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1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1章月明老师的2016年高三校本作业语文学科第六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基础积累1.(2015 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答案】A【解析】A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B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主语是我军的投水雷舰艇,所以不合适。
C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嫁给别人。
本句批驳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现象,没有祸害嫁。
D 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两个对象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
)一般指为人处世或动作怎样,不能修饰形体。
2.(2015安徽)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闹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的问题。
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答案】D【解析】A项,成分残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应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问题;B项,不合逻辑,从而是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应为如何培养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C项,搭配不当,应为提高科研观测精度。
二、知识框架1.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在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2.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及作用题解题指导塑造人物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大家熟知,这里重点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塑造方法具体分析正面描写具体分类内涵、作用及例子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三次眼神描写。
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
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项链》里对玛蒂尔德的一段心理分析,让现实生活与她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现实与梦想的尖锐矛盾,揭示了玛蒂尔德一心想摆脱寒酸、暗淡的生活而挤入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而受人奉承的贵夫人的心理。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常见的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对读书问题的两次不同的回答,就展现了林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
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烘托渲染)以及周围人物的描写(反应、评价)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3.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
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三、典型例题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3)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
(4分)《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1.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卖面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
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2.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
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
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
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
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
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
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
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
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
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
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
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
这些,都是老主顾。
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
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3.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
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
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
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
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
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
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4.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
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
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
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
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
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
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5.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
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6.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
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
跟他们寻口汤去。
喝了两口面汤:回见!7.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
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8.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答案】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18.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
(6分)抻面阿城1.铁良是满族人。
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干活儿吃饭。
2.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名气是抻得一手好面。
铁良有个要好的弟兄,也是个有名气的人,名气是和馅儿。
铁良专在一家做。
3.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营了,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
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
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理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4.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
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沾块湿布省着。
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省面。
省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5.省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
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
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6.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
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
铁良用鼻子,闻闻,碱多了,就再放放,省碱。
7.跑堂的要了客人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
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儿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
8.铁良不含糊,当当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人长了。
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
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
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身回去店里座位上。
9.锅边儿的伙计用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ynsui,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哒,放在了客人面前。
客人挑起一箸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
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10.50年代初,镇压反革命,押去刑场的时候还许犯人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