,B 烧杯中产生的实验现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三】如右图,先分别往烧杯B中各加入20mL 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再往甲装置烧杯A中加入30℃的蒸馏水20mL,往乙装置烧杯A中加入70℃的蒸馏水20mL,然后分别向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5mL浓氨水,两支小试管分别置于装有不同温度蒸馏水的烧杯A中,再分别各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进行实验(如右图所示)。

实验时发现乙装置烧杯B中溶液先产生现象,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后产生现象。

该实验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有关。

根据该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3分)28、(14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和;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气体。

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可以用装置制取甲烷,实验结束时,停止该实验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是,此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实验室不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作反应原料的原因是。

用C装置将制取的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在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水槽中的水逐渐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4)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用36g含有杂质的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共制得1g氢气,求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9、(9分)(1)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小红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红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实验结论】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①;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