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教学设计
2012-04-25 17:09:05| 分类:教学设计|字号订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将近一个学期对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活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良行为,网络道德观念不是很强烈。
因此,我们应该使学生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理解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对信息社会的影响,使他们从身心两方面得到锻炼,成为信息社会守法公民的先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
2、了解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
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危害。
2、能够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
3、能够掌握一些国内外的法律法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与重视。
(2)通过前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
(3)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
2、难点:
(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
(2)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的好学生”倡议书。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1、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提出任务→掌握知识→拓展视野”的线索组织内容,教师先创设场景、提出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交流或者自己亲身探索和实践,去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方法。
2、采用讲解,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教
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崔真实的照片
教师向学生介绍韩国影星“崔真
实”自杀的事件。
教师提出问题:
★ 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哪些方面
的问题,造成了哪些危害?
★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还应该采
用哪些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思考教师
提出的问题
由崔真实
的事件来引发
学生对网络信
息活动中的问
题的思考
★ 青少年在进行网络信息活动时如何保护好自己、如何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新课
任务1: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
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在网络信息活动
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及危害?
学生联系自己
的经历,列举在信
息活动过程中存在
有哪些方面的问
题,
使学生产
生“信息安全
和我也有关
系”的想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39的任务,
总结出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
其危害
学生阅读 139
页中的内容
使学生更
多地了解信息
活动过程中存
在什么样的不
良行为及造成
的危害。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到网
络道德规范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生阅读教材
中网络道德规范和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
约。
从理论上
认识网络道德
规范
教师:由于崔真实并不是第一个被
网络“间接谋害”的艺人,因此,韩国
警方除了扩大对网络实名制的管理以
外,韩国政府也积极着手修订相关法
律。
为预防网友以匿名方式散播恶意言
论,计划从11月起执行“信息通信网
法施行令修正案”。
教师简单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
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查找我国
和其他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
规。
任务2:
请同学们仔细
阅读P141的我国
“计算机安全信息
使学生进
一步了解国家
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每6人为一小组,查找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目前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师提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案例1:破译密码窃取巨额邮政储蓄资金甘肃黑客被判无期徒刑
案例2:武汉男孩李俊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传播,获取巨额资金
学生利用学到
的法律知识分析案
件
通过案例
例分析,使学生
对法律法规加
深认识。
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续写故事:
情景1:假如你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有人告诉你他可以帮你在网上公布
他的一些情况并且攻击他,你会同意吗?
情景2:高中女生小丽最近收到网友要求见面的邀请,不知该如何办,请你帮她出出主意。
学生续写故事
进一步帮
助学生明确哪
些行为是禁止
的
教师:崔真实自杀事件后,韩国警方扩大了对网络实名制的管理。
为什么要实行上网“实名制”呢?某学校的贴吧中竟然出现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恶
浊不堪,还有的针对个别教师恶漫骂攻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比尔盖茨说的好,“在网络中,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络的隐蔽性向人的道德和法律观念提出了挑战,网上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学生思考教师
提出的问题
通过列举
一些事例,向学
生提出问题,让
学生进一步思
考问题,明白加
强自身道德修
养的重要性
教师向学生介绍“慎独”的内容
“慎独”。
最先见于《礼记·中庸》:“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
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
”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
学生听讲
让学生了
解我国古代儒
家的一种提高
自身修养的方
法,从中受到教
育能不断完善
自身
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草拟一份“争做网络社会好学生”倡议书。
小组合作,草
拟一份文明上网倡
议书
通过初步
运用法律法规
拟定倡议书,知
道中学生应该
遵守的网络道
德规范。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
容,再一次强调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
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回顾本节课所
学内容
进行知识
的小结和情感
的升华。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